莊吉娜
摘 要:眾所周知,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和素質教育的不斷施行,我國的教育教學領域中呈現出越來越多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經過實踐證明,一些經得起考驗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逐漸主宰了我國當前的課堂教學趨勢,代表著課堂教學發展的必然。目前,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最受關注的問題之一便是如何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效率,確保數學課堂的教學質量。就此問題進行深入的分析與探究。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三部曲
縱觀我國當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實際情況,不難發現現實中的小學數學課堂與理想中的數學課堂效率還是存在著一定的差距,之所以會出現這種差距,與影響數學課堂教學的多元化因素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系。以下是筆者結合自己多年的小學數學教學實踐經驗,提出的數學課堂教學三部曲,分別是課前熱身曲—課堂進行曲—課后回響曲,這三部曲針對的便是數學課堂教學的全過程,即備課階段,課堂教學階段以及課后練習階段。
一、課前熱身曲
備課是數學教師完成課堂教學任務的必要準備工作,備課的價值非常之高。無論是多么優秀的數學教師,都需要經歷備課這一階段。備課是數學教師準備教學的階段,也是數學教師自身進行探索和思考的階段。數學教師需要在備課的過程中明確清楚課堂教學的內容、課堂教學的目的、小學生需要學習到的重難點知識,并思考在課堂上通過什么樣的方式來教會小學生如何應用數學知識。關于課前熱身曲,筆者建議可從以下幾點來著手:
1.找準學生的需求點
作為一名數學教師,必須要對學生的數學基礎了如指掌,要全面掌握學生對數學課程的學習需求。數學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中需要考慮的內容有很多,其不僅僅怎樣才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要想辦法讓自己的教學更具針對性,更有層次感,教學脈絡必須是清晰的,確保自己的教學是能夠照顧到班上全體學生的。
2.對重難點知識進行充分備課
對于學生而言,學習全新數學知識的起點以及主體部分便是重難點知識。因此,數學教師在備課時必須要突出重難點知識,要合理規劃和安排好課堂教學的時間和精力分配的比重,在有限的時間內,要保證有充足的時間來講重難點知識,要明確好每一次課堂教學的中心內容,要尋找合適的教學方式來啟發學生更加深入地對重難點知識進行思考。總而言之,數學教師的備課就是要保證自己在課堂教學時,能夠做到心中有重點,講清重難點,使一堂數學課有靈魂。
二、課堂進行曲
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關鍵階段,便是數學課堂教學。對于小學生而言,他們無論是在年齡還是在經歷等方面都會受到客觀因素的限制,因此,數學教師一定要確保自己的課堂授課是通過最簡明的教學語言以及最直觀的教學方法來完成的,一定要尋找到小學生感興趣的點,讓小學生能夠在樂中學,學中樂。要想奏出一段精彩的課堂進行曲,筆者建議數學教師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觀察學生行為,掌握學生心理變化
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的同時,要時刻注意關注學生整堂課的行為變化,學生行為的變化即代表著學生的內在心理活動發生著變化。數學教師要想全面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效率,就必須要根據學生心理變化的規律,找準最合適的教學方式,整堂數學課中,數學教師要不斷變幻教學的方式,進而吸引到學生的注意力,幫助學生集中精神,讓學生時刻感受到數學課堂教學的新鮮感。
2.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趣味性
眾所周知,一堂索然無味的數學課必然會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致,如果學生失去了學習的興致,那么,數學教師在課堂上的教學效率便會大大縮水。因此,要想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效率,數學教師就必須要努力確保數學課堂教學的趣味性,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課堂學習的樂趣。
六年級的小學生,雖然處于高年級,但年齡還很小,對游戲或者競賽更是充滿了好奇。因此,筆者建議數學教師在剛開始上課時,就設置一些比較簡單常規的數學題目,通過競賽的方式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并且將這種競賽的形式延續到課堂教學的結尾階段,這樣便可以讓小學生始終保持著高昂的學習狀態,能夠卯足勁頭去學習,去贏得第一。
三、課后回響曲
在傳統的數學教學方式中,數學教師在布置課后作業或者安排課后活動時,都是統一進行布置,全班同學完成的都是同樣的數學作業。其實,這種方式是不夠科學合理的,其根源就在于,這種布置作業的方式沒有考慮到學生數學基礎的不均衡性,同時也忽略了學生的個性。因此,筆者建議可以通過安排階梯作業的方式來對學生的課堂學習效果進行檢測。
第一階梯:針對數學基礎很差的學生,要求完成數學教師布置的書面作業。可能出現錯題多或者不會寫的情況。
第二階梯:針對數學基礎比較差的學生,這類學生存在的問題是:做作業不科學、不會檢查、不懂復習、完成作業的效率比較低。
第三階梯:針對數學基礎中等的學生。要求學生在完成作業之后,根據題目的難易度,分別進行標記,先自我進行思考,如若還是得不到正確答案,則尋求家長或者教師的幫助。
第四階梯:針對數學基礎比較好的學生。要求學生在完成作業之后,進行自我總結,深入剖析每一道題目,明確為什么有些題目做得好,有些題目做得不好,學會思考,進而實現提升。
第五階段:針對數學基礎好的學生,這類學生需要完成的是發展型作業,即要求學生掌握清楚重難點知識,再通過自己的努力去拓展和延伸題目的深度與空間。
綜上所述,數學教師只有分別譜好這三部曲,才能夠真正彈奏出一段精彩的樂章。
參考文獻:
[1]陳恩余.轉變數學教學觀念提高數學課堂效率[J].中外交流,2017(5).
[2]陳穎.增強學生參與度,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J].數理化學習(教育理論版),2017(7).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