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旭蘭
摘 要:低年級的孩子是天真無邪、非常可愛的孩子。他們對世界充滿著好奇,但由于年齡小,不懂事,貪玩,因此在我國的班級授課制度下,要教會他們“學會生存,學會學習,學會關心,學會做事,學會生活”,班主任工作的內容無疑是最復雜的,任務是最繁重的。但是,只要教師真誠地捧著“細心”“愛心”“耐心”“用心”去培育學生,一定能將班主任工作越做越好。
關鍵詞:低年級;培養;習慣;班集體;用心
一、用“細心”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和高尚的思想品質
低年級的孩子年齡小,自理能力和自制能力都很差,班主任除了要教給他們知識外,更多的是要教他們一些做人的道理,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在我的班主任工作中,我細心地從學生紀律、安全、衛生、文明等方面進行培養。
1.培養學生遵守紀律和注意安全的習慣
在學校,學生課堂內外的紀律是學習質量的保障。我經常利用晨會課、周會課和自習課教育學生,教導他們來到學校就進教室讀書,“一寸光陰一寸金”。晨讀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很快地把學過的知識記牢固,還可以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課內要求學生專心聽講,多動腦筋,大膽舉手發言,認真完成作業。課外不追逐,不打鬧,不玩危險游戲,保護自己與他人的安全,好好休息,準備好下一節課要上的科目的學習用具。中午來到學校上完廁所后就進課室伏案睡覺,預備鈴響后,就在文娛委員的帶領下唱起活潑動聽的兒歌,活躍一下情緒,以充沛的精力迎接下午的課程,放學回家時要提醒他們不要留在學校內玩耍,要注意交通安全,回到家后就把當天的作業完成,然后才去玩耍,晚上再復習一下今天所學的功課。
2.培養學生愛衛生、講文明禮貌的習慣
學校是大家庭,教室就是我們的小家庭,我們要隨時保持家庭的整潔及整齊,才能以舒適的感覺感受新的東西。我要求學生隨時保持臉、手、衣服的干凈,書包和課桌里面的整潔,佩戴好紅領巾和校卡,穿好干凈、舒適的鞋上學,自覺打掃教室,見垃圾就撿,值日生一日三掃,各組長負責管理好本組課桌椅的整齊擺放和組員的個人衛生,遇到老師問聲“好”,同學之間團結友愛……
二、用“愛心”關心愛護每一個學生,做學生的大朋友
作為一名班主任又是一位人民教師,我愛全班的孩子。如我班的古××同學,家里沒人管,導致學習基礎差,不肯做作業,常違反紀律,但是我沒有因此而厭棄他,而是手把手地教他,捕捉他的每一個閃光點及點滴進步之處,及時表揚他,鼓勵他,漸漸地他能很認真地完成作業,他違反紀律的次數越來越少了,學習成績也有了很大的進步。微笑是開啟孩子們心靈深處最好的鑰匙。課內外,我常常把微笑送給我的學生。課內,我是他們和藹可親、喜歡的老師,課外,我是他們的大朋友,我從不擺架子,與他們玩耍,他們一下完課就喜歡圍著我轉,傾訴他們的喜與樂,我總是微笑著耐心地傾聽并與他們聊天。“人非圣賢,孰能無過”,我們經常彼此糾正各自的不當之處。孩子們就是這樣因為喜歡我而聽我的話。
三、用“耐心”培養有管理能力的小班干部
班主任要搞好一個班的教育教學工作,就得有一批得力的“小助手”。低年級學生年齡小,我選擇那些品學表現良好,樂意為集體服務的學生擔任班隊干部,對他們嚴格要求,熱情支持,大膽放手,耐心地培養班里的班長、副班長、衛生委員和文娛委員、體育委員、安全委員、組長、小組長、值日生。給他們分工負責,明確自己所做的工作,經常教他們怎樣做好工作和了解他們在工作中面臨的困難,激發他們的集體光榮感和責任感,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創造性,在學生群眾中起帶頭、骨干和橋梁作用。教育班干部要以身作則,要求同學們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好,管理他人才能服眾。每位學生給予三次的改正機會,多給他們寬容,讓他們自覺糾正自己的不良行為。如果班干部在某項工作上有困難,老師就協助他們,班會課表揚有進步的學生,若有不良行為讓孩子們自覺提出并說出今后自己該如何去做。
四、用“用心”培養良好的班集體
班集體是培養學生個性最好的場所,有了班集體,學生個性才能得以施展。集體活動最能培養孩子們的集體榮譽感。著名的教育家馬卡連柯說過:“教育了集體,團結了集體,加強了集體,以后,集體自身就能成為很大的教育力量。”所以,每一個班主任都要十分用心培養班集體工作,把它當作一項主要任務來完成。
我是怎樣組織和培養班集體的呢?主要采取了如下措施。
第一,向同學們提出共同的奮斗目標,引導他們不斷前進。好的班集體最重要的特征,在于它有一個共同奮斗目標,全體成員都為實現這個目標而真正團結在一起。因此,我從班實際出發,根據學校的要求,提出每個學期的奮斗目標。上學期提出“學雷鋒,關心集體,團結友愛,尊師守紀。”經過一個學期的努力目標實現了,下學期又提出:“學雷鋒的釘子精神,扎扎實實,刻苦學習,努力提高學習成績。”這樣,一步一步地培養起團結戰斗的班集體。
第二,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要樹立榜樣,激勵班集體不斷前進。我根據班上的具體情況,有計劃、有針對性地通過組織學生閱讀、舉行班隊主題會等形式的學習,在同學心中樹立榜樣,特別是使每個同學都有自己的榜樣、學習的楷模。運用榜樣進行教育,不僅要運用英雄人物的事跡作為生動的教材,而且還要用學生中的先進事例來進行教育。身邊同學的先進事例貼近孩子生活,他們所見所聞,倍感親切,學起來也容易,而且最有說服力。
一路的成長,一路的熏染,我相信,用心培育的幼小苗兒們一定會成長為蒼天大樹!
參考文獻:
[1]米愛琴.教育從“心”開始[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3.
[2]孫黎芳.“丑小鴨”的蛻變[J].思想·理論·教育,2005.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