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強
【摘要】在高中思想政治課中實施小組合作學習,改變了傳統課堂上教師占據整個課堂角色的局面,對推進新課程改革起著重要作用。
【關鍵詞】高中思想政治 小組合作學習 高效課堂
新課程標準要求課堂教學“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而小組合作學習能更好地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培養學生良好的合作品質和學習習慣,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小組合作學習是高中政治課教學中采用較多的一種方式。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很多高中政治教師在教學中運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策略,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但也有部分教師在實施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存在一定的誤區,如分組不科學、問題設計不合理 、規則不明,缺乏監控、對合作學習的評價不準確等。下面,我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就此問題談談自己的四點看法。
一、科學分組 明確職責
分好學習小組,是合作學習的前提和基礎。合作小組應根據學生的認識基礎、學習能力、心理素質等條件進行綜合評定,按照“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把學生分成若干學習小組。教學中,我通常是先讓學生自愿組成四個合作學習小組,再根據原則適當調整小組成員,由老師暫定一名小組長,由小組長對本組人員進行分工,每個成員必須明確自己的職責。這樣一來,一支高效、團結的合作學習小組就形成了。
二、問題設計 突出重點
高中思想政治課選擇什么內容、設計什么問題進行小組合作學習,這是一個關系到合作是否有價值的重要問題。問題設計是否合理,是合作學習的關鍵。因此,教師要選準合作學習的內容,精心設計合作的問題。一般來說,高中思想政治課中應圍繞貼近生活、貼近熱點、貼近學生的重點疑難問題來開展討論,進行合作學習。在教學實踐中,我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來設計合作問題:一是貼近生活實際,設計帶有實踐性的問題;二是貼近社會熱點,設計帶有挑戰性的問題;三是整合教材,挖掘主題。例如:以“市場經濟建設與社會主義法制完善”為專題進行小組討論,可引導學生對經濟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與哲學四大模塊的知識內容展開學習交流。
三、調控過程 提升質量
在合作學習中,教師擔負了更大的管理和調控職責。教師的重點是如何精心設計合作學習,如目標的設置,任務的選擇,教學過程的展開與對學生學習的評估等。但是,要使合作學習的質量達到預期效果和目標,僅僅依靠教師事先的設計是遠遠不夠的。因為在開展合作學習過程中,隨時都會有生成性問題,不可能都是教師事先預設好的。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具有教育智慧和教學機智,處理好生成與預設的關系,否則,就會阻礙合作學習的順利開展。因此,教師必須對各合作小組的學習進行現場的觀察和介入,為他們提供及時有效的指導。教師還要合理安排學生合作學習活動的時間。課堂教學是要受時間的限制,不可能給學生過多的時間和空間,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前就有充分的估計和安排,并根據課堂教學的實踐情況靈活安排。
四、點面結合 客觀評價
對學生合作學習進行評價要盡量做到科學、客觀。這樣既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技能的掌握狀況進行及時調整,又可以使學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悅,樹立自信心,以培養他們的進取精神與競爭意識。高中思想政治課程對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評價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教師對合作小組學習表現的評價。主要包括合作小組在課堂上對所討論、交流問題的掌握程度(如對相關概念、原理、觀點的理解和運用);合作小組在課前搜集的資料及其質量;課前設計的合作方案、探究計劃情況等。二是合作小組對本小組成員學習表現的評價,主要由檢查者(組長、記錄員)根據小組成員在合作學習中的表現(如代表小組回答問題、搜集資料或制定探究計劃等),并依據老師對小組的評價給予相應的分值。三是合作小組對小組成員作業的評價。這里的“作業”,包括課后訓練、探究報告、心得體會、社會調查實踐等。合作小組的檢查者可以根據教師的批改情況,對完成作業者給予一定的分值。對不完成(或完成不佳)者扣減相應的分值。期末,教師以平均分為標準評定出全班所有學生各個評價項目的分值。合作學習的成績評價應該注意點面結合,小組成績不能等同于個人成績,兩者應該分開評價并分開獎勵。另外,還要注意結果與過程相結合,對合作小組的評價應著眼于過程,而對個人的評價應比較偏重于結果。教師在具體操作時要靈活把握,在兼顧公平、公正的原則下,最大程度地調動每一個學習小組和個體成員的學習積極性,是做好小組成績評價的關鍵。
總而言之,小組合作學習在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實踐中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還存在著許多難題,還有待于廣大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師進一步地去完善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