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大學英語在我國所有高校中都是一門必修課程,且課時長,這與英語的國際地位有著必然的聯系。但是,雖然我國對加強英語教學非常重視,但其中仍然存在著不少問題,在教師和學生中都有,這些問題是亟待解決的。而敘事視角作為一種特殊的教學方式,對于大學英語語法課堂的教學起著關鍵性的作用。本文將基于大學英語語法課堂中存在的問題,從敘事視角對大學英語語法課堂教學改革進行深入的剖析。
關鍵詞:敘事視角;大學英語;語法教學
一、 大學英語語法課堂教學的現狀
受到應試教育的大環境的影響,大部分學生的英語都是應付考試的水平,但實際上卻沒有任何的使用能力,在英語語法上也有很大的缺失。而且學生在升入大學之后沒有了考試的壓力,導致英語的學習也失去了動力,對于語法這種繁雜的學習更是沒什么興趣,這是當前英語教學最大的瓶頸。
1.教師的教學方式存在問題
大學中仍然有許多的英語教師在教學中仍然采用最初始的教學方式,即教師講授、學生聽講的模式,這種模式已經落后了。這種教學方式不僅難以突出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地位,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會大打折扣;而且學生在面對語法這種不容易理解的、較為枯燥的教學內容時很容易走神,以至于難以學到課堂知識。雖然大學對于學習成績沒有了過高的要求,很多學生也有所懈怠,但是這種教學方式已經過時了,很難滿足學生的需求,難以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2.學生對大學英語語法課不重視
由于升入大學之后,學生面對的考試大多都比較容易,與高考的重要性相差甚遠,導致很多學生對于英語的重視程度都比較低。再加上學生學習英語都是為了應對各種等級考試或者期末考試,而這些考試中涉及到語法的部分少之又少,學生也絲毫沒有意識到語法對未來生活和工作的重要性,所以學生就更加不會重視到語法課堂了,這一現象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首先在語法課堂上,大多數學生都會認為語法在高中時期都學過了,沒有學習的必要性了,導致很多學生在語法課上都做一些與課堂毫無關聯的事情。在非英語專業的課堂上表現得尤為明顯,他們一方面認為學習語法沒有實質的用處,另一方面又認為語法比較難,缺乏學習語法的興趣,于是對語法課的不重視程度就顯而易見了,這主要由他們對英語語法沒有正確的認識引起的。
再從課后來看,由于他們在課堂上不端正的學習態度,導致他們的能力難以完成課后的作業,更別提主動復習或者預習了。但是英語是一門需要不斷學習和使用的語言,長時間不用會使原有的知識荒廢,這樣在下節課上課時也就很難再跟上教師的節奏了,長此以往學生的語法會出現更大的問題。
二、大學英語語法課堂教學中敘事的意義
敘事教學法雖然不是最近才提出來的,但應用卻不是很廣泛,而語法在整個的英語學習過程中起著基礎性的作用,語法為英語的其他部分的學習服務,所以教師將敘事教學法應用于大學英語語法課堂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1.敘事教學法提高教學質量
英語語法本身就是比較抽象的英語邏輯結構,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敘事教學法通過故事的形式將語法呈現出來,對于學生來說是一種新奇的課堂模式。這種授課模式對于學生來說有很大的吸引力,對學生的發展意義重大,首先,最為基本的就是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由于故事本身就十分具有吸引力,所以在語法課堂一開始就聽到與本節課相關的故事,這樣能夠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使學生更快地投入到課程的學習中,這對于氛圍不是很好的語法課來說是一個很好的開端;第二,敘事教學法必然會有對課堂知識本身的延伸和拓展,這樣不僅能夠使學生更加輕松地學習到課堂主要內容,還能使學生學到其他方面的知識,從而促進學生多方面發展;第三,敘事教學法能夠為學生提供學習的動力,提高他們學習語法的能力和效率,為學習英語的其他方面奠定基礎,從而提高語法課堂的教學質量,以便于大學英語能夠更好地適應于社會需求和發展,以實現社會和人的和諧統一。
2.敘事教學法促進教師專業的發展
敘事教學法不僅有利于學生的發展,對于教師來說也是百利而無一害的,我們從三個方面來論述敘事教學法對于教師發展的重大意義。
從教師自身來看,敘事教學法是教師對自己的又一次認識,能使教師認識到自身的優勢和不足,教師可以根據自己的特點,在授課時發揮自身的優點,規避不足之處。但是為了學生的發展,教師應該對自己的不足之處進行改進和學習,以促進自身和學生的共同發展。
從教學發展方面來看,敘事教學法能夠為教師授課提供啟發,轉變傳統的教學方式;教師在備課時會研究教育思想和相關理論,這樣可以豐富教師自身的理論水平,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和科研能力,使教師能夠適應于當前教學的發展,與世界水平接軌,為英語其他方面的教學具有指導意義。
從教師教學經驗的方面來看,敘事教學法要求教師具有豐富的生活和教學經驗,只有豐富的經驗,才能有豐富的敘事素材來授課;同時,敘事教學法又能為教師教學積累實踐的經驗,二者相互促進,能夠促進教師的經驗積累,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
三、從敘事視角研究大學英語語法課堂教學改革措施
敘事教學法是將所學內容以故事化的方式呈現到課堂當中,但是語法的每一個部分都是相對獨立的,所以將語法敘事化教學是有一定的難度的,以下將從三個方面進行闡述。
1.敘事教學法簡要概括
敘事教學法主要是通過講一些教育、教學的故事,再加上教師在講述具體事件時自己的一些認識和看法,敘述的是教師自己身邊真實的教學事件,這些教學事件能夠直接形象地反映出某個教育、教學事件的具體過程,因此有比較的可讀性和可操作性,非常適合廣大的教師使用。
敘事教學法還有以下幾個特點:首先,敘事教學法重視敘事對于學生的認知方面的作用,使學生能夠更快地融入到課堂學習當中;第二,與其他教學方式相比,敘事教學法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和認知水平;第三,敘事教學法能夠很大程度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的全方面發展。總之敘事教學法是一種綜合性很強的教學方法,符合當前社會發展的趨勢,應該得到廣泛的應用。
2.教師將授課內容故事化
相對于敘事教學法的輕松的教學和學習過程來說,備課應該是教師用時最長的一個階段了,教師應該把各種語法進行故事化,但是由于語法是固定的語言結構,將其故事化存在一定的難度,這就要求教師在“故事化”的過程中多下功夫了。
敘述的故事要符合課堂的要求,且有必然的聯系,否則,這樣不僅難以達到教學目標,而且還會起到相反的作用。并且課堂的故事不宜過多,一到兩個最好,過多會轉移學生的注意力,這樣反而會適得其反了。所以,教師應該多花一點時間來備課,準備形象生動不乏創意,而又利于學生理解的故事或者小例子來幫助學生理解或記憶,以便達到好的教學效果。
3.讓學生融入到課堂當中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讓學生融入到課堂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在教學中起著基礎性的作用,通過敘事教學法使學生充分融入到課堂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最普遍的方式就是在課堂開始時將提前準備好的故事講述,讓學生進入學習狀態;第二種是教師講故事的一部分,提出一些問題,引發學生的思考,讓學生能夠融入到課堂當中。我更加傾向于第二種方式,這種方式更加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除了在課前講故事之外還可以有另外一種方式使學生融入到語法課堂中,那就是教師與學生進行角色轉換:教師在課前將本節課要講的內容提前告知學生,讓他們提前分組準備,在課堂上每組派出代表做“老師”講授,教師和其他學生聽講,并且在講完之后請其他同學進行點評,以這種實際的“故事”來使學生融入到課堂當中,從而激發學生的興趣。
4.讓學生對課堂知識以敘事的方式鞏固
有人曾經說過英語的學習過程是“一日學一日功,一日不學十日空”,這是對英語學習最真實的寫照,語法同樣也是如此。雖然我們教學的對象是大學生,他們已經有了十年學習英語的經歷,但是對于他們來說課后鞏固仍然十分重要。
如果依舊采用敘事教學法的話,課后作業的布置教師就要多費功夫了,如果讓學生繼續根據課堂上的故事來復習不免會使學生會有厭煩的情緒,但是采用全新的故事有可能會使學生難以接受;而且不同的學生接受能力也有差異,這還要求教師能夠“因材施教”:針對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可以讓他們改編故事,對于基礎較差的學生,教師應該基于課堂內容提出一些問題讓學生回答之后,再讓他們對故事進行改編。而且教師應該根據知識的難度和課堂反饋來選擇課后復習任務。
這種因材施教式的敘事教學法雖然會增加教師的備課時間,但是對學生來說卻十分有益。敘事教學的復習方法能夠強化課堂中的知識,在強化中學習到新的知識,使學生主動地參與到學習當中,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從而可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認知能力,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這也符合我國對于大學生發展的要求。
四、小結
本文針對大學英語語法課堂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了簡單的分析,總結的敘事視角下語法課堂改革的意義和改革的措施,使學生融入到課堂當中,促進學生英語能力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吳新麗,吳新紅.敘事視角下大學英語口語教學研究[J].校園英語,2017(23):54-55.
[2]陸憶松,鄒為誠. 教育敘事視角下的英語教師素質研究[J]. 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2008(03):68-75.
[3]蔣蘇琴,郭潔. 敘事教學法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 宜春學院學報,2013,35(05):139-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