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發展,人們越來越重視高素質人才的培養。中學生的行為表現在某種程度上體現著國家的文明發展。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重視學生的德育教育,結合學科知識,發揮教學優勢,將學生培養成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接下來,本文就如何在中職美術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談幾點看法。
1 立足教學內容,啟發學生用美的眼光看待世界
美術是通過利用相關工具將作者的思想情感表達出來,引發人們共鳴的一門藝術。美術教育是具體的直觀性的教育,也有更多想象力的課程,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遠遠勝過空洞的理論教育,其藝術的審美觀和審美魅力可以圖畫的形式展現給同學,所以對學生的德育教育有其獨特的優越性,中職美術也是一門幫助學生感受美、發現美的學科,美術教師在教學中要利用好這一學科特點,與德育教育結合起來,立足于教學內容,啟發學生用美的眼光去看待世界、去善待他人。
例如,在學習《古希臘建筑》這一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工具為學生播放相關圖片如:巴特農神廟、埃皮道羅斯劇場、雅典列雪格拉得音樂紀念亭、米諾斯王宮、特爾斐遺跡等這些帶有典型古希臘建筑特點的地方,讓學生在感受古代建筑的藝術魅力同時,提高自己的審美能力,能用美的眼光去看待世界。培養學生善于捕捉平凡生活中的閃光點,不斷在生活中提煉出積極面對生活的元素,使學生即使遇到挫折與困難,也能從容面對。
教師要靈活運用教學內容,設計合適的教學案例,根據不同的教學知識點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也要引領學生從生活中感受美術帶給他們的德育理念,讓學生樹立對生活的信心,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美、感知生活中的美。
2 立足教師本身,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規范
教師作為學生的指路明燈,是學生的榜樣與楷模,教師的行為規范常常影響著學生的行為表現,因此,要加強學生的德育教育,教師首先要立足自身,反省自己的行為表現,以身作則,為學生樹立好標桿作用,帶動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讓學生不僅在學業上獲得成就,在日常生活中也能不斷進步。
例如,在學習《印象派繪畫》這一部分內容時,教師要提前準備好自己所要講授的內容,可以在課前十分鐘回想一下,加深自己的印象,便于更好地將知識傳播給學生;在走進教室后發現講臺上有垃圾,可以隨手撿起來將它扔進垃圾簍;在教學過程中,面對學生提出的相關疑問要耐心回答,發揮自己的專業素養,為學生排憂解難,如:學生對光線處理方面存在不足,不知道如何改善這一問題,教師可以讓學生先觀察優秀作品《圣日爾曼·俄塞羅瓦教堂》,體會作者對光線的處理手法,再結合學生的作品,引導學生進行修改,使學生作品中的光線變得生動、細致。在教學之余,關心學生的日常生活,關注學生的心理動態,幫助學生走出誤區、渡過難關。
教師通過日常的行為表現潛移默化地去提高學生的個人素質,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成長為有責任、懂禮貌、講文明、知榮辱的有志青年。
3 立足學生發展,培養學生健康正確的價值觀念
德育教育的主體是學生,是為了幫助學生發展成為更優秀的人才。而學生有其自身的特點,因此,美術教師在進行德育教育滲透時,要立足于學生個人,引導學生建立客觀、平等、和諧的價值觀念,避免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出現發展失衡的現象,使學生都能成為擁有健全人格的優秀人才。
例如,在學習《書法風格》這一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通過讓學生對書法作品王羲之的《蘭亭集序》、《快雪時晴帖》,顏真卿的《祭侄文稿》、米芾的《蜀素帖》等進行賞析,然后對這些作品進行講解與分析,東晉偉大書法家王羲之的《蘭亭集序》如行云流水,瀟灑飄逸,骨格清秀,對橫、豎、點、撇、鉤、折、捺都有其自身的研究。感受唐代書法家顏真卿的楷書魅力,結體方正茂密,筆畫橫輕豎重,氣勢莊嚴雄渾然后進行模擬,筆力雄強圓厚。而“宋四家”的米芾對書法更有其獨到的體會,不僅僅是停留在字的分布與結構,連用筆都有其要求,對字的起筆、落筆 轉折都有其與眾不同的想法。米芾的用“刷”字來形容他的書法,卻不失跌宕跳躍的風姿、駿快飛揚的神氣。帶領學生們對書法進行賞析和解讀后,更是引導學生感受他們當時對生活的態度。感受書法不同書寫手法所帶來的不同線條美感,在書法起承轉折的起伏間,體現美的藝術性,培養學生尊重傳統文化、尊重文明傳播者的意識,增強民族自信心、自強心,也能更好的傳承我們中華名族的瑰寶,感受民族自豪感。
教師要為學生開辟一塊豐沃的美術土壤,營養、均衡施肥,為學生打造良好的生長條件,培養學生健康正確的價值觀念,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在教學教育工作中教師更要有愛的靈魂,愛自己的美術教育工作,愛學生,對自己的美術事業和學生充滿激情,讓學生感受到愛,在收獲知識的同時感受到學習中快樂。
總而言之,教師在中職美術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是符合時代要求的。因此,美術教師在教學中要加入德育教育元素,以學科內容、教師自身及學生為基點,培養學生樂觀面對生活的意識、時刻約束學生的行為規范、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讓美術教學與德育教育架起溝通的橋梁,共同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奠基鋪路。
(作者單位:山東省東營市墾利區職業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