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秀慧
高職教育藝術設計專業培養為企業、團體、個人開展藝術設計服務的服務型人才。在圖案設計領域中,企業、團體、個人有強烈的商業要求:借助這一方法助力品牌建立、促成購買行為。
縱觀我國目前高職教育中的裝飾圖案設計課程,絕大部分停留在“如何創造美”角度開展教學設計與活動,忽視商業化運作中2個重要因素:品牌定位、消費者分析。如此教學使得學生在畢業后難以快速滿足服務對象的需求,為其提供能支持其商業發展要求的裝飾圖案設計成品,最終導致藝術設計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不匹配的結果。
為解決這一困境,本文將圍繞如何在高職藝術設計教育中開展商業化裝飾圖案設計教學設計探討,以此探索出一套步驟清晰、可復制、高效能的高職教育商業化裝飾圖案設計教學內容。
1 存在的問題與導致的結果
本人通過談話調查、文獻資料調查、網絡調查,得知大部分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專業教師較少參與商業設計項目運作,社會設計項目經驗偏少。故常以構建美感為核心、教授形式美法則為內容開展裝飾圖案設計課程設計與教學。學生通過課程的學習,能基本掌握“把圖案畫得美”的方法與技巧,卻對商業化裝飾圖案設計產生誤解:設計的重點在于美;而且對社會商業設計開發原則(設計必須服從甲方(即委托方)的商業發展要求)、項目運作流程也一無所知。
畢業生在項目開展過程中常以個人喜好進行隨意開發,導致如下4個主要問題:1、商業設計目標模糊;2、設計效率低;3、設計結果缺乏針對性;4、設計結果應用效果差。這使裝飾圖案設計應用結果難以滿足支持甲方商業發展要求的需求。
2 4個主要問題的分析
2.1商業設計目標模糊
教師與學生不清晰如下幾點所致:商業化裝飾圖案的經濟價值、裝飾圖案提升企業競爭力的作用。
2.2設計效率低
由于設計目標模糊,設計思路不清晰,教師與學生缺乏一套完整的商業化裝飾圖案設計開發流程指南,導致課程開發開展、具體商業設計教學效率均低下。
2.3設計結果缺乏針對性
由于設計開發目標不清晰,教師與學生缺乏對設計結果應用的重視,導致最終的設計結果缺乏針對性。
2.4設計結果應用效果差
由于設計結果缺乏針對性,所以設計結果難以取悅、滿足目標消費者,故更難以提高服務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3 課程改革的核心、關鍵點及具體內容
3.1課程改革的核心與關鍵點:
商業化裝飾圖案設計結果必須要有針對性才能取悅特定的消費群與用戶群、促成其消費,最終助力企業獲得更強的市場競爭力、更高的經濟效益。因此,現今高職藝術設計商業化裝飾圖案設計課程教學應把“設計的商業目標”作為核心貫穿整個課程。
圍繞“設計的商業目標”這一核心需要把握幾個關鍵點:
3.2明確設計服務對象:消費群、用戶群、企業。這決定了設計開發的整體方向;
3.2.1借助設計基礎故事開展設計活動。這使學生獲得既有創意、有又文化縱深度的設計作品;
3.2.2在劃定的開發、生產條件下開發出能平衡多方面條件的最優設計方案。
4 教學具體內容
在整個商業化裝飾圖案設計開發過程中有2個核心角色:甲方與乙方。甲方是設計開發委托方,即企業;乙方是承接設計開發方。在課程中老師充當甲方布置項目任務給學生,學生充當乙方完成項目任務。甲乙雙方都必須明確裝飾圖案設計與應用起到推動商業發展的作用,清晰設計開發是一項服務。以下是課程改革具體內容。
課程要闡明商業化裝飾圖案設計與應用的方法、步驟、技巧。掌握裝飾圖案設計與應用的理論知識,學會根據企業需要、消費者需要開展裝飾圖案設計與應用。提高學生的設計服務意識,創造力和審美水平。
以設計項目的形式展開、完成以下的教學內容,
1)裝飾圖案設計與應用基礎知識介紹,理解裝飾圖案設計與應用是什么,設計與應用的目的是什么;
2)商業化裝飾圖案設計與應用的步驟與流程介紹,使得學生了解“什么階段做什么事”;
3)簽訂模擬合同,確立教師為甲方、學生為乙方的“服務”關系;
4)甲乙雙方厘清設計具體要求與細節、生產、金錢、時間條件;
5)乙方開展市場調查,了解項目服務對象(消費者、用戶)特點;甲方做審核;
6)運用“基礎故事法”開展具體項目設計:設計概念-草圖-定稿。
7)學生把設計方案成品化,以檢查、了解設計定稿的可行性程度。
8)教師對設計應用進行評價,使學生清晰設計作品是否最終達到商業設計要求。
5 總結
為了取得有保證的教學效果,授課教師應有商業化設計的經驗。通過以上的商業化裝飾圖案設計課程得改革,學生在參加完這樣的課程學習后,不僅能夠基本掌握“如何把圖案畫得好看”的方法與技能,也能對畢業后進入到社會中參與商業運作的設計開發原則、項目運作流程有了初步的認識,學習到如何設計出更有針對性的,更有助于企業快速滿足服務對象需求的圖案應用成果,為其提供能支持其商業發展要求的裝飾圖案設計成品。
(作者單位: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