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媛
摘要:識字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基礎。要閱讀,就要通過識字創造必要的前提條件;廣泛閱讀,就必須大量識字;寫文章,就要在識字的基礎上學會用字組詞,以詞造句。因此識字教學在語文教學中是極其重要的。在識字教學中必須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認知規律和漢字構造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自主、主動、積極的識字意識,使教師指導識字與學生自主識字相互協調、和諧發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識字教學;開展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2-9129(2018)15-0189-01
Abstract:Literacy teaching is the basis of Chinese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s. To read, we must create the necessary preconditions through literacy; read extensively, we must read a large number; write an article, we must learn to use words on the basis of literacy, and construct sentences with words. Therefore, literacy teaching is extremely important in Chinese teaching. In the teaching of literacy,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udents'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cognitive law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characters, we must pay attention to the individual differences and learning needs of students, care for students' curiosity and desire for knowledge, and fully stimulate students' autonomy and initiative. The positive literacy consciousness enables teachers to guide literacy and students' autonomous literacy to coordinate and develop harmoniously.
Keywords: primary school language; literacy teaching; developing strategies
識字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難點,新課標規定小學階段學生應識字三千五百余個,其中會寫二千五百個,這不論是對學生學習還是對教師教學來說都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傳統識字教學一般以灌輸式為主,教師在課堂上帶讀、范寫,學生在課后謄抄、背默,這種教學方式雖然能在短時間內使學生識記生字,但在長期教學中易打擊學生語文學習的積極性,漢字中豐富的人文精神、民族文化也被瓦解、忽略,從長遠來看不利于學生學習發展。面對這樣的教學背景,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發揮其教學藝術,不斷優化、完善相關教學方式,提高識字教學質量,使學生學好漢字。
1 激發學生識字的興趣
在識字教學過程中,興趣依然是教學的最大動力,也是學生在學習中遇到困難時最大的克服動力。為此,教師要想確保小學語文識字教學質量,首先一定要激發學生識字興趣,讓學生主體地位在識字教學中得以充分發揮。而要想實現這一點,教師在識字教學之前一定要先對小學生心理、年齡特點進行分析,在此基礎上制訂出合理的識字教學計劃,比如說,針對小學生注意力不夠集中、容易走神這一問題,要制訂出具體的解決方案,以此來確保學生對識字學習具備持久的興趣與激情。另外,教師在識字教學過程中還需要借助有趣的教學方式來激發學生識字興趣,我們可以把生字改編成相應的兒歌或者是字謎,通過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來幫助學生記憶生詞,再結合反復誦讀來進一步加深學生對這些生字詞的印象。比如“游泳”的“游”,很多學生總是把右邊部分寫成反文旁,我就編了一個順口溜來幫助學生記憶:四四方方一池水,大人帶著兒子游。這樣字形意結合的順口溜讓學生想到了自己的游泳經歷,一下子引起了他們的識字興趣,記住了這個字,錯誤率明顯降低了?!澳ァ笨梢跃巸焊瑁阂稽c一橫長,一撇到南洋,南洋兩棵樹,長在石頭上?!案妗笨梢宰寣W生猜謎“一口咬掉牛尾巴”?!氨獭币部梢跃幊芍i語:王大娘,白大娘,一起坐在石頭上。通過猜謎的方式激發學生對語文識字的興趣,進而也就能夠有效地實現主動識字學習。
2 與生活實際緊密聯系
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語文知識具有廣泛的應用,可以說生活中處處都存在語文,就連我們平時說話都要用語文的語言來交流。小學語文教師如果巧妙地將現實生活中接觸到的事物,與學生的識字教學聯系起來,就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小學語文教師要注意總結教學經驗,把生活中實際遇到的問題與學生學習的字巧妙結合,并在探索中尋找更佳的方法。
3 對已學生字進行鞏固識記
在生字教學的實踐中,學生往往存在學會生字的速度很快,但是對生字忘記的速度也很快。如果對這種現象不采取相應的措施,那么學生學習生字的效果是非常差的。教師在教學中遇到這種狀況時,應該采取一些鞏固的措施來保證學生對生字能夠記牢,比如在學習新生字的時候可以與之前學習過的生字相結合,將學過的熟悉生字進行偏旁的更換。比如:波—坡、京—景、講—進等等,教師通過巧妙的引導,促使學生能夠通過新舊生字的對比加深對生字的印象,學生在這種方式下學習不僅能夠加快對生字的掌握速度,還能夠加深對已學生字的印象,從而實現舊生字的鞏固,最終實現學習與鞏固雙贏的目的。教師還要對學生進行這種學習生字方式的指導,幫助學生自行對生字進行整理,學會尋找不同的生字存在的規律,通過教師對生字的整理,對于學生對學習過的生字進行鞏固與復習是十分有利的,通過這種方式也為學生以后的生字學習奠定了牢固的基礎,有效地幫助學生在識字能力與寫字能力等方面得到提升。
4 教學培養學生習慣
教學將學生能力的作用調動起來,提高他們對教學的配合,學生與教師合作,一同解決問題,提高能力。語文聽說識字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尤其到了教學后期,完全依靠學生自覺。學生的學習習慣也不是一時便能養成,也需要很長時間的教學努力。生活是學生習慣的培養溫床,只要教師督促學生在生活中多做幾次,他們便會產生一種意識,當這種意識不斷被強調,便會逐漸從意識中發展成為一種習慣,比如學生課后識字。教師在課堂上教學生識字是從拼音開始,然后字型和字體結構分析,最終是實際運用。教師在課堂上將這些步驟與教學過程結合,所以這些步驟學生都是被動完成的。當教師多多將這些步驟向學生講解,鼓勵學生主動運用這種識字方法,按照這些步驟認識新的漢字。當學生在增加詞匯的教學中逐漸上手之后,便開始產生了識字意識,不再需要教師的教學引導,開始養成一種識字習慣。
結語:小學生識字教學的方法有多種,但無論何時候,都必須應該根據他們的年齡特點,把他們的對識字的興趣放在首要位置。在教學過程中,不斷變化,不斷創新的教學方式方法,經常鞏固,經常鼓勵,相信小學語文中的識字教學工作一定會邁向更高層次。
參考文獻:
[1]溫愛萍. 基于新時期下的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有效性探討[J]. 課外語文, 2018(1):25-25.
[2]戴淑香. 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實踐與探索[J]. 語文教學與研究, 2018(2):140-140.
[3]黃振超. 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策略研究[J]. 考試周刊, 2018(15):5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