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南生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發展,為適應如今多元化和信息化的時代,對教師也有了新的要求,要求其摒棄傳統教學方法,改正教學理念。這些要求的目的都在于教師應充分利用45分鐘的課堂教學時間,以提升教學效率與質量。筆者對初中數學教學進行分析,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和當代數學教學理論針對教學中存在的錯誤觀念與教學模式落后等問題,提出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法。旨在提高初中數學教學質量,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
關鍵詞:提升;教學質量;初中數學;對策
中圖分類號:G633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2-9129(2018)15-0204-01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diversified and information age, there are new requirements for teachers to abandon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and correct teaching concepts. The purpose of these requirements is that teachers should make full use of 45 minutes of classroom teaching time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and quality of teaching.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mathematics teaching in junior high school,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some effective methods to solve the problems such as wrong ideas and backward teaching modes in teaching, combining years of teaching experience and contemporary mathematics teaching theories. The aim i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mathematics teaching in junior high school,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and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learning.
Keywords: promotion; Teaching quality; Junior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countermeasures
在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許多教師都相應的做出了改變,目的在培養學生數學邏輯思維能力,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但仍有部分教師保持其固有思維,采取傳統落后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導致學生在課堂上學習缺乏動力與興趣,使得初中數學課堂出現質量低,效率差的情況。
1 初中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1重“分數”輕“能力”。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往往過分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其在制定教學內容時,也均以提高學生學習成績為目的。在這種“根深蒂固”的教育理念的影響下,教師往往忽略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家長也提高學習成績來衡量孩子能力的好壞,這樣一味的重視學習成績,容易導致學生產生厭學心理,或者“機械性”學習的狀態出現。學生在一個學期的數學學習中,所做的努力只是為了期末能夠取得一個好成績,其所做的其它努力也往往被忽視了,教師也忽略了對學生數學邏輯思維能力及解決問題的能力的培養。
1.2重”理論”輕“實踐”。在初中數學的實際教學中,教師為了提升學生的考試成績,在課堂上往往只關注對概念與公式的教學,使得教學內容出現“理論脫離實際”的情況。毋庸置疑,基礎知識是成功的基石,但教師在教學中過分注重基礎知識的教授,其“講概念,舉例子,做習題”這樣傳統的三步教學方法,使得學生在課堂上處于被動位置,被動的接受教師所講解的知識。教師一味的要求學生掌握解題技巧,忽略了推導解題技巧這一過程教學,無法將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在一起。在受學生應以取得高分而學習的影響下,教師一味要求學生多練題,掌握重點難點,導致一些基礎薄弱的學生對數學的學習感到困難,從而喪失了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1.3重“教學”輕“感受”。在實際教學中,教師主要采取題海作戰的方式使得學生對數學能夠熟練的掌握。但這種方法的運用,忽視了對學生自身感受的關注,抑制了其情感的發展。學生在學習中不能選擇自己所感興趣的方面進行學習,嚴重的打擊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與熱情。學生對于數學的學習應該建立在喜歡與熱愛之上的,不然,即使學生在高壓狀態下取得了優異的成績,但當教師與家長的教導不起作用時,學生就會像一條脫韁的野馬,失去目標與方向。但當學生對數學充滿興趣時,即使沒有家長與教師的督促,學生也會主動去學習,這樣便能輕易達到提升初中數學教學質量的目的。
2 針對教學課堂中存在的問題采取的措施
2.1科學設計教學內容。科學設計教學內容講究應應遵循學生實際的學習情況,采取“因人施教”的教學措施,注重學生對數學的認知規律,教師應結合本班級學生的數學基礎與有效的教學方法,對教學內容進行科學的規劃。數學是一門邏輯性強且抽象化的學科。教師應注重把數學內容變得直觀且易懂為目標,結合實際情況采取幽默的講解方法以緩沖數學基礎知識的枯燥無味。另外,教師可以采取板塊主體教學方法,將重點知識列一個模塊,例子列一個模塊,這樣有助于學生比較分析,快速的掌握數學基礎知識。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工具,制作ppt以吸引學生的目光,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2.2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隨著新課程改革力度的不斷加大,教師也對自身的教學提出了新要求,不再拘泥于傳統教學課堂中只是教師一人獨角戲的學習氛圍,重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能力。例如,為加深學生對于初步統計的理解,教師可布置一個課外作業,即叫學生去收集班級同學每周零花錢的金額及使用情況,通過統計中學習的公式,以求出平均數、方差、極差,并對結果進行分析總結。通過這些教學方法的實行,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鼓勵學生自主思考以一改傳統教學方法,讓學生在課堂的學習中具有主動權,在保證教學質量的同時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2.3重視數學情感的培養。重視數學情感的培養應當使學生明白學習的目的,端正學習態度。教師應像學生傳輸數學的學習不僅僅是為了在考試中獲取高分,更重要的是學生能力的培養的觀念。使學生明白在數學課堂中對數學產生喜愛之情的重要性。在數學學習中不只是單純的學習這些數學基礎知識,這些知識對我們日常生活甚至是工作以后都有很大的益處。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以培養學生能力為目標,不應一味的對學生施加壓力,營造輕松愉快的數學學習課堂,使學生真真正正的愛上數學。
綜上所述,教師應避免上述問題的出現,可以借鑒上述解決方案,這些方法的運用有利于我們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得學生快速進入課堂學習狀態,從而提高數學教學質量。教師只有不斷引導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討論話題,使課堂氛圍活起來,幫助學生養成主動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朱言堂. 初中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 中學教學參考, 2016(32).
[2]周燕. 新課改背景下初中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 才智, 201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