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浩生
摘要:本文首先探討和分析了小學語文信息技術的應用原則,并對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方法和策略進行總結分析,為小學語文教學中信息技術的應用提供資料參考。
關鍵詞:信息技術;小學語文;應用;思考
中圖分類號:G623.2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2-9129(2018)15-0214-01
Abstract:This paper firstly discusses and analyzes the application principles of primary school Chines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summarizes the application methods and strategie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and provides reference for th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Keywords: information technology;primary school language;application;thinking ?信息時代的來臨,為現代教學帶來了一場教學方法和方式的改革。網絡信息技術在小學科目教學中的應用,不僅使教師教學資料的獲取渠道得到極大拓寬,還使得翻轉教學法、情境教學法等優秀教學方法得以在小學科目教學中應用和實踐。隨著新課標的實施,小學語文科目教學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教學要求,而應用好信息技術,則成為小學語文科目教學研究與實踐的重點。但由于教學理念、教學經驗、教學設備的限制,小學語文教學中信息技術的應用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如何解決這些問題,提高小學語文科目教學中信息技術的應用水平,則成為小學語文教師亟需解決的問題。
1 正確運用語文教學中信息技術應用原則
1.1信息技術的應用要關注學習對象的學習特點。信息多媒體設備作為一種教學輔助設備,其在小學科目教學中有著廣泛的適應性。多媒體設備相比于其他教學輔助手段,集圖像、動畫、視頻、音頻于一體,能夠幫助教師創造更加生動的教學課堂,將教學內容化靜為動,提高課堂教學的生動性和趣味性。小學生正處于認知行為培養的關鍵時期,這一時期的小學生更傾向用形象思維來看待問題。運用多媒體設備,將較抽象的語文知識生動化,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但與此同時,小學語文也是訓練學生邏輯思維的重要課程,教師在應用多媒體信息設備時,也要關注對學生邏輯思維的訓練與培養。這就要求教師要認識多媒體教學設備的地位,不能過于濫用多媒體設備,使學生的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能力都能夠得到訓練和發展。
1.2要符合語文學科的學習特點。小學語文雖然教學內容比較簡單,但仍然需要完成包括基礎知識教學、閱讀能力培養、寫作能力訓練的重要任務。這意味著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不僅要完成基礎知識傳授任務,還需要采取有效的方法和策略,啟發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語文素養。多媒體信息技術,能夠幫助教師構建更加生動的語文科目學習情景。相比于傳統的語文教學,能夠發揮保護學生個性思維的作用,并使學生在語文科目學習中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最終掌握正確的語文學習方法,得到綜合能力和素養的提高。
1.3要有明確的目的性。語文科目相比于其他科目,其教學內容更加寬泛。信息技術作為一種輔助教學手段,想要提高其在小學語文科目教學中的應用質量,就必須確保其應用有著明確的目的性和靶向性。為了最大化的提高語文課堂教學質量,教師在應用信息技術時,需要著重強調教學的目的性。運用信息技術是以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實施教學過程最優化為目的,因此必須在設計教學方案時,根據教材內容和教學目標,合理選擇教學媒體和信息技術手段,采用科學的教學方法,切忌盲目性。沒有哪一種教學手段是萬能的,只有真正能夠促進學生學習、利于教學過程最優化的手段,才是有效的。信息技術手段也不例外。
2 語文教學中信息技術的應用實踐
2.1在拼音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漢語拼音是一種抽象的表意符號,它難懂、難記、易混、易忘,要求一年級學生在一個月的時間會認、會拼、會讀是比較困難的,尤其是孩子小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加上拼音的學習本身單調,一時掌握起來相對困難。作為老師就要在進行教學設計時充分考慮學生的認知特點,采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方法進行教學。信息技術的引入就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它將拼音教學更加形象、生動將抽象的拼音轉化委直觀的動態和的教學,效果顯著。
比如:"che"這個音節的教學,教師需要將聲母"ch"和韻母的課件在課前做好,授課時首先用課件展示"e",然后再展示一學生A舉著"ch"字牌走到"e"旁邊的畫面,教會學生聲母"ch"和韻母"e"組合到一起,可以拼出一個"che"。然后,連貫的將這個動畫畫面播放幾遍,同時帶領學生讀"ch"和韻母 "e",著重強調聲母"ch"發音需要翹舌,而讀韻母"e"的時候需要聲音洪亮。兩個部分的連讀要連貫、快速。在邊講解邊展示畫面的過程幫助學生簡單的掌握拼讀要領。
2.2在生字詞基礎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信息技術作為一種有效的教學輔助技術,能夠幫助教師實現對更多教學方法和方式的探索。生字和生詞教學作為小學語文科目教學中的重點,由于其學習內容較為抽象枯燥,一直是教學的難點。運用信息技術,則能夠幫助教師將枯燥的生字詞教學生動化,從而激發小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最大化的提高生字詞教學質量。生字、生詞教學中多媒體技術的運用,通常采用游戲教學法。
例如,在低年級生字教學中,我針對學生識字記憶較快、回生也快的特點,采用舉一反三的練習方法,提高生字教學質量。很多漢字,可以根據它的組合規律,滲透識字的方法。如:出示"包"、"及"、"青"等字,分別讓學生以這些字為母體,利用"語文加法"引出另一字。屏幕顯示兩個文字框,上面是母體字,下面是新產生的字。設計動畫,當學生說出新的字,移去形旁,利用電腦效果給予鼓勵,學生熱情高漲,思維活躍。"包"帶出"跑、泡、炮、袍"等字,"及"帶出"級、極、吸、"等字,"青"引出"請、清、睛、晴"等字。這樣的鞏固練習,既擴大了識字量,又促進了學生自學能力的形成。
2.3在閱讀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小學生詞匯量掌握不足,因而在閱讀教學中經常會由于關鍵字詞的不認識,影響其閱讀質量。多媒體設備能夠幫助教師創建教學情境,而教學情境的有效創建,則有助于幫助教師更好的完成閱讀教學。通過創建與閱讀內容相符合的教學情境,能夠讓學生更順暢的理解課本中的閱讀內容,從而從圖畫、聲音等維度來把握閱讀課文的內容和情感脈絡,從而突破陌生字詞對閱讀效果的影響,提高閱讀教學的效果和質量。
例如,在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狼牙山五壯士》課程教學中,我利用網絡信息技術,搜集了包括"董存瑞舍身炸碉堡"、"劉胡蘭舍生取義"、"邱少云在烈火中永生"的視頻和圖像資料,并通過課件編排為同學們創造了課堂教學情境。同學們通過對愛國主義教育圖片和視頻的欣賞,愛國主義情操得到激發,并充分了解了舊中國的社會歷史背景和戰爭的殘酷。通過教學情境的應用,幫助同學們在接觸課文之前就定下了課堂教學的情感基調,從而使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對課文的學習和了解中,使我在完成基礎知識教學的基礎上,實現了對學生愛國主義情感和閱讀能力的培養和訓練。
2.4在寫作訓練中應用信息技術。寫作能力的訓練,是新課標對小學語文科目教學的重點要求之一。但由于小學生社會經驗不豐富,加之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小學寫作教學質量一直得不到有效提高。想要讓小學生在寫作中能夠言之有物,就必須調動學生的寫作情感和寫作積極性。而學生寫作情感和寫作積極性的調動,則離不開多媒體教學設備的幫助。
首先,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素材,通過寫作課上可用寫作素材的整理和分享,讓學生的寫作素材得到積累。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教會學生如何正確的運用互聯網來獲取寫作素材,從而幫助學生拓展寫作素材的獲取途徑,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積累足量的寫作素材。其次,用好信息技術,能夠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教師可以將寫作主題用投影、錄像等多媒體設備來展示,這相比于枯燥的題目布置,能夠激發學生的寫作情感。通過學生寫作情感的激發,能夠使學生從多角度分析寫作的題目和內容,從而保護學生的思維個性,使小學生作為擺脫流水賬和虛假作文,真正能夠做到文由心生,實現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最后,還可以運用信息技術,構建互動式作文批改環境。在網絡批改平臺上,教師不僅能夠隨機抽查學生的作文,給出權威的批改和指導意見,學生還可以進行互相評價,從而在這種更加靈活的評價方式中得到作文能力的提高。
3 結語
綜上所述,信息技術作為一種有效的教學輔助技術,其在小學語文科目教學中的應用日益廣泛。想要提高小學語文科目教學中信息技術的應用效果,就必須把握好信息技術的應用原則,并將其有策略性的應用到生字詞教學、閱讀教學和作文教學中,真正為小學語文教學服務,在完成基礎教學任務的同時,實現對學生語文綜合能力和文學素養的培養。
參考文獻:
[1]王麗娥.淺析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融合[J].中國校外教育. 2018(11)
[2]周婧.信息技術下的小學語文創新教學方法[J].思維與智慧. 201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