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芹
摘要:傳統的德育教育通常都是教師說教式,從學生一入校就會被告之,這個不行、那個不可以;會告訴學生要養成這種好習慣、那種好行為;對于違紀的學生也都是擺事實講道理,學生通常會積極認錯、然后又屢教不改……那么有沒有一種好的教育方法,能跟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一樣,讓學生主動接受教育,懂得為人處事的道理呢?本文就移動微時代下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德育教育中的嘗試做了簡單的陳述。
關鍵詞:中職德育教育;微時代;翻轉課堂;德育教育
中圖分類號: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 - 9129(2018)12 - 0220 - 01
德育作為育人環節不可缺少的一個部分,從古到今都是教育工作者必須面對的一個問題。隨著手機的普及和網絡的快速發展,中國已經進入信息化時代。學生接受的信息的途徑越來越多,想法也越來越豐富;教師面對想法各式各樣的學生,也感覺到現在的學生越來越難教。傳統的說教式教育模式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那么有沒有一種教育方式,是學生愿意接受的育人方式呢?
1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現狀
翻轉課堂也可稱為“顛倒課堂”,是指重新調整課堂內外的時間,將學習的決定權從教師轉移給學生。在這種教學模式下,課堂內的寶貴時間,留給了學生與教師交流討論,通過教師與學生思想的碰撞,從而獲得更深層次的理解。國外對翻轉課堂的研究起步較早,在2005年之前就有對翻轉課堂模式的研究。而國內“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則于2014年以來呈“井噴式”增長。
2 移動微時代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德育教育中的嘗試
縱觀國內外教育,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多數應用于課堂教學之上,而促進教學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育人,只有教學與育人相輔相成,學生才能真正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那么如何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應用在德育教育中呢?
2.1 收集整理網絡上的各類資料,利用“藍墨云”的手機APP,將各類資料分主題組織班課,讓學生進行觀看與討論。
以教師節為例,新生人校之后,第一個面臨的就是教師節。在傳統的教育中,都是老師說要尊師重道,而為什么要尊師呢?在學生心里卻很模糊。老師通過搜索網絡,收集一些優秀教師的事例,有地震時不顧自己的生命保護學生的,有幾十年如一日資助困難學生上學的;也收集了一些道德敗壞喪失師德的事例,有體罰學生的、有毆打學生致殘的、有私收補課費的……這些事例有視頻、有新聞,也有故事。
利用“藍墨云”班課,組織學生觀看討論。學生在看完這些資料后,紛紛在班課下留言討論起來,有的說老師真好,有的說老師真壞,不僅議論資料里的教師的行為,還聯想起自己讀書生涯中與老師相處的事跡,有被表揚時的喜悅,有被批評時的傷心,有被愛護時的感動……
這時,老師公布了一份教師下班統計表,從下班的統計表里,可以看出,全組12名班主任,早上6點半趕到學校,有8名班主任一個月下早班的次數達到了15次以上;晚上查完寢室9點半以后離校,有6名班主任每月下晚班的次數在15次以上,甚至于有的老師晚班次數達到每月26次。看完這個統計表,大部分同學都停止了討論,一致得出一個結論,平時不覺得,原來老師陪伴他們的時間有那么長,甚至于多過陪自己的孩子。當其中一個學生在班課討論里留下了“老師辛苦了”的話句,其他的學生都開始了在討論區域的接力,瞬時屏幕被“老師辛苦了”的語言刷屏了。
在班課的頭腦風暴里,老師提出三個問題。1、老師愛發脾氣就是壞老師嗎?;2、為什么老師老是逼著我們學習?;3、如何讓老師不發脾氣不罵人呢?。整個討論過程中,學生們暢所欲言,教師在一旁把握討論的方向。最后學生們得出結論,即使有個別老師師德喪失,但是絕大多數老師的心都是好的,自己的成長生涯中就曾經受到過許多老師的關愛。老師跟我們一樣,是普通的人,會有心情不好的時候,也會受外界事情的干擾,要想老師不發脾氣不罵人,最好的辦法就是自己要遵守校紀班規。最好的尊師行為,就是遵守校紀班規,好好學習。
在班課的最后一個環節,老師布置了一個作業,請你列出你能想到的,能為老師減輕負擔的辦法。
整個教育活動借助于手機端的“藍墨云”開展,形式新穎,方式多樣,學生可以暢所欲言。尊師的道理,并不是一味老師附加給學生的要求,而是學生打心眼里體會到的感情。這樣的老師,不再是以往高高在上的樣子,而是有血有肉的站在了學生的面前,學生體會了老師的艱辛,理解了老師的難處,不再把老師放在對立面。教育的目的也就達到了,教學效果十分顯著。
2.2 利用“藍墨云”班課,實現民主式的班級管理模式。
要做好學生的德育教育,一個好的班級很重要。而要管理好一個班級,就應該最大限度地發揚民主,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那么怎么實現班級的民主性管理呢?“藍墨云”提供了很好的平臺。
(1)組建完善的班委會。通過“藍墨云”以不記名投票的方式進行,同學們選出自己心幕中最適合的班干部。因為是大家自己選出來的,在班干部工作時,自然愿意服從。
(2)對于班上的事情,通過民主評議的方式決定。充分發揮班集體的作用,營造正氣、積極向上的班集體,讓學生相互影響。當班上出現不好的現象、學生中間出現不良的行為時,教師改變過去的一個人決斷的方式。而是在班課中將事情擺出來,讓犯錯的同學陳述自己的想法,然后學生進行討論,教師只在一邊把握討論的方向。通過學生們自己討論出來的結果,會讓他們更容易接受,犯錯的學生也會在班集強大的輿論下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這,遠遠比教師單方面的教育會有效得多。
這只是新時代下,對于德育教育的一點嘗試,通過一段時間的試行,將“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用于學生德育教育,有效而可行。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加強他們的思想道德教育勢在必行,作為教育者的我們必須與時俱進,不斷創新,才能適應新時代的需要,培養出適應社會的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李蕾.基于IOS手持終端的移動學習資源設計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4( 12).
[2]楊思勝.加強中職學校學生德育教育的一點建議[J].中國校外教育.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