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小喬
【摘要】:隨著科技與教育的結合,“慕課”逐漸走進了校園。本文闡述了“慕課”教學模式的概念和特點,通過優化課前準備、豐富課堂內容和完善課后總結幾個方面著重探討了“慕課”在高校心理健康教學中的應用方法,旨在為相關教師提供有效的參考意見,發揮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大學生 心理健康教育 慕課 建設策略
引言:“慕課”是信息技術與教學模式相結合的創新型授課方法,針對課堂枯燥乏味、學生處于被動地位的特點生成,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現階段,高校自殺、跳樓、投毒等事件頻發,完善心理健康教學制度刻不容緩,所以筆者就心理健康教學中的“慕課”使用方法展開討論,目的是增強課堂的實效性。
一、“慕課”教學模式的概述
慕課,又稱MOOC,當前被廣泛應用于各科教學中,其實質是規模性的在線教學,真正實現了有教無類的教學目標。慕課的意義在于:其一,打破了傳統教學的局限性,能將知識面擴大化和延伸化,達到開拓學生眼界,活躍學生思維,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的目的;其二,慕課能走出教室,走進學生的課余生活,隨時隨地滲透學習內容,促進知識的消化和吸收;其三,開放性課程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課堂氣氛活躍,學習興趣高漲;其四,慕課能在短時間內促進學生理解知識內容,滿足學生的個性學習需求,有效提高了教學質量和效率。
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慕課”教學模式的建設策略
(一)優化課前準備
首先,構建內部邏輯。信息技術支持下的在線學習平臺能使學生積極主動的采集知識、理解知識、歸納知識進而深入知識,所以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時要注重教學內容的邏輯性和完整性,制作慕課視頻時既要考慮到學生認知特點,又要結合教材理論知識,優化教學結構,充實學習內容[1]。需要注意的是,準備的微視頻要控制在十分鐘以內,確保學生不會對冗長復雜的視頻內容產生抵觸和厭倦心理。慕課分為線上教學和線下教學,教師應合理分配兩者在時間上所占的比例,線上要為學生提供個性化教學服務,線下要引導和幫助學生鞏固并消化知識。心理健康教育的課程理論性知識較多,教師應確保線上、線下無縫銜接,形成一體化的教學模式。
其次,優化資源配置。慕課視頻要短小精悍,其中涵蓋名師教學、精品講解、娛樂模式等內容,在形式上可以是視頻、音頻、圖片及文字,使課堂更為生動靈活。娛樂元素的加入能使教學更具趣味性,比如游戲闖關、心理測試、健康問答、彈幕互動中,以彈幕互動為例,屬于網絡技術環境下新生的交互方法,打破了傳統單向性教學模式,學生可以各抒己見將意見和建議發送到彈幕中,教師可以根據反饋改進教學內容,完善課堂結構。教師在選取心理教學資源時要有針對性和側重性,能突出主旨、重點和難點,使資源完美融入到慕課教學中。
最后,確保視頻質量。教師要提升自我,強化慕課的制作和使用效果,加強師生及生生之間的交流互動,并嚴格要求視頻質量,堅持“三有”和“三無”原則。三有即是視頻要有技術含量、有設計理念、有學生主體地位;三無即是無理論漏洞、無引導偏差、無技術失誤。制作視頻時要從教學目標出發,節奏合理、結構完整,確保知識的科學嚴謹。
(二)豐富課堂內容
首先,激發學習興趣。傳統心理教育課堂以理論灌輸為主,教學完全依賴于教材和教師,學生反饋性較弱。所以教師應將學生放到教學的主體地位上,培養其主動學習意識和獨立思考能力,以教學目標為基準,突出課堂的趣味性。以婚戀觀這部分內容的教學為例,教師以案例法來完善慕課,先播放相關微視頻短片引入課堂內容,再延伸到教材所學內容上,加深學生對知識的記憶,然后利用電腦或手機引導學生完成調查問卷,以此來統計學生現階段對于婚戀的看法,在課堂結束之前,教師要與學生展開交流互動,指導學生如何樹立正確的婚戀觀。
其次,加強合作學習。教師要引導學生加強合作學習,即是通過師生或生生之間的交流互動達到知識滲透的目的。將學生劃分為幾個小組,由于大班授課小組討論之間可能受限,所以可以利用現代化技術將學生在平臺上分為幾個研究小組,組與組之間水平均衡,當教師布置學習任務或心理健康相關的問題時,學生要相互討論完成任務或解答習題,在過程中取長補短,教師要發揮引導和糾正的作用,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
最后,融合翻轉課堂。翻轉課堂即是教師先布置學習任務,學生帶著自學中產生的問題進入課堂,慕課可以與翻轉課堂融合使用,提升心理健康的教學效率。教師要將制作的微視頻先發送給學生,學生進行線上自學,通過查閱資料、翻閱書籍、網上搜索來解決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遺留的問題可以反饋給教師,教師在課堂設計時就能更有據可依,加強針對性和側重性,學生經過自學和課堂兩個學習過程,對知識的理解也能更為深入。
(三)完善課后總結
首先,健全考評制度。慕課平臺要提供師生考評體系,教師和學生針對本堂課的實際情況互相打分評價。教師可以將考察重點放到學生的學習狀態、主動情況、知識滲透程度等方面上;學生可以將評價內容聚焦于視頻制作質量、課堂教學情況、可改進的地方等。
其次,加強教學激勵。教師之間要加強合作交流,借鑒他人成功經驗,取長補短,在探討中獲得慕課改進方法。線上線下教師要分工明確,線上教師主要負責微視頻資源的選取、剪輯、制作等,線下教師主要加強對學生的引導和答疑,所以教學團隊之間要加強溝通,這樣才能達到意見統一[2]。
最后,完善自我管理。學生在自主學習時應加強自我管理,很多學生脫離了教室和教師難以靜心學習,看視頻也常會被其他新鮮事物干擾,所以學生應提高自控能力,培養良好的學習狀態。
結論:總而言之,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一直都是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的重點話題,教師應轉變傳統教學思想,利用“慕課”來充實課堂內容,增加教學的靈活性和趣味性,發揮心理教育的價值。教師應結合學生實際特點和認知能力,優化慕課結構,豐富教學形式,運用更多先進的現代化技術,提高課堂的質量和效率。
【參考文獻】
【1】牟艷娟,陳丹.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慕課”教學模式建設策略研究[J].錦州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16(04):67-71.
【2】陳慧林,方璽,薛瓊.面向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MOOC教學模式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5(42):148-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