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梅
摘要:在小學生的成長過程中,培養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和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數學老師在培養學生的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過程中有著重要影響,而我國當下一些小學數學老師在在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方面卻存在著效果不明顯、學生興趣低下等問題。基于以上相關背景,本文先分析了我國當下小學數學的教學現狀,又從多個角度如何高效地培養小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方面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小學生;數學教學;解決問題能力;方法研究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 - 9129( 2018) 12 - 0277 - 01
1 引言
自從我國全面推行素質教育之后,教育部門就對小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方面十分重視,因此國內越來越多的小學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就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另一方面,由于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較為廣泛,因此小學生掌握良好的數學知識能夠解決一定的實際問題,并且為日后在中學階段的數學課程學習打下堅實基礎。
2 我國當下小學數學教學現狀分析
筆者在通過對國內一些小學的數學老師進行訪問調查發現,國內許多小學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出現效率低下的情況,而且在培養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方面也比較欠缺,具體來說,主要存在以下幾種情況:
第一方面,小學生在對一些數學問題進行解答的過程中,不善于進行自我思考,也不善于將常見的數學思維在實際生活中進行運用。例如學生對生活中的“數數”問題和“買東西”問題,對加減乘除公式的運用方法方面存在不足;再如小學生在將生活實際問題進行數學抽象的過程中,無法熟練地將實際問題與數學問題進行快速轉化。
第二方面,小學生在數學課堂的學習過程中,老師對小學生的數學鉆研精神的培養方面存在不足。例如一些小學生遇到比較困難的數學問題時,由于難度太大而放棄自我思考,直接看答案解析。這些問題的出現,并非僅僅是因為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數學思維引導方面存在不足,還因為在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探究數學問題能力方面存在問題。
第三方面,小學老師在數學教學過程中,由于教學模式較為傳統而導致課堂效率不高。例如一些數學老師在課堂教學環節,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即只是一味地對本節課堂中的知識點進行講解,而忽略了對本次課程所包含的數學思維和與實際生活相結合的引導,這樣就使得一些小學生感覺數學課堂較為抽象和枯燥無味,對數學課程的學習興趣不高。
以上三個方面的問題出現,并不僅僅因為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存在問題,還因為小學生在數學課程的學習過程中沒有得到充分地思維訓練和探究數學問題能力的鍛煉。此外,一些學生可能在某一節的數學課中的學習精力不集中,沒有掌握本次課程的知識點和數學思想,導致在后續的數學課程中聽不懂,并且這種知識盲區在短期內無法消除,而他們又感覺學習起來十分吃力,就容易形成惡性循環,影響他們在之后階段的數學學習,進而在數學科目的學習過程中逐漸淪落為“差生”,在實際生活中,也很少利用數學知識去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3 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1 采用微課教學,培養學生將數學與生活相結合的意識。在筆者看來,小學生在課前觀看微課視頻,完成對數學課程的知識層面的初次學習,是很有利于在正式課堂中加強對數學知識的掌握的,并且易于培養學生將數學與實際生活相結合的意識。具體來說,通過課前對知識點的強化學習能夠讓小學生在短時間內掌握這些知識點中所蘊含的數學思維和解題思路,并且老師也可以在課堂中通過“數學邏輯思維訓練&解決實際問題實訓”的方式,檢驗學生的掌握情況,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例如小學生可以在家里對將要學習的新課進行視頻式地自我學習,然后對其中的知識點進行梳理,將有疑問的地方進行標注,在正式的課堂中老師對學生提出一些生活實踐問題(如“水池問題”、“買書問題”),讓學生根據所學知識對這些生活問題進行解決。
3.2 對數學思想方面進行重點講解,培養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筆者認為,在當下的教育背景下,小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更加關心的是數學知識所蘊含的數學思想。因此,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多對學生進行數學思想方面的教學,這樣不但能夠有效地改善學生的學習方法,還可以培養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讓學生通過對這些數學思想的分析,培養學生再實際生活中解決問題的能力。
具體來說,小學數學老師在教學時,可以從以下方面進行參考:老師多對一些的經典的數學問題進行歸納整理,并且對其中所蘊含的數學思想進行講解,如高斯小時候計算“1+2+3+…+99+100”的過程中所運用的“同和相乘思想”,然后再出一些和這類數學思想相關的實際問題,讓學生對這些題目先進行自我思考,盡可能地自己找到解決方法,然后再進行小組討論并解答,最后老師再進行統一講解,學生再進行做筆記,將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進行整理,并且定期地學習。
4 結束語
本文根據我國當下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方面所存在的問題進行了論述,并且針對如何提升小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方面進行了研究,希望對小學的數學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能夠起到幫助作用。
參考文獻:
[1]張屹,白清玉,李曉艷,朱映輝,范福蘭,謝玲.基于APT教學模型的移動學習對學生學習興趣與成績的影響研究——以小學數學“扇形統計圖”為例[J].中國電化教育,2016(01):26 -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