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穎
【摘要】: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獲取信息的主要途徑就是互聯網,在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人們的生活方式與人際交往方法正在被逐漸改變。“互聯網+”是互聯網思維的實踐成果,為各行各業帶來了全新的發展空間,在教育行業當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在這樣的大環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應緊跟時代的發展做到與時俱進,根據“互聯網+”的特質進行改變,為發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全新的發展方向。
【關鍵詞】:互聯網+ 思想政治 教育對策
一、“互聯網+”環境下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意義
(一)提高學生對不良信息的免疫力
網絡屬于一個相對開放的環境,信息種類十分豐富,在為人們提供便利的同時,其中也充斥著許多不良信息,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一些不良信息具有攻擊性、欺騙性、誘惑性等特點,對學生的正常學習產生不利影響,甚至還會誤入歧途。盡管大學階段的學生思想相對成熟,但是因缺乏豐富的社會經驗,會受到一些具有欺騙性信息的影響。例如一些傳銷組織,會利用網絡這一手段進行宣傳,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不僅會影響到學生自身的發展,還會影響到整個家庭。因此,在網絡環境下開展思想政治教育,能夠切實提高學生對不良信息的免疫力,學生在做出選擇時保持清醒的頭腦,經過全方位考慮之后做出正確的選擇。增強自身的抵御能力,透過現象看本質,嚴格規范自身的行為舉止。
(二)滿足時代發展的步伐
在當前的大環境下,傳統的教學方式難以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將網絡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能夠從根本提高學生的整體水平。大學生是國家的建設者,引導其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問題,才能夠全面發展,提高其綜合素養。在互聯網飛速發展的今天,信息種類豐富且發展迅速,對于提高學生學習能力具有一定輔助效果,幫助學生拓展知識范圍,豐富其視野。將教學內容與先進的技術相互結合,既能夠保證教學效率,還能夠為學生今后的順利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學生利用互聯網尋找自己需要的資料,提高自己的解決問題能力以及判斷能力。時代的發展使社會環境發生了相應改變,對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不斷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抵御西方價值觀網絡滲透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西方文化對本國文化產生了巨大的沖擊。大學階段的學生屬于年輕群體,喜歡新鮮的事物,受各種因素的影響會盲目的追求西方文化習俗。相比較之下,西方的情人節、圣誕節更受學生的歡迎,在國內受到很眾人的追捧,甚至在社會當中形成了一種風尚。但是傳統的春節、中秋節這節節日卻慢慢被人們忽略,缺乏中國味道,并沒有得到人們的應有重視。節日也是文化的體現,通過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將其發揚光大。一些大學生受到西方價值觀念的影響,自由主義、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相繼出現,過于追求個人的物質享受,將自己的學業放在了第二,缺乏偉大的人生理想。因此,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得到凸顯,學生積極學習中國民族傳統文化,為社會的發展奉獻綿薄之力。
二、“互聯網+”背景下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一)思想政治教育課堂中應用互聯網
課堂是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陣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對其進行正確定位。因此,在平日的課堂教學活動當中,教師應將互聯網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保證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順利開展。在具體的教育活動當中,教師可以借助網絡技術搜索與其相關的素材,將這些素材與書本知識相互結合,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情景,通過這樣的方式使學生進一步提高學習能力,成為當前時代發展所需要的人才。
(二)教育工作者應當轉變教育理念
在“互聯網+”時代下,為滿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變,思想政治教育部門與教育工作者應該變自身傳統管理理念,提高自身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在具體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當中,重新樹立思想政治教育目標,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滿足當前時代提出的要求,將思想政治心態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標。另外,在教學的過程中,樹立以人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滿足當前學生發展的心理需求,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質量。
(三)提升教育工作者的互聯網思維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引導者就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在“互聯網+”環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該變自身教育理念與教學方法,提高自身互聯網思維與互聯網應用能力。高校應定期對教師進行培訓,提高教師的綜合素養。在開展具體的工作時,高校教育管理部門根據當前的實際情況,聘請一些專業的互聯網工作者,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進行全方位的培訓,循序漸進的提高教師的互聯網應用能力,以此加強“互聯網+”環境下高校學生的思想政治能力。
三、結語
總而言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屬于一項系統且復雜的工作,在“互聯網+”時代,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了一些新的機遇與挑戰。在這樣的大環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該變傳統的教育理念,探究互聯網與思想政治課堂兩者之間的共性,利用互聯網開展思想政治課外教育,制定完善的教學方案,為社會培養出更多復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優秀傳統文化的實踐研究[A]. 佘朝虎,蘇興仁,楊靜,劉曉東.《教師教學能力發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四卷)[C]. 2018
【2】.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認知——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統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內在邏輯與體系建構》[J]. 張向紅.? 中國教育學刊. 2016(10)
【3】.信息化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論課混合式教學模式研究[A]. 任平,宮麗艷,付金鳳.黑龍江省高等教育學會2016年學術年會暨理事工作會論文集(下冊)[C].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