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寧寧
【摘要】:在這個科學技術高度進步、社會快速發展的今天,廣大的人民群眾對于數碼產品的依賴已經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程度。特別是不斷普及、更新的數碼產品更是引導更多的人民群眾投身于攝影藝術中來。作為記錄人們生活、工作、學習的工具,攝影藝術還能夠最大程度上陶冶人們的情操,在提升個人綜合藝術修養的同時為和諧社會的構建打下了夯實基礎。下面就來結合實際情況對如何群眾文化中進行攝影藝術的普及與推廣展開研究希望本文的發表能夠為大家帶來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群眾文化 攝影藝術 普及與推廣
隨著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不斷提升與進步,人們對于生活品味、生活質量的追求也有了深度的認知,特別是在物質文明被滿足的今天,人們更加重視對精神世界的追尋和體驗。在這個過程中,攝影藝術則是成為了被廣大人民群眾所追求的一種全新方式,相關社會從業人員必須要抓住這個契機,通過展開具有針對性的推廣來實現人民文化水平與攝影藝術普及的雙豐收。
一、攝影藝術在群眾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隨著中國人民生活質量的不斷提升與科學技術的大發展,人們紛紛將目光投放在了攝影藝術上,特別是數碼相機的出現和普及更是提升了全民對攝影藝術的接受程度。在這種情況下,群眾文化工作者必須要抓住當地的發展情況以及群眾文化需求,通過有效的引導來幫助群眾對攝影藝術產生清晰的認知和了解,在實現推廣攝影藝術理念的同時,來進行群眾精神層次的構建。
在實際工作中,廣大的群眾文化工作者可以利用定期開展的攝影藝術培訓活動來組織當地居民參與,地點可以不僅僅拘泥于課堂、更多的時候可以深入當地的村鎮、社區以及各個企事業單位,在培訓的過程中必須要通過專業教師的講解和演示,來將攝影藝術的技巧進行完美展現, 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的從本質上實現對攝影藝術的推廣,從而進一步提升整體的群眾文化生活認知和攝影藝術的普及。
二、攝影藝術在群眾文化中的普及與推廣手段
(一)強調藝術來源于群眾、回歸于生活
作為一種藝術性的圖像處理工作,攝影不僅能夠對人們日常的生活、工作與學習進行記錄,同時也可以作為一門藝術來對自然進行高度概括和展示。而將攝影藝術根植于群眾文化中進行普及與推廣不僅能夠有效的陶冶廣大攝影藝術愛好者的審美水平,同時也能夠對整個社會的藝術素養構建起到積極的作用。一幅優秀的攝影藝術作品不僅能夠為世人展示攝影者內在的情感與宣泄,同時也能夠通過藝術的較大來表達出社會的進步與發展。可以說創作的來源是群眾、而攝影藝術最終也要回歸于生活當中,在普及與推廣到過程中必須要將這種藝術高于生活,采用科學的藝術素材進行深度挖掘,在記錄精彩、有趣的瞬間的同時將照片背后的理念傳遞給廣大的觀賞者。
在推廣與普及的過程中,攝影者不妨通過定期活動的方式進行聚集,通過對走訪名川大山、文化古跡的方式來對攝影主題進行明確,同時站在獨特的角度和視野上去展開深度挖掘,以此來創作出能夠給予人們視覺、心靈上是雙重震撼,通過生活與群眾將攝影藝術的本質與內涵進行推廣與普及。
(二)強調攝影藝術的發展規律表現
與世界上其他實物一樣,攝影藝術同樣也有著獨具特色的規律,在群眾文化攝影推廣與普及的過程中,必須要將其與攝影藝術的發展規律進行深度融合,在遵循自身發展的過程中引導廣大的群眾參與者對各項攝影藝術進行深度感知和體驗,在提升廣大攝影參與者對實物性質、特征展開體驗的同時,來進一步認識事物內在的理念。相信這種感同身受、身臨其境的體驗不僅會提升廣大群眾的攝影藝術發展認知,同時也能夠幫助他們站在客觀、藝術的角度去看待世界萬物,在尊重差異、個體的同時將其內在的主觀意念、主管感受進行深度挖掘,最終獲取更深層次的體驗。
在攝影藝術的普及與推廣過程中,不妨通過各類的生活目標、文化素養以及生存環境來引導廣大的群眾攝影愛好者進行研討,在尊重每一名創作者個人對藝術理解的同時,來對藝術效果、標題展示、影調對比等進行創新。而對于拍攝角度來說更是要給予合理的確定,通過藝術的手段去處理各類的攝影作品、對攝影作品中所囊括的人、景、物展開合理的安排,為最終實現攝影藝術在群眾文化中的推廣與普及再立新功。
(三)通過網絡體系構建攝影藝術的推廣與普及
在這個互聯網經濟高速發展與進步的今天,群眾文化發展以及攝影藝術的普及和推動更是離不開網絡體系的構建。對于文化工作者而言,對每一名群眾都能夠面對面的展開攝影藝術的溝通與宣講幾乎是做不到的。在這種環境下,廣大的文化工作者不妨通過社區網絡之家、街道公眾號等方式來舉辦“網絡攝影俱樂部”,同時結合線下互動的方式將一些有意向參與到攝影藝術活動的群眾進行組織,并通過微信群、QQ群等方式來深入了解各地的攝影活動,同時結合專業的交流、互動與學習來激發群眾展開攝影藝術的學習。
另外,相關的群眾文化工作者也要審時度勢、最大程度上發揮網絡技術與資源共享的作用,通過委培專人展開微課、網絡課堂等方式來為更多的攝影藝術愛好者提供更為廣闊的天地。在環境與采風場地的選擇上面,也要盡可能的結合群眾的文化認知以及近期社會的熱門話題展開推進:春天可以帶領廣大的攝影群眾愛好者通過拍攝百花齊放來彰顯春天的希望之感,秋天則是要走進楓葉谷、通過飽滿的色彩來烘托收獲的喜悅,相信在這種有效的引導下攝影藝術一定會在人民群眾中間得到廣泛的普及與推廣。
總結
綜上所述,中國藝術源遠流長,而攝影藝術作為一門舶來藝術更是需要通過廣大社會文化工作者的推進和宣傳,才能夠被人民群眾所接受。而作為一門綜合性的藝術,攝影更是集審美價值、藝術價值于一身,在被世人共同欣賞的同時也能夠成為宣泄情感、表達生活的重要工具。愿攝影藝術能夠服務于廣大群眾、廣大群眾能夠借助攝影藝術感知生活的美好。
【參考文獻】
【1】莫曉萍. 淺談如何在群眾文化中進行攝影藝術的普及與推廣[J]. 神州, 2013(26):32-32.
【2】張燕方. 淺談攝影藝術在群眾文化中的普及性[J]. 安徽文學(下半月), 20170(4):101-101.
【3】王燕. 淺談攝影藝術在群眾文化中的創新[J]. 才智, 2017(31):231.
【4】張偉洪. 如何提高攝影藝術在社區文化中的創新作用初探[J]. 科技創新導報, 2018(21):254-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