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傳禮
【摘 要】閱讀是日常生活中每個人都具備的基本技能,在語文教學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中提出:語文課程要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言的思想情感,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學生的語感。語文是小學生學習的主要科目之一,只有學生具備良好的語文素養,才能為以后的學習和生活鋪墊道路,促進小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進步。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教師在對小學生進行閱讀教學的過程中,要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積累豐富的語文知識,從而提升小學生的認知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指導學生正確的閱讀技巧,從而提升學生的閱讀效率,幫助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促進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提升。本文就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進行分析。
【關鍵詞】小學語文 閱讀教學 有效策略
閱讀是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是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環節,也是學生進行寫作的基礎。隨著我國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對于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越來越重視,所以在語文教學過程中,開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利于提升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從而提升小學生的知識儲備,提升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讓小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學習文章中優秀的品德素養,從而提升小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并且能夠促進小學生語文表達能力的提升和文字運用能力的提升。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符合教育發展的趨勢,有利于促進小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進步。
一、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所以首先,教師在對學生進行閱讀教學的過程中,要能夠從學生的實際狀況出發,確立學生是教學的主體的地位,深入了解學生的性格特征和愛好,把握小學生的學習習慣和認知能力,從而為學生合理選擇閱讀材料,比如:小學低年級學生識字數量比較少,教師就可以減少其閱讀量,讓其多讀帶有拼音的文章,從而保證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能夠不斷積累生字生詞,只有能夠看懂文章,才是學生進行閱讀的保障,才能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而高年級的學生隨著年紀的增長,更喜歡讀故事性強的文章,教師就可以讓其進行童話或者人物傳記的閱讀,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其次,教師想要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可以采取多媒體等先進的技術手段,通過多媒體為學生播放相關的閱讀內容,讓學生通過具體的畫面,提高閱讀的積極性。例如:在學習《珍珠泉》時,教師就可以通過多媒體,播放相關珍珠泉的圖片,加深學生對珍珠泉的印象,從而讓學生產生了解珍珠泉的欲望,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從而讓學生更好的對文章內容進行閱讀理解。最后,想要增加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師必須對學生進行合理的文章內容導入,通過具體的教學情境,提升學生的閱讀欲望,促進學生閱讀興趣的提升。例如:在學習《地震中的父與子》時,教師可以為學生講述汶川地震中母親為了保護自己孩子而壓彎了身軀的實例,進而引出那么在地震中父親與兒子阿曼達之間發生了什么呢?激發學生的閱讀欲望,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
二、強化朗讀訓練
閱讀就是看和讀,朗讀是有感情地讀出聲音來。例如課文《找春天》,讀出喜迎春天的感覺多好。再如《桂林山水》一文,通過朗讀感覺到了桂林山水甲天下的那種沁人心脾的味道。所以,朗讀要加強。怎么加強朗讀呢?要堅持早讀。常言道“一日之計在于晨”,早讀就是晨讀。在新鮮的空氣被吸入我們肺部,學生們精神抖擻的時候讀書是一種享受,更是一種心靈的洗禮和精神的升華。角色朗讀是又一種效果較好的朗讀形式。分角色合作朗讀,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加強小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可以說,朗讀才能真正體會漢語的魅力。新課程標準指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體驗品味。這說明朗讀在語文閱讀課堂上至關重要。
三、巧妙創設對話情境
閱讀教學是對話的過程,應通過創設多種多樣的對話情境,讓學生積極參與,激發他們對話的欲望和熱情。
1.創設對話問題
一個巧妙的設問,是一支點燃學生心靈的火把。如教學《永生的眼睛》一課,教學伊始,老師便讓學生看題目,抓住課題質疑:眼睛為什么可以永生?這激活了學生的閱讀期待,誘發了學生和文本以及師生、生生之間對話的渴望。有時,教師也可以依據教學內容向學生提出需要解決的問題,引發學生探究精神,進而激發學生的對話熱情。教學《太陽》一課,教師講了某人的一段經歷:小時候從報紙上得知蘇聯宇航員登上了月球,于是,立志長大了要登上太陽。這時,學生哄堂大笑,教師趁機問學生為什么笑,再引導學生饒有興趣地與文本對話,深入地了解太陽的特點。
2.創設對話活動
教語文的邱老師是把表演引進閱讀教學的高手,高就高在他組織的課堂表演,不是簡單地檢查匯報學習結果,而是一場師、生同文本之間的對話。像“演一演”課本劇、“做一做”語文試驗、“說一說”故事梗概、“唱一唱”愛國歌曲、“畫一畫”人物肖像等活動方式,都能很好地調動學生對話的積極性。
四、加強交流,引入競爭
小學生好勝心強,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實施分組合作,加強組內成員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形成“幫扶帶”,同時也會很好地形成小組與小組之間的競爭。有了交流、合作和競爭,再加上獎勵,我們的語文閱讀教學課堂會變得越來越活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會越來越高漲。這樣做能讓學生置身于一個生動活潑、充滿情趣的學習氛圍之中,促使學生主動接受信息、自主地投入學知識的過程中去。學生在競賽中接受鍛煉,又能在競賽中培養能力。
綜上所述,小學階段,正是學生各種素質全面和諧發展的重要時期,教師要有大課程觀,整合課程資源,綜合設計切實可行的閱讀學習方法,讓學生學得有趣、有效,提升學生語文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陳曉.探究改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7(10):60-60
[2]李征輝.探析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J].新課程(小學),2017(08):179+181
[3]王文婷.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J].中華少年,2016(14):72-72
[4]胡芳.試論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6(03):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