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彥平
摘 要:班級管理是個很大的學問,有的班主任善于管理,善于用人,把班級管理的井井有條,積極向上。在班級管理中,我也不斷思索,不斷學習,想努力改變班主任。
關鍵詞:班級管理;模式
一、無為而治的理論簡述
無為而治是道家的基本思想,也是其修行的基本方法。老子認為天地萬物都是由道化生的,而且天地萬物的運動變化也遵循道的規律,提倡“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經·二十五章》)
無為而治的“無為”,決不是一無所為,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一種“以虛無為本,以因循為用”(司馬談《論六家之要指》)的統治藝術。其“無為”是不妄為,不隨意而為,不違道而為,對于那種符合道的事情,則必須以有為為之。但所為之為,都應是出自事物之自然,無為之為發自自然,順乎自然,是自然而為,而不是人為而為。所以這種為不僅不會破壞事物的自然進程和自然秩序,而且有利于事物的自然發展和成長。
教育家魏書生曾身兼校長、書記、兩個班的班主任,還有社會兼職30多個,還教著課,還要不斷外出開會講學,成為名副其實的不在“家”的班主任。但他的班總是優秀,這就得益于他的宏觀管理——“無為而治”,真正提高了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在班級管理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自主、自創力,是一種藝術。“無為而治”的管理模式同樣要求班主任“有所為有所不為”。
二、實行班級小組承包管理,讓學生認識自我欣賞他人
由于本班學生在小學階段并沒有特別突出的學生出任大班干部,因此學生在自我表現上畏首畏尾,在班級管理上不知所措,在班干部競選上不愿前往。針對這些現象,結合學校的“三自”管理理念(自我認識、自我控制、自我實現),以學生自我管理為中心,我在班級開展了“小組承包責任制”,加強了學生的自我認識和相互認識與肯定。主要圍繞以下幾點開展工作:①在開展管理之前,首先讓本小組的10位成員在學校的小亭子中開組員分工大會,目的是為了讓孩子們認識自我和用欣賞的眼光相互認可,在大會中民主選舉管理過程中的主負責人1人、副負責人1人、班級文化宣傳建設者1人、考勤紀律者4人、衛生管理者1人、督促員2人,每位成員都有自己負責的項目和責任,很好地解決了競選班干部難的問題;②由選舉后的相關負責人規范管理過程中的制度和配合事項,同時民主制定管理主題,以便學生在為期兩周的管理時間內能有針對性地圍繞主題開展相關的活動,在過程中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③堅持每天負責組織不同的人總結,反饋并上傳家長微信群,讓家長了解班級每天的情況并參與班級管理中去,讓家校聯系更上一臺階;在班級實施小組承包管理的這個過程中,發現平時不起眼的學生、關注不到的學生也能很認真地對待,甚至在總結的時候做的比我們眼中的優秀學生還好,其實給每一個學生一個平臺,他們都會非常珍惜地去對待,有時會讓我們眼前一亮,通過微信平臺讓老師和家長更多地關注起每一個學生,讓關注也成為了一種教育力量。通過這個做法很好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發揮了學生的創造性,從而讓學生分析自我,認清自我,從心理上形成了我可以、我能行的自信心。
三、抓閱讀,促文明,提精神,慢慢讓學生靜下來,從而自我控制
“不會閱讀的學生是潛在的差生”,為了讓學生常態化閱讀,更好地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促進班級良好的文明建設,我大力開展了閱讀方面的工作,主要從軟硬件兩方面入手。在軟件方面我著重從學生的“有聲閱讀”和“無聲閱讀”兩方成出發。在每個早自習親自下班,讓每個學生能利用好早讀時間,同時在學生朗讀的過程中提醒學生的坐姿、拿書的姿勢、朗讀的口形和聲音等等細節,讓“有聲閱讀”有模有樣,其次規定了午間的“鐵人三項”即閱讀、休息和作業三項任務,讓學生合理安排時間讓無聲閱讀常態化;在硬件方面,結合學校每班借閱100本圖書,進一步完善班級圖書角的藏書,讓班級藏書更豐富,讓學生的選擇更多樣,盡量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在軟硬兼施的基礎上,班主任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應了身教重于言傳。在整個抓閱讀的過程中個人閱讀了《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尋找做老師的感覺》《班主任專業成長的途徑》《做最好的班主任》每讀一本好書我都會和學生簡單地分享。在“雙聲”閱讀的作用下,學生的精、氣、神不僅提高了,而且也很好地培養了閱讀能力,讓他們慢慢地靜了下來,也競了起來,同時在小組承包制制約下班級更像班級了,少了份喧囂,多了份文化氣息,學生也更有書生氣了。
四、課后鍛煉多樣化,打造學生好體質,挑戰自我,超越自我
為了更好地落實學生“陽光鍛煉一小時”的課后體育活動,真正把自己從“牧羊人”的角色中解放出來,打破單一的跑步模式,我借鑒了學校教科室自主選課的方式開展了班級“課后個性化訓練”。首先讓學生明確運動項目和負責人,并讓學生自主選報其中的一項運動,那怕只有一個人的訓練項目也照常開展,本學期開展了毽子、多項綜合、長跑、排球、跳長繩、籃球總共6項體育運動;其次確定各項目的負責人,并由負責人制定運動計劃和考勤紀行等其他細節事宜;第三就是定期的反饋制度,便是一個星期的時間親自下去詢問訓練開展的情況和訓練紀律,確保個性化訓練保質保量的落實到每個學生處;第四就是后勤保障制度,為了避免學生因學校器材室的關門而無法訓練,經各項目負責人開會決定班級統一支付相關訓練項目的器材報銷,確保訓練能按時進行。通過這一改變后,放學后學生真正地參與到了訓練中,并且喜歡參與自己所選的運動,少了很多敷衍了事的學生,多了一批體質不斷變好的學生,也多了一批去挑戰自己運動極限的學生,真正落實了野蠻其體魄的要求。我想只有相信學生,放心讓他們去管,讓他們成為班級建設的主人,只有這樣才能營造出適合他們發展的班級,最終實現“無為而治”的班級管理模式。
參考文獻
[1]木心.文學回憶錄[M].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
[2]寧振杰.自我管理[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