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玲
【摘 要】元素化合物屬于高中化學的重要內容之一,對學生化學素養的提高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化學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當主動采用探究式實驗教學法進行教學,以深化學生的學習體會,并促進其學習能力的不斷提高,本文就探究式實驗教學在元素化合物教學中的應用進行分析,并就此提出幾點教學策略。
【關鍵詞】高中化學 元素化學物 探究式教學法
相較于初中化學,高中化學有了一定的難度,知識點也相對較為復雜,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的困難。而元素化合物屬于高中化學的重要內容之一,對學生化學能力的提高有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新的教育背景下,高中化學教師應主動采用探究式實驗教學法指導學生學習元素化合物,通過實驗的方式來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從而促進其探究能力、思考能力以及學習效果的不斷提高。
一、利用實驗激發學生探究興趣
相較于傳統的理論教學,學生更青睞于化學實驗,因為化學實驗不僅可以自己動手進行操作,還能真正觀察到物質如何發生化學反應,從而降低學生理解難度,便于其及時吸收、消化相關的化學知識。因此,教師在進行元素化合物教學時,可盡量安排學生進行實驗,利用實驗來激發其探究的興趣與熱情,從而不斷提高學生學習的效果。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實驗時應考慮到學生的知識儲備量,如高一學生本身對化學缺乏深入的了解與認識,實驗操作能力也較低,此時,教師不應將教學目標定得太高,而應將教學目標設定為: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與熱情,加深其對教材內容的了解與認識。待學生實驗基礎已經基本扎實后,教師再引導其進行復雜程度更高、難度更大的實驗,從而使得實驗教學能夠達到一種登堂入室的效果。
如學習到“鈉的化合物”這個章節的內容時,由于鈉在空氣中會被迅速氧化,所以鈉單質并不存在于自然界中,學生自然從未見過鈉單質的“真面目”。為了能讓學生真實、具體感受到鈉的性質,教師可以采取探究式實驗教學法進行教學。首先教師可引導學生進行教材中所提到的實驗,如鈉與水反應、在坩堝中對鈉進行加熱等,在實驗的過程中,學生可以真切感受到鈉單質原來如此活潑。實驗結束之后,教師開展一次實驗總結交流會,讓學生相互交流實驗的收獲,有學生提到:“我覺得鈉硬度非常小,在實驗的過程中我嘗試濾紙去擦拭鈉周圍的那層煤油時,竟然把鈉給壓扁了。”有的學生則提到:“我用小刀輕輕扎了一下鈉的表面,沒想到留下了一道清晰的痕跡,證明鈉單質真的很軟。”學生的實驗總結非常全面、具體,這表明探究式實驗教學對學生學習效果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二、利用問題引導學生深入探究
問題式教學法是一種常用的教學方法,在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地點提出合適的問題,不僅能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還能增強其創新能力、思考能力,最終使得學生能出色完成相應的學習任務。高中階段的化學實驗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復雜性,對于動手能力較差的學生而言,其在進行實驗操作的過程中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但是又不知道該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從而導致實驗最終失敗,并降低其實驗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主動通過問題來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從而提高實驗的成功率,并不斷增強其實驗的信心與熱情。
如學習到與“鐵的化合物”有關的內容時,學生在實驗的過程中先通過加熱氧化鐵溶液的方式來制作氫氧化鐵,隨后再制取氫氧化亞鐵,由于受到思維定勢的影響,學生通過在硫酸亞鐵溶液中滴加氫氧化鈉的方式來制取氫氧化亞鐵,但在最后實驗最終卻失敗了,因為學生發現制取到的沉淀物并不是白色的。此時,教師可以適時提出疑問:“氫氧化亞鐵的化學性質是怎樣的,你們還記得嗎?”學生開始恍然大悟:氫氧化亞鐵本身就非常容易被氧化,不可直接暴露在空氣中。教師繼續追問:“那該怎樣通過隔絕空氣制取氫氧化亞鐵呢?”學生則開始進行思考探究,并通過用煤油隔絕空氣的辦法來制取氫氧化亞鐵,實驗取得了成功。由此可見,適時的提問對實驗的有序進行同樣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實驗的過程中應適時進行提問,幫助其解決遇到的難題,從而提高實驗的效果。
三、利用假設來提高學生探究熱情
高中學生風華正茂,對很多新鮮的事物都抱有強烈的好奇心與求知欲,為激發學生對化學實驗的興趣與熱情,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通過做出假設來提高其探究的熱情,讓其感受到化學的神奇與魅力。如學習到與“二氧化硫”有關的內容時,教師可以做出一個假設:“SO2能與NaOH溶液發生化學反應”,并要求學生根據這個假設進行實驗。在實驗的過程中,學生先將酚酞滴入NaOH溶液中,使得溶液即刻呈現出紅色,隨后,再向NaOH溶液滴加SO2,如若紅色逐漸消散,則表明SO2與NaOH溶液發生了化學反應。但此時教師提出:“SO2本身就具有漂白的性質,NaOH溶液顏色發生變化有沒有可能是SO2的漂白性質造成的?”學生則繼續進行分析,并很快找到了驗證方法:將適量的NaOH溶液滴入顏色已經發生變化的NaOH溶液中,如若紅色再次出現,則證明是漂白作用,反之則為化學反應。由此可見,通過假設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思考探究,能夠取得較好的效果,從而加深其對相關知識點的了解與認識。
總而言之,探究式實驗教學法在元素化合物教學中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高中化學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主動采用實驗的方式進行教學,讓學生在實驗中思考、探究、學習,感受化學的神奇與魅力。與此同時,教師可通過提問、假設等方式來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與熱情,從而促進其化學成績與化學水平的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1]白文慧,陳強.基于實驗探究教學的化學教學設計——以“鐵的重要化合物”為例[J].廣東化工,2017(08):251-252.
[2]曹莉.探究高中化學元素化合物的教學策略[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6(18):33.
[3]黃旭.淺談化學實驗探究法"在元素化合物知識"教學中的應用[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5(19):217-218.
[4]朱蓉玲.淺談實驗在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5(07):79.
[5]曾一歌.以“元素化合物的性質”為例論述探究性實驗學習的應用[J].中學生數理化(學習研究),2017(0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