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芝佳 吳學軍 陳翠玲 時廣明 王彩麗 王艷輝
摘要:基于OBE教育理念,倡導以學生為中心,現以“種豬耳號編制”這一學習內容為例,設計“以學生為本位”的課堂教學活動并實操,從而分析基于OBE教育理念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豬生產》課程中應用的效果和存在的問題。
關鍵詞:OBE;學生為本位;翻轉課堂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9737(2018)07-0019-01
成果導向(OBE)教育理念是由美國教育學家斯派蒂首先提出的。斯派蒂認為,成果不是學生頭腦中的價值觀念、態度或心理狀態,而是指學習者用其知道的和學到的東西確實能做到什么,也就是他們已學內容的真實應用。成果導向教育強調“成功是成功之母”,倡導以學生為中心,重視學生個性發展,擴展成功學習機會,強調學生個人的進步表現和學業成就。基于這種理念,《豬生產》課程進行了全面系統的改革。課程設計回歸學生畢業時能“帶走”的實際能力,重視培養學生適應未來、適應社會的綜合能力。
翻轉課堂( Flipped Classroom)是指重新調整課堂內外的時間,將學習的決定權從教師轉移給學生。并且翻轉課堂引入了信息技術,使課堂從平面的、靜態的和單維的模式逐步被立體的、動態的和多維的模式所取代。從而實現了學生可以隨時隨地通過網絡教學資源進行學習,擴大了對學習內容的選擇范圍、提升了學習的自主程度,能夠有效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為實現學生時時、處處進行自主學習,《豬生產》課程搭建了基于微信的開放資源與互動平臺,上傳自主學習資源,開展師生與生生間的答疑與交流活動。
1 課前準備活動
教師將“種豬編號”的教學視頻、配套的教學參考資料,相關的測試題等教學資源上傳至“互聯網十獸醫”網絡平臺。學生在課前完成“種豬編號”理論知識的學習和測試題。如果在自學過程中遇到問題,學生可以在平臺在線互動交流板塊與老師和班級學生互動交流,解答疑問。老師通過課前測試情況掌握學生自主學習情況,根據學生完成測試題情況給予打分。
2 翻轉課堂實施過程
2.1 情境導入,檢驗學生自學成果
老師通過展示身著彩帶的種豬圖片,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分別敘述種豬編號的原則和意義。老師通過學生回答情況檢驗學生自學成果。接下來老師檢測同學們自學效果、理論知識掌握程度及運用的情況。2.2任務驅動,看耳缺,讀耳號,強化記憶
老師通過設計“看圖識別種豬耳號”和“給豬寶寶找‘爸媽”等搶答游戲,根據學生回答問題情況掌握學生學習效果。同時,根據評量表和評量標準進行打分,并將每小組分值記錄在評分表上。
2.3 分解難度,看耳號,打耳缺,強化技能
紙上談兵,給紙豬打耳缺。首先播放“耳鉗消毒與握鉗手勢”的示范操作視頻,要求學生做好耳鉗消毒。然后每名學生按所給耳號在紙豬頭上打上相應的耳缺,與此同時,老師在一旁幫助指導,解答學生提出問題,甚至示范操作,直至學生能夠熟練給紙豬頭打耳缺。
實戰演練,給活豬打耳缺。首先播放“一手保定豬耳,一手手持耳鉗打耳缺”的示范操作視頻,然后老師強調給活豬打耳缺,要遵循“快、準、狠”三字訣,即耳缺位置要準,下手要狠,按壓耳號鉗要快。之后分給每小組4只仔豬,學生根據老師給出指定的耳號進行實操。在此過程中,老師在一旁指導幫助,并根據學生實操表現給每小組打分,將分數記錄在評分表上。
2.4 角色扮演,現場考核
老師宣布考核規則,營造考核氣氛。每組隨機抽取兩名學生接受考核,考核成績即為本組考核成績;每小組再另抽取一名學生組成裁判團。最后每小組將本組考核的結果展示給大家,由大家來點評,最終由裁判組點評打分,將分數記錄在評分表上。
3 教學反思
本次課基于OBE教育理念,以“學生為本位”的原則,利用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很好的融入現代化技術,激發了每一位學生自主探究、互相討論、團隊協作的精神。實行邊學邊評的評量方式,注重過程和實效。實施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要求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在平臺自主學習,難免有渾水摸魚的現象。老師通過合理分組搭配,互相監督,增強學生的團隊精神;及時溝通,要求學生及時完成的平臺作業。
本次課程通過利用“互聯網十獸醫”平臺,采取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改變傳統教師一言堂的授課模式,激發了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增強了學生團隊協作的能力,提高了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基于OBE教育理念的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值得在《豬生產》課程中應用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