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忠武
近幾年薄弱初中學校一直面臨生源質量不高的問題,雖然初中采取就近免試入學政策,但仍存在不少轄區學生到城區學校就讀,其中很大一部分學生是是素質較好的學生,生源結構不合理,外來務工子女近50%,學生流動性大,學生水平差異很大。升上九年級的學生,由于他們智力因素、興趣因素、學習基礎因素,使得學生在學習基礎、思維能力、升學選擇等方面分層更加明顯。有的學生“吃不了”,有的學生“吃不飽”, 有的學生“吃不好”的現象更加明顯,給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都帶來很大的困難,教學效果難以保證,學生特長難以得到有效培養。
要扭轉這種教學的被動局面,使所有學生在各方面都能得到發展,打破傳統教學組織模式,做到各層學生兼顧,根據九年級學生的實際差異實施分層走班教學無疑是一種好的做法。實施分層走班教學,就是根據不同學生的基礎以及自身的優勢和特長,實施組織教學,它能面向全體學生,為學生全面發展創造條件。分層走班教學正視學生在學習上存在個性差異的現實,按照學生的興趣、能力及學業成績分班,基礎不同的學生在不同班級上課,成績相近的學生相對集中在一起上課,有利于實施有針對性的教學,使每一位學生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發展的起點,讓每一位學生都得到充分的個性發展。以下是我們九年級分層走班教學的實踐與思考。
一、分選并重,合理分班
分層走班教學實施的關鍵,是要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每一位學生找準自己的長處和短處,做自己擅長的事情,這是學生選好學習層次的前提。幫助學生調整好心態,擺正位置,找準適合的層次,消除從眾的心理。在走班前把每個層次水平的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對學生的要求等告知學生,讓他們結合自己的情況作自我評判、自我選擇。結合學生的選擇和學習成績,將學習較好的一部分學生編成綜合情況相當的提高層教學班級,我們稱之為“提高班”。將另一部分學習相對后進的學生也編成綜合情況相當的基礎層教學班級,我們稱之為“基礎班”。
二、明確目標,教學分層
課堂教學是教與學的雙向交流,調動雙邊活動的積極性是完成分層次教學的關鍵所在,課堂教學中要努力完成教學目標,同時又要照顧到不同層次的學生,保證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學有所得。
任課教師要明確分層教學要求。努力做到備課分層、上課分層、作業分層、輔導分層、評價分層,為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供最適合的教學,促使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得到更快的進步。任課教師要創建有效課堂,設計分層作業。在認真研究學情的基礎上,教師根據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基礎和學習能力,分別設計教案,實行同課異構,分類施教。嚴格把握教學環節,切實做到有效教學。進行基礎型、提高型作業設計的研究,分層設計,分層布置,讓學生通過個性化和實踐性的分層作業,有效地掌握知識和發展能力。關注學生是否學會,關注不同層次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將教學目標制定得更具體一些,制定合適的教學方案,讓所有的學生都學會他們能學會的知識。
三、考查評價,定期調整
評價不同層次學生的作業、考卷、回答問題,采用不同的評價方法。對基礎班的學生,要多給予表揚肯定,多尋找其閃光處,讓學生體驗學習成功的喜悅,使他們看到希望,逐漸消除自卑;對提高班的學生,采用激勵評價,既指出不足,又指明努力方向,促使他們奮勇爭先,積極向上。
在考查、評價的基礎上,期中或期末時,根據學生的發展情況和個人意愿,對學生的學習層次作一次調整。對進步明顯的學生可選擇提高班;對小退步的學生則提醒、鼓勵,幫助分析原因,樹立信心;退步明顯的學生降到相應層次班級。對建議調整的學生,班主任事先要做耐心細致的思想工作,詳細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態,在調整前后做好及時的心理疏導工作。
四、有效溝通,達成共識
根據班級實際和任課教師的實際情況,我們確定了“學業水平測試,學生自主選擇,教師指導,家長參與,定期流動”的分層原則。依據班主任、任課教師、學生個人三個方面的評價,把學習成績作為參考。強調分層走班教學是學習差異的分層,“分班分層教學”的目的不是人為地制造等級,引導家長認識到最好的班級是最適合的班級,評價自己的孩子要縱向不要橫向比較。實施分層走班教學的總原則是從差異出發,為了差異發展,開展有差異的教學。就是承認學生之間的差異,并且直面差異,尊重學生的個性和發展需要,根據學生存在的差異開展分層教學,更科學地運用教學理念,實施教學策略,使每個學生都能夠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最大的發展,實現“人人發展、個個成功”的培養目標。同時也能夠讓教師的潛能得以充分發揮,體驗教學成功的喜悅。 五、學業提升,初見成效
經過一年的實踐,分層走班教學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教學效果。這屆畢業班學生2012年參加學業水平測試成績整體保持了上升的態勢。課堂教學效果得到了提高,學生的興趣和特長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發展。更重要的是,分層走班教學得到了教師和學生的認可。教師們從一開始對分層走班知之不多到有了較為深入的認識,教育教學理念得到提升。
不管是在提高班還是在基礎班,由于老師能一視同仁、因材施教,使不同層次的每位學生盡最大可能的都得到發展。基礎班學生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發展,在每一堂課內能有所收獲,提高了學習信心,漸漸從 “要我學”變成“我要學”。
總之,九年級分層走班教學的實施,使教師的“教”適應學生的“學”,做到“因材施教,分層提高,讓尖子生冒出來,使多數學生邁大步,后進生不落伍,達到整體優化”。較之傳統的班級教學更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更有利于學生個性能力的張揚。分層走班教學是一種新的嘗試,有待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不斷改進與堅持,以適應新課程改革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