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維
【摘 要】 目的:研究人工流產患者實施人文關懷護理模式的效果與作用。方法:選擇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本院收治的人工流產患者80例,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觀察組與參照組,每組均40例。其中,參照組采用常規人工流產護理模式,觀察組給予人文關懷護理模式,對比兩組患者焦慮、疼痛及護理滿意度情況。結果:護理前兩組患者焦慮自評量表得分與疼痛視覺模擬評分無差異(P>0.05),護理后觀察組焦慮自評量表得分與疼痛視覺模擬評分低于參照組,觀察組對人工流產護理工作及護理人員的總滿意率明顯高于參照組,兩者差異明顯(P<0.05)。結論:在人工流產患者護理中實施人文關懷,能夠改善患者負面情緒,降低患者疼痛感,患者對護理工作及護理人員的滿意度較高。
【關鍵詞】 人工流產;人文關懷;護理
文章編號:WHR2018052228
人工流產即用人工方式終止妊娠,一般多為避孕失敗的補救措施,目前人工流產臨床應用范圍較廣,主要針對早期妊娠進行終止[1]。在人工流產手術之中,患者極易出現緊張、焦慮等不良情緒,導致患者疼痛感有所提升,嚴重危害了人工流產患者身心健康[2-4]。針對人工流產患者實施人文關懷護理,能夠改善患者各項不良情緒,從而有效降低患者疼痛感,提升患者護理滿意度。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擇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本院收治的人工流產患者80例,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觀察組(n=40)與參照組(n=40)?;颊咦钚∧挲g22周歲,最大年齡38周歲,平均年齡(28.3±4.9)周歲。孕周最短4周,最長6周,平均孕周(5.1±0.7)周。對比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病種、病情、治療方式等臨床資料,其結果不具備明顯差異(P>0.05),分組方式有可比性。
1.2 方法
參照組采用常規人工流產護理模式,針對患者圍手術期實施全面護理。觀察組給予人文關懷護理模式,主要包括:1)人工流產術前護理方面: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應帶領其熟悉醫院環境,并著重介紹人工流產手術環節、注意事項、手術醫師等方面,拉近患者與護理人員之間的關系[5]。同時對患者進行心理評估,及時發現人工流產患者不良情緒及產生原因,采用心理學手段予以疏導和干預,提高患者心理健康水平。2)人工流產術中護理方面:術中全程陪伴患者,在手術時患者難免伴有緊張及焦慮情緒,護理人員可轉移患者注意力,結合患者興趣愛好、性格特征等信息,與其充分交流[6]。同時,護理人員可握住患者雙手,引導患者進行深呼吸,在吸宮時可撫觸患者額頭,始終保持患者處于放松狀態。3)人工流產術后護理方面:術后護理人員幫助患者穿好衣褲,并為其蓋上薄被,為其測量血壓和脈搏,實時詢問患者是否伴有惡心及頭暈癥狀,帶領患者到觀察室進行休息。護理人員可為患者播放輕柔、舒緩的音樂,并給予患者溫紅糖水。期間護理人員應為患者發放人工流產術后注意事項及避孕手冊,指導患者實施正確的避孕手段。
1.3 統計學分析
本研究采用SPSS 19.0軟件對比分析80例人工流產患者相關數據,觀察組與參照組護理前后焦慮自評量表得分與疼痛視覺模擬評分數據行t檢驗,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兩組對人工流產護理工作及護理人員滿意度情況行χ2檢驗,采用(n,%)表示。組間對比差異性較高(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人工流產患者護理前后焦慮及疼痛評分比較
對比觀察組與參照組人工流產護理前后焦慮及疼痛評分數據(見表1),護理前兩組患者焦慮自評量表得分與疼痛視覺模擬評分無差異(P>0.05),護理后觀察組焦慮自評量表得分與疼痛視覺模擬評分低于參照組,兩者差異明顯(P<0.05)。
2.2 人工流產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十分滿意22例,占比55.0%;一般滿意13例,占比32.5%;不滿意2例,占比5.0%。觀察組對人工流產護理工作及護理人員的總滿意38例,占比95.0%。參照組十分滿意16例,占比40.0%;一般滿意10例,占比25.0%;不滿意14例,占比35.0%。觀察組對人工流產護理工作及護理人員的總滿意26例,占比65.0%。分析觀察組與參照組對人工流產護理工作的滿意度,組間差異顯著(χ2=11.2500,P=0.0007),觀察組對人工流產護理工作及護理人員的總滿意率明顯高于參照組。
3 討論
人文關懷護理模式秉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在護理過程中始終以患者為主體,充分考慮患者生理及心理層面的需求,從而幫助患者樹立治療信心。近年來人文關懷護理應用范圍日趨廣泛,該模式不僅能夠降低患者術中及術后心理壓力,同時也有助于建立和諧的護患關系[7]。在人工流產圍手術期實施人文關懷護理,能夠有效緩解患者負面情緒,由于人工流產作為一種終止妊娠的手術,部分患者在倫理道德方面心理負擔較大,加之在陌生的環境下實施手術,其心理壓力極易造成其肌肉緊張及血壓升高,不利于手術的順利實施。護理人員在術中采用握手、撫觸等方式均能夠消除患者緊張情緒,并降低人工流產患者對疼痛的應激性水平,以此緩解患者疼痛感,降低人流綜合征發生比例。因此,針對人工流產患者實施人文關懷能夠改善患者心理壓力,降低患者疼痛感,使患者充分感受到平等與尊重。
綜上所述,本研究結果表明,采用人文關懷護理模式的觀察組,患者疼痛感較低、焦慮情緒有所緩解,患者對護理人員及護理工作的滿意度較高。醫院應加強護理人員職業道德及人文關懷護理模式的教育和培訓,從而將人文關懷理念始終融入在人工流產護理工作之中,構建和諧的醫患關系。
參考文獻
[1] 張超.人工流產患者護理中人文關懷理念的應用效果觀察[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6,03(21):4234-4235.
[2] 黃小云,黃惠斌,莫潘艷,等.人文關懷在人工流產患者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7,14(10):151-152.
[3] 張巍.人文關懷護理干預在人工流產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8,16(07):270-271.
[4] 張春梅.人工流產患者中人文關懷護理的應用體會[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02(23):103,109.
[5] 周淑宣,李艷.人文關懷護理在人工流產患者中的應用價值[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04(23):4425,4428.
[6] 倪亞男,吳靜,顧惠芳,等.人工流產全程引入人文關懷模式對受術者負性情緒及并發癥的影響[J].國際精神病學雜志,2015,42(02):75-78.
[7] 周麗娜,任國麗,于文娜,等.人文護理干預在婦科人工流產術后的應用效果[J].河北醫藥,2015,37(07):1105-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