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靜 袁園
【摘 ?要】目的:針對我院骨科病人的治療情況進行分析,研究在骨科傷口治療中應用負壓封閉引流技術時的護理方法、效果及體會。方法:擇取收治的骨科創傷患者80例作為觀察對象(2015年5月-2018年3月在本院接受治療),共分為兩個組別,其中對照組的40例骨科創傷患者接受常規護理,研究組的40例骨科創傷患者接受針對負壓封閉引流術的護理,將換藥次數、1周后創面減小幅度以及住院時間作為觀察指標,對研究組和對照組的效果進行對比分析。結果:研究組換藥次數少于對照組,1周后創面減小幅度超過對照組,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加強針對負壓封閉引流術的護理更有助于發揮負壓封閉引流的作用,更利于患者傷口的愈合,利于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適合廣泛的推廣使用。
【關鍵詞】負壓封閉;引流術;骨科;臨床應用;護理分析
負壓封閉引流技術是用VSD材料+半透膜+三通接管+負壓吸引器進行負壓吸引的技術,適用于大面積撕脫傷、一直無法植皮的燒傷、骨髓炎及其他傷口不能愈合的疾病。負壓封閉引流技術是一種新型的治療技術,能夠徹底的清除腔隙或創面的分泌物和壞死組織,具有創傷小、治療時間短、治療費用低以及直達病灶的特點。有研究顯示,骨科創傷及感染創面的患者在接受負壓封閉引流技術治療之后再接受優質護理,可以極大程度上提高恢復的效果。選取我院2013年3月-2017年12月利用負壓封閉引流技術治療骨科創傷及感染創面的116例患者進行研究,現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和方法
1.1臨床資料
擇取收治的骨科創傷患者80例作為觀察對象(2015年5月-2018年3月在本院接受治療),共分為兩個組別,其中一組為對照組,包括18例女性患者和22例男性患者,均為四肢軟組織創傷、缺損,年齡區間為20-65歲;另一組為研究組,包括17例女性患者和23例男性患者,均為四肢軟組織創傷、缺損,年齡區間為18-65歲。兩組患者中均無嚴重肝、腎功能不全患者,無嚴重血液系統疾病患者,無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兩組患者的臨床資料不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可以實施對比。
1.2方法
對對照組患者僅僅采用常規護理措施。而對研究組患者應用針對負壓封閉引流術的護理措施:(1)在應用負壓封閉引流術前加強和患者及其家屬的溝通交流,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將負壓封閉引流術實施的必要性和優勢等介紹清楚,增強他們對此的正確認識,針對患者的心理特點,進行對應的心理疏導,引導患者調整好自身的心理狀態,使其以積極的心理狀態接受負壓封閉引流術。(2)按照護理操作規程將負壓封閉引流術實施前的相關準備工作做好,在無菌條件下對患者創面膿液、滲液、壞死組織進行清除,基于患者創面大小對敷料進行合理的選擇,應用敷料前擦干凈創面周圍皮膚的滲液,然后將VSD敷料覆蓋在患者的創面上,進行可靠的縫合固定,覆蓋范圍要超過創面邊緣2cm以上,對敷料的情況進行嚴密的觀察,嚴防其變硬。從創面引出引流管,對引流管進行可靠的固定,時刻對引流狀態、引流量、顏色、性狀進行嚴密的觀察,嚴防異常情況出現。對負壓進行合理的調整,將其控制在60-80kpa。(3)告訴患者及其家屬應用負壓封閉引流術期間需要注意的事項,指導家屬為患者準備高蛋白、高能量的食物,指導患者進行適宜的運動,以對血液循環加以促進,使創面可以在更短的時間內得以愈合。
1.3觀察指標
將換藥次數、1周后創面減小幅度以及住院時間作為觀察指標,對研究組和對照組的效果進行對比分析。
1.4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15.0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采取平均值±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P<0.05視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兩組換藥次數、1周后創面減小幅度以及住院時間相比較,占優勢的組別為研究組,即研究組換藥次數少于對照組,1周后創面減小幅度超過對照組,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負壓封閉引流技術是現今臨床上治療骨科創傷及感染創面患者的有效手段,手術費用低卻能達到很好的治療效果,因此很容易被患者所接受。骨科創傷及感染創面會對患者造成嚴重的心理沖擊,因此骨科創傷及感染創面的患者往往存在很多負性情緒,嚴重影響了自身的生活質量和康復速度,護理人員在進行護理時候首先對患者進行有效的心理護理,使得患者能夠恢復信心,從而配合醫務人員的工作。
本次研究中對對照組患者僅僅應用了常規護理,而對研究組患者應用了針對負壓封閉引流的護理,對比結果:兩組換藥次數、1周后創面減小幅度以及住院時間相比較,占優勢的組別為研究組,即研究組換藥次數少于對照組,1周后創面減小幅度超過對照組,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綜上所述,加強針對負壓封閉引流術的護理更有助于發揮負壓封閉引流的作用,促進患者傷口的愈合,利于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適宜持續應用。
參考文獻
[1]李少慶,劉永利,陳東平.負壓封閉引流技術治療骨科嚴重軟組織損傷、感染創面體會[J].中國社區醫師,2016,32(17):87-87.
[2]何學安,羅兵.負壓封閉引流技術在骨科臨床中的應用[J].中國社區醫師,2016,32(12):98-99.
[3]陳婉瓊,江輝耀,李玲,等.護理干預在負壓封閉引流技術治療骨科創傷及感染創面中的效果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7,12(18):147-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