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燕

【摘? 要】目的:探討個體化心理護理聯合健康教育對剖宮產產婦的影響。方法:分析剖宮產產婦72例,均通過電腦隨機法分為常規組、研究組,兩組各36例。常規組行常規化護理,研究組行個體化心理護理與健康教育。結果:研究組術后并發癥少于常規組,組間差異顯著(p<0.05);研究組SDS抑郁評分、SAS焦慮評分低于常規組,組間差異顯著(p<0.05)。結論:圍繞剖宮產產婦具體情況,實施個體化心理護理以及健康教育,能夠進一步減輕其負性情緒,減少術后并發癥,促使其早日康復出院。
【關鍵詞】個體化心理護理;健康教育;剖宮產
分娩會對產婦的生理機能以及心理功能帶來不利影響,進而使得機體呼吸、心率過快,刺激交感神經,提高血壓,危及母嬰健康。剖宮產是臨床用于解決難產的有效手段,但是具有一定的創傷性,且術后發生并發癥的幾率較大,故而會加重產婦心理負擔[1]。對此,針對剖宮產產婦,臨床高度重視并予以有效的護理配合,減輕產婦心理負擔,促使其早日康復出院顯得至關重要。本文以72例剖宮產產婦作為觀察對象,特此對個體化心理護理聯合健康教育的應用進行了相關探討。現做如下報道:
1 一般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文72例剖宮產產婦分娩于2017年11月--2018年11月,通過電腦隨機法進行分組,包括常規組、研究組,各36例。研究組年齡22-38歲,平均(28.1±4.4)歲;孕周37-40周,平均(38.5±1.7)周。常規組年齡22-39歲,平均(28.4±4.3)歲;孕周35-40周,平均(38.1±1.8)周。兩組資料客觀對比,P值>0.05,無差異統計學意義,可分組研究。
1.2方法
常規組行常規化護理,主要在產婦實施剖宮產期間,夯實基礎護理,密切觀察產婦各項體征的變化,簡單的知識宣教以及藥物止痛等等。研究組則在常規化護理的同時開展個體化心理護理與健康教育,具體為:
(2)健康教育。根據產婦文化教育水平,護理人員制定具有針對性的通俗易懂的健康宣教指導計劃。為產婦發放剖宮產術后保健、合理膳食等宣傳手冊,安排專業醫師開展專題講座向產婦及其家屬講解剖宮產過程、圍術期注意要點、術后并發癥表現及預防、飲食禁忌、保持良好情緒等,讓產婦及家人詳細了解剖宮產術前術后注意事項,達到個體化健康指導的目的。術后待到產婦各項體征穩定,鼓勵其早日下床活動,適量運動,促使其早日恢復。
1.3觀察指標
(2)用抑郁自評量表(SDS)、焦慮自評量表(SAS)評估患者抑郁、焦慮情緒,評分越高越嚴重。
1.4統計學分析
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分析本文研究中獲得的數據,用卡方檢驗[n(%)]計數資料差異;用t檢驗(x±s)計量資料差異。最后以P<0.05表示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并發癥發生率對比見表1
2.2兩組SDS抑郁評分、SAS焦慮評分對比見表2
3 討論
由于多數產婦對剖宮產缺乏了解,所以面對手術時容易過度緊張不安、焦慮抑郁。若是不及時疏導產婦負面情緒,不僅會加重產婦抑郁,而且還會對產婦的身心健康造成嚴重影響。個體化心理護理主要圍繞產婦心態變化進行針對性的干預,旨在緩解產婦不良心理,以輕松愉悅的心理面對手術,提高其治療依從性[2]。與此同時,與產婦以及產婦家屬緊密交流,構建和諧的護患關系,以便于及時了解產婦心理情緒變化,提高產婦對臨床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圍繞產婦文化教育水平,通俗易懂的講解剖宮產相關知識,提高產婦認知的同時掌握預防術后并發癥知識,促使產婦術后早日恢復健康[3]。本文觀察發現,研究組并發癥總發生率明顯低于常規組,而且護理后的SDS抑郁評分、SAS焦慮評分低于常規組(p<0.05)。由此說明個體化心理護理聯合健康教育能夠積極影響剖宮產產婦,值得臨床借鑒。
參考文獻
[1]馬黎.一體化護理在改善剖宮產產婦產后心理狀態及角色轉換中的效果[J].中國實用醫藥,2018,13(32):181-182.
[2]尚雪松.對剖宮產患者實施心理護理聯合健康教育的臨床價值研究[J].中國醫藥指南,2018,16(07):193-194.
[3]陸幼群.心理護理和健康教育對剖宮產患者的影響分析[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17,28(S2):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