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麗
【摘 要】目的:探究留置PICC導管在腫瘤病人靜脈輸液中的應用及術后護理的效果。方法:以常規護理組(n=29例)和優質護理組(n=31例)的形式將我院收治的60例腫瘤患者進行分組,進而對兩組患者護理后身體健康狀況的改善情況進行比較。結果:優質護理組經過護理后的精神狀態評分(90.03±5.22)分和睡眠質量評分(91.06±4.28)分均明顯優于常規護理組經過護理后的精神狀態評分(83.06±4.28)分和睡眠質量評分(85.45±3.06)分(P<0.05)。結論:對腫瘤患者在靜脈輸液期間進行留置PICC導管的工作,同時將優質護理措施運用到患者的術后護理工作之中,不僅有利于患者疾病問題的改善,同時對于患者生活質量的持續提升也有著極大的幫助。
【關鍵詞】留置PICC導管;靜脈輸液;優質護理;護理效果
經外周靜脈穿刺中心靜脈置管,即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將這種措施運用到腫瘤患者靜脈輸液治療的過程中,不僅能夠為患者提供一條無痛性輸液通道,同時由于其安全、可靠、留置時間長等方面的優勢,對于患者自身疾病問題的改善擁有著顯著的效果[1]。醫護人員不僅需要將這種治療措施運用到患者疾病的治療過程中,同時還要做好患者術后的護理工作,從而通過這種方式,促使患者的病情得到顯著的緩解,對于患者生活質量的持續提升也有著極大的幫助[2]。我院將收治的60例腫瘤患者進行了這方面的研究,研究成果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18年3月至2018年9月期間將我院收治的60例腫瘤患者通過常規護理組(n=29例)和優質護理組(n=31例)的形式進行分組研究,其中常規護理組擁有15例男性病患和14例女性病患,患者的平均年齡為54.69歲。而優質護理組則擁有16例男性病患和15例女性病患,患者的平均年齡為55.32歲。
1.2 PICC導管的留置方式
醫護人員在對所有的腫瘤患者進行靜脈輸液治療期間,為了促進這種治療措施的效果,就需要做好留置PICC導管方面的工作。而這其中,為了避免患者受到治療期間的干擾,致使患者的治療效果受到影響,需要連續從事臨床護理工作5年及以上,接受過PICC正規培訓的專職護士進行PICC置管操作。而在進行穿刺期間,醫護人員需要將患者的肘部靜脈作為穿刺部位進行穿刺,指導患者通過仰臥位的姿勢進行穿刺,并且還要將穿刺上肢外展90°,做好從預穿刺點沿靜脈走向量至右胸鎖關節在向下至第3肋間距離的測量。消毒穿刺點,并且還要嚴格按PICC標準進行無菌操作。置管后必須進行X線拍片檢查,確定導管尖端位置后、做好最后的輸液治療。
1.3 護理方式
醫護人員完成對患者的靜脈輸液治療之后,為了促進患者經過治療后身體健康狀況的改善,就需要在護理人員的幫助下進行透明敷料的及時更換。而在透明敷料的更換時間方面,術后24小時做好1次相應的工作,等過了24小時,護理人員需要每周為患者進行1次的透明敷料更換。而在進行透明敷料更換期間,為了避免所進行的工作導致導管受到損害,致使患者受到一定程度上的影響,護理人員需要使用輕柔的動作、輕壓穿刺點、“0”角度平拉自下而上去除敷料。進而對患者患處的皮膚進行嚴格的消毒,患者的皮膚完全待干,護理人員將新的透明敷料無張力粘貼在患者的患處。優質護理組完成上述的護理工作之后,還需要在此基礎上將其他護理措施運用其中:
1.3.1 進行封管的正確沖洗
沖管是用生理鹽水或福萊喜將導管內的藥液沖入血管的一種方式,通過這種方式的使用,有利于幫助患者在恢復期間減少受到身體方面的刺激。護理人員在對患者進行沖管前或每次靜脈輸液給藥后的工作時,以及每次輸血的過程中,血制品或TPN等高粘性藥物后或取血后立即沖管。治療間歇期間使用生理鹽水或福萊喜每1d沖管一次,使用肝素鈉稀釋液每7d沖管一次,從而通過這種方式確保管道的通暢。
1.3.2 對患者進行衛生清潔
患者在恢復期間需要指導患者保持穿刺部位干燥,如發現透明敷料有卷邊、破損等方面的情況,應立即請護理人員做好透明敷料的更換工作,以避免患者的患處露出而影響患處的正常恢復。攜帶PlCC導管不影響穿刺側手臂的一般活動,但應避免帶管的手臂過度用力,如提重物、拄拐。同時為了保證患者的清潔,雖然患者可以通過洗澡的方式進行這方面的工作,但是所使用的方式必須是淋浴。并且淋浴前用塑料保鮮膜在透明敷料處纏繞2-3圈,上下邊緣用膠布貼緊,淋浴后檢查貼透明敷料有無浸水,如有浸水應請護士按操作規程更換透明敷料。
1.4 觀察指標
對2組護理前后的生活質量評分進行比較和分析,以精神狀態評分和睡眠質量評分為主,滿分為100分,分數越高,患者的生活質量越高。
1.5 統計學分析
將我院收治的60例腫瘤患者通過SPSS統計學軟件分析所需要進行研究的數據,若兩組患者經過分析之后數據具有顯著的差異,則通過P<0.05表示,并且將 作為計量數據體現出來,同時還要通過T值對兩組之間的數據進行檢驗。
2 結果
優質護理組經過護理后的生活質量明顯優于常規護理組(P<0.05),詳見表1。
3 討論
腫瘤疾病患者在接受靜脈輸液治療期間進行PICC導管的留置,能夠在治療期間為腫瘤患者長期化療及營養支持提供了一條安全、有效的靜脈通道,不僅有利于避免患者在長期的穿刺治療期間減少疼痛問題的影響,同時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有利于患者治療效果的提升[3]。同時,護理人員還需要在患者完成治療之后進行相應的護理工作。而這其中,隨著我國護理人員對于護理工作重視程度的持續提升,逐漸將優質護理措施運用其中,不僅在對患者進行護理期間做好敷料的更換工作,同時還進行了導管的正確沖洗,以及衛生的清潔等方面的護理。這種護理措施的使用,不僅提高了腫瘤患者的生存質量,延長了患者的生命,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護理人員的工作量,擁有著良好的效果[4]。
結合我院所進行的研究顯示,對腫瘤患者完成PICC置管之后采取優質護理措施,患者經過護理之后的生活質量的提升明顯優于使用常規護理措施接受護理的患者(P<0.05)。以此表明,優質護理措施的使用,對于腫瘤患者的生活質量的提升有著顯著的效果,有利于患者疾病問題的改善。
綜上所述,對腫瘤患者在靜脈輸液期間進行留置PICC導管的工作,同時將優質護理措施運用到患者的術后護理工作之中,不僅有利于患者疾病問題的改善,同時對于患者生活質量的持續提升也有著極大的幫助。
參考文獻
[1]朱德霞.風險管理在腫瘤科病人PICC置管中的應用情況分析[J].福建醫藥雜志,2016,38(1):159-161.
[2]杜燕.PICC置管在胸外科腫瘤患者中的運用及護理體會[J].養生保健指南,2016,20(28):122-122.
[3]賈麗,王祖萍.探討PICC置管在胸外科腫瘤化療中的護理應用[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7,20(19):45.
[4]張愛華.PICC置管在小兒惡性腫瘤患者治療中的臨床應用[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30(4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