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澤鵬
摘 要:現階段信息技術在小學階段課程教學中的開設對學生整體知識的學習是非常有利的因素,小學信息技術課程設置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開設學生喜愛的教學內容,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采取任務驅動教學法取得了顯著的成效,本文中簡要概述了當前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任務驅動教學的具體應用,從而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小學信息技術 任務驅動教學法 應用
伴隨信息技術的全面推廣及應用,計算機知識的應用性得以充分彰顯出來,特別是在小學階段開設對學生智商開發是非常有利的,而從另一個角度分析,信息技術本身具有極強的實踐性,在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操作技能。文章從整體角度全面論述了小學信息技術任務驅動教學的實際應用情況,從根本上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及效能。[1]
一、借助任務驅動教學法提升教學效率
對于學生而言,信息技術知識在學習過程中必然是非常枯燥的,而且無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長久下去必然不能得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借助任務驅動教學形式,可以最大限度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對于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而言,教師不僅要教會學生基礎知識,讓學生掌握信息制作技能,使其能夠熟練掌握Windows、Flash等簡單的教學內容。信息技術教學是讓學生在掌握學科內容的基礎上,可以對其他學科內容有所幫助,從而達到綜合教學的效果。此外,還需要注意的是,信息技術教學可以適當地引入校本課程,體現出信息技術課程教學實踐性特征,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適當的實踐活動,增強學生感官認知,這對于其信息技術的運用也是非常有利的因素。[2]
二、整合學科資源,提供教學平臺
任務驅動教學法是為了讓學生的學習更有成效,也能讓教師的教學有效性得以顯著提升,這樣可以最大限度提升教學效率,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優化課堂教學時效性。在具體教學中,學科整合是相對有效的一種形式,將信息技術與其他學科予以有效的整合,比如:手工、美術及數學等,以美術教學為例,在以往的美術教學中,學生幾乎無法感受到美術作品本身的魅力,對于作品的作者及背景并未有深入的認知,信息技術教學將在很大程度上改善當前的教學弊端,教師借助信息技術可以整體角度為學生展開全面的美術作品分析及介紹,直觀展現作品,延伸課堂教學內容,如此讓學生對作品的了解更為深入。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則需要重視學科對于學生學習的重要性,應該注重教學情境的創設。其目的在于使學生能夠掌握基本的信息技術知識,并熟悉相關概念,特別是針對信息技能的運用都是非常有利的因素。教師創設好情境后,就看學生有如何反應,學生們反應各不相同,有的學生開始翻書查看相關內容,還有一些學生組成研討小組,進行解決方案的探討。此外,還需要關注的是,教學評價對學生興趣的激發也是有極大的促進作用,因而教師需要改變以往教學的弊端,給予學生更科學合理的評價,而不是以單純的成績作為唯一的衡量標準。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布置任務的方式去引導學生展開學習活動,學生在任務的探究過程中能夠形成良好的知識結構體系,豐富學生的生活體驗,同時對他們的智能也能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3]
三、通過需求性任務,增加學生興趣
從某種層面來說,學習興趣是學生參與課堂的直接內動力,所以在教學中,教師必須要重視學生學習興趣的提升。小學信息技術作為實踐性極強的學科,在學習過程中必然會遇到諸多的困境,很多學生對此并未具有濃厚的興趣。這對于教師而言提出更高的教學要求,必須了解學生興趣需求,完成任務驅動,最終完善教學。例如:信息課程中,涉及到手繪動漫內容,這部分對于很多學生而言興趣濃厚,教師應當積極鼓勵學生做好前期動漫創作,從構圖再到草稿等等內容,在具體構圖中,假設學生沒有思路,教師可以引導他們參考別人的作品,激發學生內在創造力,這對于后期電腦制作提供良好的思路。總之,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是目前教學的重點所在,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信息技術素養則是教師需要努力的方向,通過不斷的技術累積,從而推動任務驅動教學能夠獲得顯著的成效。教師在教學導入環節采取游戲教學法,以《生活在信息》中教學為例,教師引入學生都比較感興趣的福爾摩斯,通過觀察分析來獲取線索,設計尋找失主的環節,然后引導學生通過提供的信息去辨別,組織學生在游戲的環環相扣中掌握內容。[4]
四、創設問題情境,巧設任務,激發學生思維
根據調研顯示,學生只有在情緒高漲的前提下,思維才會變的異常敏捷,所以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則需要注重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且從多個角度分析當前存在的問題,引入學生喜愛的教學模式,以此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問題情境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在這樣的情境下創設任務,能夠在某種程度上如同身臨其境,學習熱情自然飽滿。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則需要立足教材,特別是問題的提出,通常來說是需要圍繞教學任務開展,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必須要堅持適度原則,任務驅動教學中,教學問題的設置則是需要以教材的重點及難點展開,尤其是要重視關鍵點,如此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增加學生的求知欲望;此外,還需要注重問題設置的多角度,這能夠促使問題的新穎及啟發性,還必須要重視問題的層層深入,不斷回歸問題的本質。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完成整體任務的子任務,掌握信息技術技能,通過“設疑”提升學生實踐操作能力,從而挖掘學生潛在的能力,引導他們更好的完成教學任務。[5]
結語
總而言之,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任務驅動教學法的應用是非常必要的,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改變當前教學的弊端,增加學生學習興趣,而且還能優化課堂教學效率。文章從整體角度闡述了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具體應用情況,從根本上提升課堂教學的時效性,最大限度上提升學生信息技術的實踐應用效果。
參考文獻
[1]胡延芳.論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任務驅動教學法的應用[J].速讀(中旬),2017,(11):120.
[2]崔元臻.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任務驅動法的應用[J].中華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3,(20):60-60.
[3]方彤.小學信息技術課堂中任務驅動教學法的應用[J].教師,2017,(4):64.
[4]楊晉.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任務驅動法的應用[J].小學科學(教師版),2017,(11):43.
[5]周燕萍.論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任務驅動教學法的應用[J].教育教學論壇,2014,(21):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