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君
摘 要:益智課堂提問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師生互動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新課程背景下的小學語文益智課堂提問教學問題日益突出,需要進一步改進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提問工作,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水平。
關鍵詞:小學語文;益智課堂;提問技巧
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他們的理解能力尚且處于發展中的狀態,所以,在進行學習的過程中,可能對于很多知識無法正確的進行捕捉,挖掘其內在含義。同時,小學階段的學生自制力也不夠,經過專業的調查研究,小學階段的學生他們的注意力僅僅能夠維持十五分鐘到二十分鐘左右,也就是說,他們在語文課堂學習的過程中,很可能會感覺到枯燥乏味,從而導致思想外扯,注意力不集中。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課堂提問可以有效的幫助學生抓住重點,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程度,引導學生進行思考探究,從而讓學生的思維處于一個足夠活躍的狀態中,幫助學生集中注意力,更好的投入到課堂學習中。但是教師在開展益智課堂提問的過程中,也要注意以下幾個要點。
1提問需堅定明確的目的
由于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小學語文教學也受到了極大的影響,在實際的新課程改革落實過程里,要按照語文的學科特征不斷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創新性和有效性,在提問的時候,需要明確教學的目的,這樣才可以讓學生積極思考,從而更好地踐行學習環節。例如,在學習關于“春天”的文章時,教師可以提問不同的學生,讓他們闡述看到“春天來了”的代表性變化。有的學生回答“小草發芽”,還有學生回答“從厚衣服變成了薄衣服”等。這些回答通通圍繞著“春天”展開,學生的表述也多是在親身體驗中總結而來,這樣就在充分發揮出學生主觀能動性的同時,讓學生加深了對春天到來的印象。
2提問應緊密聯系生活實際
課堂提問應該貫穿于教學始終,并保證能發揮出實效,讓學生的學習效率得到大幅度的提升。這就要求教師在提問相關問題時,應積極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的思想充分表達出來,這樣便可以更好地發揮出知識的實踐意義,使他們學以致用。通過合理的融合生活實際和教學內容,能夠將課堂內容變得生動活潑,并能夠激發學生的想象力,讓他們的思維更加活躍。通過親身實踐,學生更好地理解了課文的主旨,并進一步感受到了語文源于生活的真理,由此深入至課堂學習中,就會積極配合教師的指導和幫助,踐行學習活動,提升自己的語文學習水平。
3把握時機,精妙提問
我們知道要想將事情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就要學會抓住契機,在最關鍵處著力。提問也是如此,要會問,要問在點子上,要在重點處問,在難點處問,在學生似懂非懂、似通非通的疑點以及學生不注意的地方問,這樣才能使師生的思維產生“同頻共振”效應,增強師生信息和情感交流,激發學生的求知欲。首先,應該在關鍵處提問。所謂關鍵處,是指對全篇課文的理解有重要作用的地方或學生不易理解的詞、句、段,抓住這些地方提問,可以牽一發而動全身,對理解課文、體會感情有重要作用。一般的課文都可以圍繞全文的中心句設問,先讓學生讀懂中心句,初步明確課文的中心,然后弄清圍繞中心句所寫的內容,使學生理清文章的思路,同時對學生進行邏輯方面的訓練,最后抓住關鍵詞語,把握課文的中心。其次,要在學生思考受困時提問。學生的思維發生障礙的地方,往往是課文重點所在之處。在學生思維受阻時,教師要通過鋪墊性、輔助性的提問,降低坡度,減小難度,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讓學生自己去思考、探索知識,既能使學生深刻理解課文內容,又能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
4合理拓展,培養發散思維
課堂提問應該是在學生掌握知識的同時,訓練和提高思維能力,因而教師應注意提問的角度和深度,善于從不同的角度啟發學生,使學生掌握解決同一問題的多種方法。我們可以就教材的內容、主題、結構或寫法進行拓展提問,也可以就學生的學習方法、學習體會進行延伸提問,目的是達到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收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效果。
如《曹沖稱象》一文中,小小年紀的曹沖想出了用船代替大秤,用石塊和大象的平衡簡單地稱出了大象的重量。由此可見曹沖善于觀察、善于動腦,是個聰明的孩子。提問是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學習知識,發展思維、技能、情感等的重要手段。所以,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充分鉆研教學內容,認真領悟提問要求,切實掌握提問策略,精心設計各類問題。以此來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但是,教師問題的設計只是課堂教學的手段之一。現代教育理念強調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應該通過提問來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調動起學生來一起提問,營造和諧共生的課堂氛圍才是我們最終尋求的方向。
5重視對學生的鼓勵
課堂提問中學生的自信心十分重要,小學語文教學不僅僅是文學常識的教學,同時也是培養人的教學,學生自身的發展十分重要。在課堂提問中教師需要重視對學生的鼓勵和贊美,這樣有助于發揮學生積極性和主動性。語文問題的答案往往不具有固定性,因此對于學生的回答應該給予相應的肯定,不能夠完全按照固定的答案作為判定標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需要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耐心講解和回答,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同時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進行質疑,正所謂"盡信書不如無書"學生對于教師的答案也可以進行質疑,只有及時發現問題才能解決問題。語文問題的答案大都不是非黑即白的,因此對于學生的提問或者是質疑應該給予肯定和鼓勵,鼓勵學生能夠以多個角度觀察問題。
6結束語
總結來說,課堂提問環節是教師與學生進行交流溝通的重要途徑,所以,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要適當的使用課堂提問環節,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相關的內容,豐富課堂教學的內容。
參考文獻
[1]巫一鳴.失當與適當:小學語文課堂提問研究[J].語文學刊,2016(06):158-160.
[2]龍文希.小學語文教學創新途徑分析[J].吉林畫報,2017(06):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