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瑞瑞 昌灝
摘 要:新時代的社會心態培育對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和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高校通過應用馬克思主義升華對新時代社會心態的理解;立足于馬克思主義闡釋新時代社會心態對個人發展的意義;樹立典型,營造培育新時代社會心態的課堂氛圍;知行合一,通過社會調查與實踐等途徑提升培育新時代社會心態的效力。
關鍵詞:新時代;社會心態;馬克思主義
中圖分類號:D61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8)03-0025-02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已經進入新時代,加強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是未來的重要任務之一。中國經過長期的經濟建設,物質文明已經相對豐富,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即將實現。在物質生活極大豐富的同時精神文明的建設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內容,特別是社會整體心態的建設。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堅持全面深化改革是黨的十九大報告的重要內容,社會主要矛盾已經發生了轉化,關于社會心態的問題歷來是黨和政府關注的重要問題之一,如何培育健康良好的社會心態,對于調動廣大人民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積極性、主動性,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偉大勝利具有重要的意義。社會整體心態是精神文明的內容,良好的社會心態是社會穩定健康發展的保證。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是與中國現階段經濟發展相適應的社會心態,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重要內容。培養當代大學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是高校馬克思主義教育的重要內容和任務。高校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與主陣地,充分發揮高校思政教育的優勢,培育良好的社會心態是高校馬克思主義教育義不容辭的責任。社會心態的培育是一個系統工程,大學生社會心態的培養更有其自身特點。
一、應用馬克思主義升華對新時代社會心態的理解
根據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相適應[1]。中國進入社會主義的新時代,理應有與新時代相適應的精神文明,新時代社會心態是新時代精神文明的應有內容。
培育大學生的新時代社會心態,首先需要應用馬克思主義闡釋中國新時代的社會心態是一個有機整體。聯系發展的觀點是馬克思主義的基本方法論[2]。應用聯系發展的觀點對新時代的社會心態進行解讀。良好社會心態的培育對整個國家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個人價值的實現都至關重要。從宏觀層面上來講,社會心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個民族國家的精神風貌、社會健康發展的程度、民眾心理健康的狀態,進而反映出整個國家的精神面貌。從中觀層面上講,健康向上的社會心態能夠有效提升社會各個層面發展的效率,尤其是經濟發展的效率,能夠顯著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反之,錯誤消極的社會心態將會阻礙整個社會的良性發展,給經濟社會的發展帶來困擾。從微觀層面上講,健康良好的社會心態是個人價值實現的重要基石,積極健康的社會心態是激勵人前進的重要動力,積極健康的社會心態能夠從整體上帶動個人學習、工作生活的良好狀態,對于良好個人心態的培育具有積極的示范效應和潛移默化的影響。消極錯誤的社會心態將對個體心態產生負面效應,會使人頹廢軟弱、失去勤奮進取的動力。消極錯誤的心態不僅不利于人的身心健康和社會的和諧,更不利于整個國家的發展。社會心態是精神文明的內容,良好的社會心態是社會穩定健康發展的保證,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更是當代大學生應有的健康心態。自尊自信不是盲目的自尊自信,而是通過積極向上的實踐,能達到預期目標的自信。理性平和不是自甘平庸的理性平和,而是謀大局求發展的積極向上心境下的理性平和。理性平和是基于自尊自信的理性平和,是以積極向上這個總目標為導向的理性平和。積極向上是目標,也是方法,是增強自尊自信的方法,是塑造理性平和環境和意境的方法。
馬克思主義是辯證統一的方法論[3]。新時代的社會心態目標也是辯證統一的。自尊自信是立場,理性平和是態度,積極向上是導向和目標。缺失任何一面都不是健全的新時代的社會心態。理性平和是相對的,對事業的激情、對崇高理想的追求也是理性的,也是平和的一個方面,一味壓制正常的應有的激情反而是不平和的。積極向上是導向,積極向上是多方面的,實現個人的全面發展是一個重要的度量尺度。積極向上不是求全責備,而且人盡其才、各展所長的積極向上[4]。要準確把握新時代社會心態目標的辯證統一,更加重視新時代社會心態目標實現的系統性和整體性。
二、立足于馬克思主義闡釋新時代社會心態對個人發展的意義
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立場是事物都是發展變化的,新事物會取代舊事物[5]。不同的社會群體具有不同的特征和特色,大學生群體中由于大部分學生經濟不能獨立,依賴性強,整個社會經濟的發展、社會層面心態的整體狀態對其影響較大;同時,大學生群體對于人際交往興趣較大,人際關系的和諧對其自身發展甚至是價值觀的建立都具有重要作用,而整個社會心態的發展狀態對其發展將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當代大學生群體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規模龐大的群體,是學習能力強和可塑性好的群體,是最富有生機和活力的群體,對大學生群體良好社會心態的培育也有利于帶動整個社會心態的健康發展。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是相輔相成的,時代在不斷發展進步,積極向上不僅是大學生成功、成才的重要品質,積極向上還是大學生立足于時代、適應時代發展的基本態度。自尊自信是大學生與他人或社會相處的基本立場,是大學生抵制庸俗思潮和低級行為的思想基石。理性平和是大學生對待人和對待事的態度指南,是實現順利發展的基本保證。新時代的社會心態是大學生自我發展的方向指南與方法指導。馬克思主義一直追求人的全面發展[6],立足于馬克思主義闡釋新時代社會心態對個人發展的意義,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
三、樹立典型,營造培育新時代社會心態的課堂氛圍
培育新時代社會心態的激勵方法之一是樹立典型。通過樹立典型,以新時代社會心態的三個方面,剖析典型學生的優異之處,并表揚或獎勵典型學生。使學生通過良性激勵不斷提升自身水平,并通過示范和模仿的擴大效應使更多的學生主動認可、認真改善、持續宣傳。
在樹立典型的同時,要深刻分析當前大學生社會心態方面存在的問題。隨著時代的發展,當前大學生的學習生活環境發生了極大的變化,例如,網絡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對當前大學生來說是把雙刃劍,一方面網絡信息技術在有效擴展當代大學生視野的同時,各種復雜信息的方便獲得使得他們不知道如何去篩選,往往質優信息和垃圾信息一同接收,導致思想上的混亂。所以,要針對不同的時代特征、群體特征等來分析大學生社會心態方面存在的問題,比如,在生活中感到空虛失衡,面對未來發展迷惘無助,做事情不計后果沖動盲目,在學習和做事過程中焦慮浮躁。只有正視當前大學生社會心態方面存在的問題,才能深究其原因,才能更好地找到解決對策,可以針對問題通過積極了解世情國情,堅定理想信念,進行心理疏導等來解決。
除此之外,還要營造培育新時代社會心態的課堂氛圍。要充分利用課堂這個培育學生良好社會心態的理想環境,在課堂上積極培育學生的自尊自信的心態,敢于質疑,以各種形式鼓勵或獎勵學生的質疑行為。引導學生理性分析各種社會問題,以積極平和的態度去看待生活、應對或處理身邊的各種事情。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和學習態度,培育學生應對各種挫折的樂觀向上的心態。
四、知行合一,通過社會調查與實踐等途徑提升培育新時代社會心態的效力
馬克思主義堅信實踐出真知,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要客觀看待和衡量當前的社會心態,不能夠回避問題,積極引導當代大學生正確看待當前社會心態方面存在的問題,鼓勵和引導當代大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新時代的社會心態培育中去,為新時代社會心態的培育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針對目前社會上出現的一些并不令人樂觀的心理狀態,不能回避,雖然社會上存在有一些人因為經濟多年持續的快速發展而過于樂觀產生不思進取的心態;一些人因為社會轉型矛盾多發,產生了消極被動放棄進取的心態;一些在社會的快速發展中暴富起來的群體傳遞一些拜金主義的錯誤觀念,對社會群體的心態產生影響。但是我們更應該看到這些只是少數,社會心態的整體是好的,我們也應該看到社會公平正義、民主法治、理性平和、開放包容的整體狀態。高校馬克思主義教育應當通過開展第二課堂,讓學生走入社會,體察社會的良好風氣,體驗對個人和社會發展有益的社會心態。首先要精心設計調查與實踐計劃。用目的、效率導向調查與實踐計劃,對調查與實踐的過程進行嚴格的監控,及時調整或通過實際體驗,進而切實感受新時代社會心態對個人和社會發展的重要意義。
馬克思主義是方法論,馬克思主義是不斷發展的。應用馬克思主義強化新時代社會心態的培育,對社會的穩定和發展、對個人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立足于馬克思主義理解新時代的社會心態,認知新時代社會心態對個人發展的重要意義,構建培育新時代社會心態的課堂氛圍,在實踐中加深認知是高校馬克思主義教育培育新時代社會心態的重要途徑。
參考文獻:
[1]張曉瓊.后發效應與社會發展——兼論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的全面進步與發展[J].社會主義研究,1998(1):31-34.
[2]張雷聲.馬克思主義整體性的三個層次[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08(2):94.
[3]唐立平.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方法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6.
[4]扈中平.“人的全面發展”內涵新析[J].教育研究,2005(5):3-8.
[5]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07-534.
[6]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0:13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