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晨
摘 要:高校意識形態工作面臨如何警惕境外敵對勢力的思想入侵、如何滿足高校師生在新時期的實際訴求、如何打好網絡虛擬空間的陣地戰等一系列問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現了高校意識形態工作的本質要求,為高校意識形態工作提供了精神動力與價值導向,夯實了高校意識形態工作的群眾基礎,從而成為高校意識形態工作的引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高校意識形態工作的著力點在于充分發揮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優勢,注重教育引導規律,加強校園網絡建設。
關鍵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意識形態;高校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8)03-0250-03
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與國家的發展緊密相連,高校肩負著培養、鍛造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責任;肩負著傳承、傳遞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因而,高校的意識形態工作是黨的意識形態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那么如何做好高校的意識形態工作,鞏固馬克思主義在高校的指導地位是我們必須思考的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在2016年的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講到“辦好我們的高校,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要堅持不懈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廣大師生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堅定信仰者、積極傳播者、模范踐行者”。這為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高校的意識形態工作指明了方向。
一、高校意識形態工作面臨的新形勢對引領工作提出了高要求
高校的意識形態工作是一項極端重要且復雜的工作。當前,隨著經濟全球化、政治多極化的發展,加之多元的社會文化、社會思潮相互激蕩,國際國內形勢紛繁復雜,各種國家問題、社會矛盾相互交織,使得高校中的師生在思想上更為獨立、活躍、多變。這些均為如何更好地構建高校的意識形態陣地提出了高要求。
第一,警惕境外敵對勢力的思想入侵是高校意識形態工作的主要目標。改革開放以來,中西方在經濟合作、政治交往、文化交流方面的聯動日益密切,這有利于我國合理借鑒西方的先進技術、經驗。但一些別有用心的國外敵對勢力卻從沒停止過對我國實施“西化”“分化”“弱化”的政治圖謀。高校正是他們熱衷的主要目標,他們常常利用高校中的各種傳媒方式如報紙、雜志、書籍、廣播、廣告、電視、網絡進行煽動、破壞活動;借助各類教育平臺、教育資源,如專業課程、專題講座、學術研討、科研項目、文化交流、基金會等在校園中實施滲透活動,潛移默化地影響師生的思想認識,對我國的意識形態安全、文化安全以及教育安全構成嚴重威脅。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以下兩個方面:一是國外敵對勢力想方設法輸出西方的意識形態和價值觀念,宣揚所謂“自由”“民主”“人權”“普世價值”等,極力鼓吹西方資本主義的制度,妄圖以高校為據點在中國掀起“顏色革命”,顛覆我國的國家政權。二是國外敵對勢力利用宗教對高校實施滲透活動,企圖改變高校師生的精神信仰,消融、瓦解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為實現他們“和平演變”的政治目的鋪路。美國前國務卿舒爾茨明確說過“從宗教信仰到政治行動,只有一小步距離”。境外的一些所謂“專家學者”“文化基督徒”,打著“文化交流”“學術探討”的幌子在我國高校內部傳播宗教,就是要拉攏、引誘青年人才和知識分子甚至是學科帶頭人為他們站臺,以便能夠掌控我國思想、文化、教育領域的話語權,從而破壞我國的政治穩定。這些嚴峻的形勢要求高校必須做好意識形態陣地建設,防范和抵御境外不良思想借助各種文化載體、經濟載體、傳播載體的入侵。
第二,堅持以師生為本是高校意識形態工作的基礎。高校作為思想活躍、信息觸角敏感之地,師生樂于自主地選擇自己的信仰追求和思想活動方式。如果有個體或團體利用當今中國社會中的負面因子,在高校中大肆渲染,將師生所面臨的“貧富差距”“城鄉差異”“職稱評審”“就業壓力”“經濟負擔”等種種社會壓力歸咎于“社會體制問題”“政黨執政問題”,并趁機宣揚西方的“議會制”“多黨制”“三權分立”等資本主義政治制度,必將沖擊馬克思主義在高校的指導地位,消解高校師生對社會主義制度的信任。“意識形態建設的動力來源于人民”,因而,高校要做好意識形態工作,就要實現并維護師生的利益訴求和價值愿望,著眼于師生現實生活中的困惑和難題,反映師生的意愿與呼聲,促進高校師生的全面發展。
第三,網絡虛擬空間已經成為高校意識形態工作的新領域和重要陣地。隨著網絡的迅速崛起,思想文化的傳播與發展呈現出新趨勢,網絡虛擬環境逐漸成為各種社會思潮、各類社會輿論、不同的意識形態之間斗爭、交鋒的主戰場。當今大學生的社交、學習、工作、消費、娛樂都在不同程度上依賴著網絡進行。網絡已經成為他們獲取知識、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同時網絡也成為對他們進行思想塑造的主要社會環境之一。然而,高校在網絡技術、網絡信息把控、網絡話語權方面還需要進一步完善。互聯網已經成為敵對勢力進行意識形態滲透的有力武器;網絡虛擬空間中的意識形態“攻心戰”早就甚囂塵上。因而,高校的意識形態工作異常艱巨。高校不僅需要在傳統思想宣傳教育方式的基礎上,適應網絡時代的發展需求,盡可能掌控網絡話語權,占據網絡陣地,時刻警惕敵對勢力在網絡上的惡意攻擊,并充分利用互聯網平臺開展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教育。
二、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高校意識形態工作的依據
鑒于高校意識形態工作的艱巨性和復雜性,高校在開展意識形態教育的過程中必須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現了高校意識形態工作的本質要求,鞏固了馬克思主義在高校的指導地位,為高校意識形態工作提供了精神動力與價值導向,夯實了高校意識形態工作的群眾基礎,是高校師生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
第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現了我國意識形態的本質,因而是高校意識形態工作的本質要求。意識形態是與一定社會的經濟形態和政治形態相聯系的觀點、觀念之總和,是對一定社會的經濟形態和政治形態觀念上的反映,它包括哲學、政治思想、法律思想、文化、道德、藝術、宗教等多種形式,它決定了一個社會的思想風貌、理想目標、價值導向等問題。意識形態的本質在于闡明一個社會政治、經濟發展的思想基礎是什么,社會發展性質和方向是什么,所有這些問題的答案都受到核心價值觀的支配。因此,任何社會意識形態的本質都是通過其核心價值觀來體現的。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社會主義的本質決定了社會主義的意識形態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持走社會主義道路,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回答了我國的道路發展方向以及旗幟選擇問題,其本質自然是通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來體現。我國的高校就是要在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旗幟的引領下,完成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為社會主義的建設事業貢獻力量。在高校中,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能夠在鞏固馬克思主義這一主流意識形態的基礎上,提升主流意識形態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使高校師生能夠團結起來,自覺抵御敵對勢力不良思想的侵蝕,維護馬克思主義的思想陣地。因而,高校意識形態工作的本質要求就是強化思想引領,不斷鞏固馬克思主義在高校的指導地位,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教書育人全過程。
第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高校意識形態工作提供了精神動力與價值導向。黨的十八大提出,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闡述了國家、社會、個人三個層面的價值導向、精神追求、理想信念、道德標準,是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進行了高度凝練與整合,它是高校師生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的精神動力,在增強高校師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同時,使師生認識到培植我們自己的精神家園的重要性,使廣大師生能夠更好地投身于自己的工作和學習當中去,為祖國的建設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它也是高校師生明辨是非的價值標準與分析工具,使高校師生能夠及時辨別那些具有煽動性、虛假性、迷惑性的思想觀念,堅定對主流意識形態的認同。
第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高校開展意識形態工作的現實要求。高校要開展意識形態工作,堅持馬克思主義的陣地建設,不是一個自發的過程,而是要堅持不懈地對高校師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不斷鞏固高校師生的思想防線,才能打好意識形態主動仗。而要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除了理論層面的教育,還要滿足高校師生的根本利益,幫助高校師生實現他們的社會價值和個人價值,才能增加他們對主流意識形態建設的認同感。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特別重視人的作用,能夠將理論建設與高校師生在學習、工作、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相結合,滿足高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現實要求。比如,在幫助經濟困難生申請各類助學金、經濟困難補助金、國家助學貸款的過程中要強調學生個體的“誠信”,同時注重評審過程的“公正”;在教師進行“職稱評審”“教學評價”的過程中,強調了教師個體要“敬業”,同時注重評審過程的“平等”;在高校整體校園環境、校園氛圍的構建中,又強調了“文明”與“和諧”。高校要有效開展意識形態的具體工作,更好地進行意識形態陣地建設,充分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作用。在滿足廣大師生根本利益的基礎上,調動他們參與意識形態建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意識形態工作具有張力,并能夠落在實處。
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高校意識形態工作的著力點
高校意識形態工作的具體開展,肯定離不開有力的組織領導,深厚的理論指引,強大的教師隊伍建設等方面。而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高校的意識形態工作除了以上幾個方面外,還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強化。
第一,充分發揮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優勢,為高校的意識形態工作提供豐富的養分。當我們因高校意識形態工作的難點而躊躇不前,苦思冥想如何做好宣傳思想工作,如何抵御敵對思想,如何傳遞正能量時,我國千百年來積淀的文化力量將給予我們最有力的支撐。2017年1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其中提到“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層、更持久的力量”。因此,在高校的意識形態工作中,我們必須充分發揮中華傳統文化的優勢。具體來說,一方面,高校可以從課程建設入手,強化相關公共基礎課的設置。當前高校公共基礎課程中,主要負責文化傳遞的課程——《大學語文》相當弱化,有些高校的《大學語文》淪為選修課,某些高校甚至不開設《大學語文》,從而導致大學生在大學階段對于中國文化的學習不僅沒有深化,反而出現了斷層,這與任何高校任何專業都極為重視的公共必修課——《大學英語》的課程設置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因此,高校應全面加強與中華文化相關的公共基礎課的課程建設,包括課程設置、教材選擇、師資配備等多個方面。另一方面高校可以從校園文化建設入手,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全方位融入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知識教育、社會實踐教育、藝術體育活動等各校園教育活動、文化活動中去,在更好地滿足學生對精神文化需求的基礎上,不斷擴大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影響力,構建起中國特色的思想體系、學術體系和話語體系,為高校的意識形態工作提供源源不斷的養分。
第二,注重教育引導規律,避免意識形態工作與某些教學活動脫節。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高校的意識形態工作,就要遵循教書育人規律,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規律,遵循學生成長規律。一是要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通過思想政治理論課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行科學闡釋。深入發展各類課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把馬克思主義理論、國家大政方針融入人文素養和科學精神教育體系中去,貫徹到學生專業課程教學當中去,使學生能夠通過不同的課程,從不同的側面接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把意識形態工作融會到所有課程的教學過程中,而不僅僅局限在思想政治理論課上。二是要積極拓展教育引導的途徑和渠道,比如通過開展一系列積極健康、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使大學生能夠正確地認識世界,認識中國的歷史,認識中國當今的發展情勢。通過廣泛開展社會實踐活動、社會公益活動、志愿服務活動,使大學生在吸收專業知識的同時,近距離地接觸社會、認識社會問題,并服務回饋于社會,實現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使高校的意識形態工作更具生命力。
第三,加強校園網絡建設,避免意識形態工作失去網絡環境主動權。鑒于當前敵對勢力利用網絡進行滲透的形勢日趨嚴峻,高校必須有針對性地開展網絡意識形態建設,形成網上網下教育引導的合力。一是要利用網絡平臺開展深入細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建立健全學生工作隊伍,充分發揮學生干部、班主任、輔導員、專業教師的作用,及時了解和掌握大學師生的思想狀況,解疑釋惑,疏導個體情緒,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能夠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融入大學師生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去,使之成為大學師生做人做事的基本準則。在此基礎上,不斷加強意識形態工作的覆蓋性、即時性和實效性。二是要加強校園網絡的管理,對于網絡上一些錯誤的觀點、惡意的誹謗、謠言要給予即時修正,可以適時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文化沙龍等活動,為同學們答疑解惑,教育引領大學生端正個人思想;對于一些思想端正、價值觀明確、具有一定教育感染力的文章,要鼓勵師生通過各類網絡平臺進行轉發,同時要加強線上活動與線下活動的集合,進一步擴大高校意識形態工作的影響力。
總之,高校的意識形態工作就是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下,將高校師生、青年人才團結和凝聚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之下,為國家的繁榮昌盛、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國外文局.習近平談治國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2]張驥.中國文化安全與意識形態戰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敖帶芽.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建設:熱問題與冷思考[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4]張驥.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引領多樣化社會思潮若干問題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5]肖巍,顧鈺民.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研究報告(2011—2012):核心價值與意識形態建設[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6]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第一輯)[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Abstract: ideological work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faced with how to be vigilant against the invasion of hostile forces abroad, how to meet the actual demands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the new era, and how to lay a good example of positional warfare in cyberspace. The core values of socialism embody the essential requirements of ideological work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provide spiritual impetus and value guidance for ideological work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onsolidate the mass foundation of ideological work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thus become the guidance of ideological work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core point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is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advantages of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to emphasize the rule of education and guidance, and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network.
Key words: socialist core values,ideology,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