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慶勇
摘 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生本課堂作為一種新的教學形態,在初中教學活動中被廣泛應用,在該理念下實施前置研學的教學方法具有重要意義。基于此,以“前置研學”作為研究對象,分別從明確數學概念、開放式教學、教學活動設計、課前準備以及思路設計等方面詳細闡述初中數學生本課堂理念下“前置研學”的實施,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初中數學;生本課堂;前置研學
當前教育情況下,生本課堂理念是以學生作為主體的理念,在保持生本理念的基礎上,教師對學生進行“前置研學”,幫助學生在學習新的知識之前進行預習,提前對新的課程進行體驗和感悟,從而保證學生在正式學習的時候保持高質量,實現優質化教學活動,教師在其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進行開放式教學,提高教學設計,致力于“前置研學”的成功滲透。
一、明確數學概念,實施開放式教學
想要將生本課堂的理念深入貫徹,首先要摒棄傳統的觀念,實施開放式教學,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學習興趣,讓學習更加開放,不再死板。例如,初中某教師在教授全等三角形這節課的時候,證明的方式有很多,初三的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已經成熟了不少,對于全等三角形的概念也比初一和初二的時候了解了更多,發現證明的方法不是單一的,所以該教師選擇使用生本課堂理念的開放式教學方法,讓學生在“前置研學”中自己尋找答案。
例如,教師的“前置研學”作業布置內容為:學生自己制作兩個三角形,這兩個三角形必須保證安全一樣,制作完成以后要在第二日上課的時候展示自己的作品。以下步驟是開放式教學的要點:(1)當這兩個三角形的邊長一樣,制作的三角形也是一樣的。(2)先用紙板截出一個三角形,然后再放到另一個沒有用過的紙板上面,沿著三角形的形狀剪下來第二個三角形即可。(3)計算出三角形的夾角和邊長,然后再去制作,也會得到兩個一模一樣的三角形。第二天上課的時候,學生會將自己制作的方法和要點講出來,教師經過總結以后發現,大家制作的要點正好就是全等三角形的特性,也就是SSS性質和SAS性質,由此,全等三角形的概念明確了,開放式教學也達到了預期的目的。
二、以小組作為單位,進行教學活動設計
很多教師在進行生本課堂理念下的“前置研學”時,會采用小組學習的方法,按照教學設計一步一步地進行,將所有的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幫助每個學生表達自己的思想,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與溝通。尤其是一個需要合作的題目,如果小組之間可以相互協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縮短題目研討的時間,提高研討的效率。隨后,教師會根據具體的學習內容設置“前置研學”任務,學習小組根據“前置研學”共同解決,在必要的情況下還可以進行實驗,激發所有組內成員的積極性。
例如,教師設置的題目為:(1)已知小紅的雙眼距離地面有1.5米,小紅站在地上,雙腳距離旗桿的底部有18米,當小紅抬頭仰望紅旗的時候角度為30度,請問可以得出紅旗升起時的高度嗎?(2)當小紅站在教學樓某看臺上去看紅旗,現在腳距離地面有16米,與旗桿之間的水平距離有34米,看到紅旗的角度為10度,請問紅旗升起來的高度?(3)當小紅站在臺階上還需要什么方法與工具才能測量紅旗的高度?(4)人觀察物體的時候,視線和水平線夾角是15度的時候人的感覺最舒適,小紅眼睛離地面1.5米,第一階臺階離旗桿18米,臺階高度0.5米,請問小紅在第幾階的時候視線感覺最舒服?教師設置這些問題的時候就是采用小組的方式進行討論,小組成員前去操場進行實驗,經過一下午的不斷重復動作和計算最終得到了答案。隨后學生討論各自的解題方法,發現小組在進行實驗時的方法正好就是解題的要點,由此可見“前置研學”的積極作用。
三、課前充分準備,明確設計思路
教師在生本課堂理念之下進行“前置研學”的時候,需要尤為重視課前的準備工作,將課程的思路設計好,如果準備不充分將會直接導致課程的失敗,降低學生的積極性。教師在明確設計思路的時候,需要考慮到盡頭要學習什么?有什么好的學習線索?對素材進行探討的時候,教師需要幫助學生找出內容的難點與考試重點,然后在設計“前置研學”任務的時候突出課程內容的難點和重點,按照學生的思維設計問題,激勵學生去探索,得到結果。值得注意的是,教師應該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課前準備,“前置研學”任務內容必須符合之前學習的基礎,提出關于生本課堂教學的關鍵問題,了解學生之間的差異和思維方式,明確學生的知識基礎,教導學生在完成“前置研學”任務的時候需要結合教材內容找出學習的重點,根據教師提供的任務,不同學習程度的學生完成的任務程度也不一樣,得到的效果同樣有差別,由此可見,生本課堂沒有預設起點,要以學生當前的現狀作為起點,這也是教學的起點。
總而言之,在初三數學教學活動當中,將生本課堂理念作為基礎,設計“前置研學”任務,學生從實際的角度出發,加強實踐活動,明確數學的概念,利用開放式教學方式,通過小組合作的方法進行協作,教師與學生的思路十分明確,從而提高了教學質量,豐富了教學內容,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提高教師的課堂效率。
參考文獻:
[1]曲曉輝.生本理念下初中數學前置作業的設計分析[J].中華少年,2016(24):188-189.
[2]邊珍.生本理念下初中數學前置作業的設計研究[J].新課程導學,2015(5):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