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雷
摘 要:化學概念是整個初中化學知識體系的骨架,是學生學習化學知識的一個重要環節,促進初中學生對化學概念的理解,深刻領會化學概念的含義,并能解決實際問題。通過實驗事實引出概念,朗讀促理解,剖析概念中關鍵的字詞,有針對性地設計練習題、強化鞏固概念等方法來促進學生對化學概念的理解,從而學好化學概念。
關鍵詞:初中學生;化學概念;促進理解
在初中化學知識體系中,化學基本概念是基礎,是骨架,學好化學概念是學生學好化學基礎知識的前提,形成化學思維,拓展智力,特別是提高學生運用化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有著重要的作用。但是初中學生的語文功底不夠,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都較弱,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采取各種方法來促進學生對化學概念的理解。我將結合現在初中學生的實際和我的體會談談高效地促進學生對化學概念的理解。
一、重視實驗,用實驗引出概念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要讓學生通過觀察實驗現象,并對實驗現象進行描述、分析,歸納總結形成理論知識,即從感性知識上升到理性知識的過程。所以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特別重視演示實驗,通過實驗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描述實驗現象,引導學生分析現象,引導學生得出結論,引出化學概念。我在做演示實驗的時候,一般是邀請兩名學生做我的左右助手,就近觀看,并將看到的化學現象描述給大家。如在學習質量守恒定律的時候,我是用紅磷在密閉體系中燃燒及鐵釘和硫酸銅溶液的反應這兩個實驗,并用天平稱出化學反應前后的質量,讓學生觀察到天平真正保持著指針指著零刻度不變,讓學生體會到化學反應前后的總質量是相等的、守恒的,從而深刻地體會質量守恒。所以化學實驗就成為化學學習中主要解釋化學概念以及現象的宏觀體現。而且,化學反應的各種物質變化也可以很好地吸引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化學實驗很容易成為一種引導學生去自主學習和理解化學的教學方式,而且也可幫助學生更快速地理解化學概念。
二、學生朗讀概念內容,促進對概念的初步理解
初中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是很弱的,常常連一句話都讀不對斷句,更不要說理解其含義了。所以我的做法就是先讓學生齊聲朗讀幾遍概念內容,將學生的視和聽都調動起來了,讓概念的內容在學生腦海中回蕩幾遍,然后再抽學生來回答,把你從概念中領會的意思表達出來,不同的學生說出的意思肯定有不同的地方,有了沖撞就有了火花,會產生共鳴,然后教師再把他們的意思匯總,就形成了對概念的初步理解。如在學習溶解度的概念時,我先讓學生大聲朗讀幾遍,然后抽學生來回答:“你能從概念文字中得出哪些信息?”通過不同學生的理解,綜合他們的信息,學生就會得出溶解度概念的四個要素,從而初步理解這個概念。所以,通過朗讀,體會文字信息,理清概念的內涵,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對提高理解能力和增強學習能力都是大有幫助的。
三、挖掘關鍵字詞,剖析概念內容,促進學生理解
化學概念不僅用詞準確、嚴密,而且非常精練,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對一些含義比較深刻、內容又比較復雜的概念進行剖析和講解,以促進學生對概念的學習和理解。如在學習質量守恒定律的時候,我首先在大屏幕上給出質量守恒定律的文字表述:“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這個規律叫做質量守恒定律。”我提出問題:要理解這個概念,你們認為哪些字詞最重要?讓學生來分析,展開討論,抽學生來回答,我再把他們的信息收集、組合起來,就很容易地讓學生知道“參加、化學反應、總質量、等于、生成物的總質量”這些詞的重要性,從而理解這些字詞的意義,就形成了對這個概念的理解。
四、針對性地練習、強化知識,達到鞏固和理解
在講授每一個化學概念之后,教師要有針對性地設計一些相應的練習題,讓學生思考回答。如,學生學習了混合物、純凈物、單質、化合物、氧化物等一系列的概念及物質分類之后,為了使學生能正確理解并掌握概念,我給出了這樣一個習題:下列物質①清新的空氣,②紅磷,③高錳酸鉀,④冰與水的混合液,⑤碘酒,⑥鐵粉,⑦五氧化二磷,⑧液氧,哪些是混合物、純凈物、單質、化合物、氧化物,讓學生回答后,并根據學生的掌握程度進行講評、分析、糾正錯誤。這樣的鞏固性習題,對學生掌握、深化基本概念是行之有效的。
又如,在學生學習了質量守恒定律這個概念之后,我設計這樣一個題:A和B發生如下反應:A2+2B=2AB在反應中,A物質和B物質的質量比為1:1,若6 gA和8 gB充分反應后生成AB的質量為①14 g ②12 g ③11 g ④10 g。大多數學生都選擇了14 g,說明學生沒有理解質量比是1∶1的含義,6 gA只能和6 gB發生反應,因而有2 gB剩余,讓學生體會、理解到“參與”二字的重要性。教學中要注意知識的循序漸進,適當地設置難度,合理設計知識結構。這樣既能保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又能鞏固化學基本概念。
初中化學教學中要采用全方位、多渠道、多種方法來促進學生對化學概念的理解,既能及時消除學生容易出現的誤解,又能抓住化學概念的特征,使學生既容易理解,又便于掌握,更能運用概念解決實際問題。使學生在理解化學概念的同時,自身知識結構和化學運用能力也得到了極大的提高。
參考文獻:
馬振梅.課堂中如何更為有效的對概念進行講解[J].課程教育研究,2014(23):17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