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文彬
摘 要:初中數學教學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至關重要,學生對數學的興趣與教學方式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重點闡述了現在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一些解決方法。
關鍵詞:數學教學;問題;解決方法;探討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中共十九大報告中強調: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必須把教育事業放在優先位置。數學作為其中的重要一環,發揮著不可取代的作用。數學是一門系統性、邏輯性、相關性較強的學科,幾乎每個階段(小學、初中、高中、大學等)的學生都要學習數學,但是很多人在學習過程中逐漸對數學學習失去興趣,是自己不愿意學習數學還是對現在的教學方式不感興趣?結合作者幾十年的教育經驗對這一問題進行探討和分析。
一、初中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教學改革的深入給現在的教學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既要講求實效、提高效率,又要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1]。我們感受到了教學改革帶來的春風,同時也應注意到現在教學中還是存在很多問題。
1.使用以往的教學模式
在教學模式改革中,許多教師積極參與,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但是這其中也不乏老師使用以往的教學模式,這種模式在他(她)們的腦海里根深蒂固的原因是他(她)們認為這種模式是提高學習成績很好的方法。學生回答問題時,他(她)們過于在意標準答案,對于不符合答案者進行全盤否定,此種行為嚴重打擊了學生的自信心。
2.初中數學教師對本課程不甚了解[2]
作者通過幾十年的教學觀察發現:有些老師對自己上課的內容了解甚少,或僅停留在理論和經驗的范疇,不能深刻認識到數學這門學科的廣泛用途以及其中的玄妙。甚至有的老師一次備課可以用幾年,這種固定思維模式極大地限制了學生的發散思考能力,使學生對枯燥乏味的數學失去興趣。
3.在教學中失去耐心
學生沒有聰明和笨之分,但是有些學生接受新知識的節奏會稍微慢些,這就有可能造成跟不上老師講課節奏的現象,對于那些沒有一遍聽懂的學生,如果老師失去耐心,也會使學生喪失學習數學的興趣。
4.忽視“差”生
考試無時無刻都存在學生的身邊,比如月考、教學質量檢測、中考等。對每一學生而言,考試是最公平的手段,但是在考試中也會產生很多隱形的弊端。以數學為例,對初中生來說,考試的題目都有固定答案,如果一個學生想用自己思考的不同于答案上的方法解決問題,但是得到的答案與參考答案不符,對于成績好的學生老師會問為什么用這種方法,這種方法錯在哪里,但對于成績差的學生則相反,老師不會關心你是怎么錯的。老師在學生的學習中扮演著重要的作用,一句鼓勵會成為學生學習的動力。
二、探討教學問題的解決方法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老師應該引導學生自主思考,重視學生學習主體的作用,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提倡和發展多樣化的學習方式,鼓勵學生自主探究,積極探索,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與能動性,啟發學生通過實踐去感受知識,從而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教育工作者還應充分認識數學教學的長期性、復雜性、艱巨性,并下定長期奮斗的決心以期取得新勝利。解決這種教學問題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1.完善教學體制
農村初中很多教學體制不完善,在聘請老師時,由于農村條件差,很多有教學經驗的老師不愿意來農村教學,而只能招聘一些教學經驗較少、課本知識欠缺的老師。俗話說:“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學校應該重視老師的教學水平,定期組織數學老師的培訓學習,加強老師的基本功。此外還可以安排不定期的輪流聽課制度,并記錄聽課效果,從聽課中可以了解老師講課的不足,下課主動和老師溝通,從而提高教學能力,千萬不要讓老師成為教學過程中的那一塊短板。
2.拋棄傳統的教學模式
教育是目的,而非形式。傳統的、陳舊的教學模式應該被拋棄,培養高素質、創新能力強的初中生,而不是以應試教學為導向的教學模式。校領導要多召開有關教學方面的會議,讓老師之間相互交流,分析自己和他人之間的教學差距,并吸取經驗加以改正。互聯網+的時代已經到來,在教學中也需推動互聯網、人工智能的融合,老師和學生共同學習,使學生同樣享有名師資源。
3.調動學生上課的積極性
數學有一個特點就是抽象性,純粹地講數學理論,使學生感到枯燥乏味,對此可以適當增加實踐課,使學生很快融入數學老師的課堂。在課堂上不僅要讓學生聽得認真,還要培養學生的思維發散能力,這種思維方法要求從一個目標或思維起點出發,沿著不同方向,順應各個角度,提出各種設想,尋求各種解題途徑去分析和解決問題。早在兩千多年前,我們的至圣孔子便啟發我們,舉一隅應有三隅在反,解題時,可以使用一題多解、一題多變,讓學生學會舉一反三。
數學教學本身是枯燥的、乏味的,需要老師通過自己對課程的理解把這些知識轉化成一個個有趣的案例,使學生可以更快地接受,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在解題上,鼓勵學生采用一題多解,活躍課堂氛圍,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傊?,擁有好的教學模式是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因素之一,教育工作者的初心不能變,但是具體方式方法應隨時代而改變。
參考文獻:
[1]李麗娟.淺談如何提高初中數學教學課堂效率[J].成功(教育),2010(5):57.
[2]金文勇.初中數學課程教學改革中的問題與對策分析[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3):137-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