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芳燕
摘 要:經調查研究,作者已發現彝族小學生英語學習動機特點為:成就型動機不足,外在動機無法轉變為內在動機。由此,本文在此基礎上,運用Dornyei的外語學習動機三層說探究其特點形成因素,從而為激發彝族學生英語學習動機提供啟發。
一、引言
學習動機一直以來都是學著熱心研究的課題,有關方面的研究也是數不勝數。英語學習動機研究也是一大熱點,但主要集中于漢族學生,對于少數民族學生的英語學習動機研究十分匱乏。在CNKI中輸入少數民族英語學習動機為主題的查找,搜索結果為48。其中80%以上主要研究的是大學生,而初中,小學研究占比較少。其中有關彝族學生英語學習動機的研究作者發現三篇:姚尚蓮,《民族地區高校非英語專業彝族、漢族新生英語學習動機與成績研究》;姚尚蓮,《對非英語專業彝族、漢族新生英語學習動機與成績的研究》;何清,《楚雄農村地區彝族和漢族小學生英語學習動機比較研究》。由上可知,這三篇都是彝族和漢族間的對比研究。作者此前就彝族小學生的英語學習動機進行發現研究,找出其英語學習動機特點。本文主要就其特點進行原因分析。
二、外語學習動機三層說
19世紀90年代,匈牙利心理學家Dornyei提出了外語學習動機三層說,即:語言層,學習者層和學習情境層。運用此框架來界定外語學習動機,一定程度上使得語言學習動機與教學情境得到有機結合。
(一)語言層面
Dornyei的語言層面主要從與語言(目的語)相關的一些因素(經濟,政治及文化等)來探討這些因素如何影響學習者的學習目的。比如說美國經濟的發達使得英語成為全球通用語,使得學習者為了能走向世界而學習英語。各種不同的因素使得學習者對目的語的學習帶有不同的目的,而學習者的學習目的又與學習動機有著必不可少的聯系。由此可以看出Dornyei的語言層面主要關注的學習者的學習目的,其中包含融合型動機子系統和工具型動機子系統。
(二)學習者層面
學習者層面主要考慮的是學習者本身的個體差異。其中個體差異主要包含的因素有個體的成就需要和自信心。成就需要就是指學習者希望能夠得到別人的贊揚和崇敬,在語言學習方面達到一定高度。自信心則包含語言焦慮、語言能力的自我評價、結果歸因和自我效能等方面。
(三)學習情境層面
學習情境層面主要包含課程特定動機組件、教師特定動機組件和集體特定動機組件。課程特定動機組件與教學大綱、教材、教法和學習任務密切相關。教師特定動機組件與教師的教學方法、言語行為和自身人格密切相關。集體特定動機組件與學習者所在學習小組的集體動力有關。
三、彝族小學生英語學習動機特點
作者在其《彝族學生英語學習動機研究》中,問卷的設計就三個動機類型找特點:內在動機,外在動機和成就型動機。通過對問卷收集的數據進行整理和分析,發現彝族小學生英語學習動機以外部動機為主,內部動機為輔,成就型動機形成的影響因素最小。基于這一特點,接下來作者將對這一特點進行成因分析。
四、彝族小學生英語學習動機特點成因分析
從Dornyei的外語學習動機三層說出發,我們可以從語言層,學習者層和學習情境層三方面出發,分析彝族小學生英語學習動機特點形成的原因。
(一)語言層:學生學習目的以工具型動機為主,缺乏融合型動機
在大多數彝族小學生看來,學習英語的目的只是為了應付考試,達到學校和老師的要求,只有少部分學生表示學習英語是為了走出去和別人交流或是為了以后自己出國,更好地融入生活。在外力推動下學習英語,這對于本身需要學習彝語和漢語的小學生來說,排斥感更會加大。在應試教育的灌輸下,再加上少數民族學生學習資源缺乏,學生接觸和了解英語語言的機會相對較少,在這種情況下,學生極易以應試為學習目的。
(二)學習者層:學生缺乏英語學習興趣,英語學習成就感低
學習興趣對英語學習動機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大部分彝族小學生表示完全不喜歡英語。據學生反映,學校教學活動單一,現有的活動單一且無法激起學生的熱情。再者,據了解學校活動的獲獎率不高,大多數時候只有3~4個獎項。這樣的話,大多數學生無法融入活動,在他們看來,獎項只屬于那些英語好的學生,英語分不高,且不受老師喜歡的學生是不受歡迎的。如此一來,學生的參與感和成就感都會大大降低。
(三)學習情境層:教師隊伍教學創新力度不夠,教學模式單一
據了解,彝族小學生英語教學多以教師灌輸,學生接收的模式為主。大多數年輕英語教師會在課堂教學上做很多努力和創新:盡量讓課堂生動有趣,語言幽默,講解學生感興趣的課外知識等等。但是對于已有10年以上教齡的教師來說,大部分教師的激情已然退卻。他們多以教材為主,按照教材的步驟一步步講解,對于學生的層次差異沒有做過多考慮。
教師隊伍態度不統一,很大原因在于學校對師資隊伍的建設不夠。一方面,英語學科不受重視,使得英語教師不受重視,從而使得教師對于教學產生懈怠和疲倦感。另一方面,英語學科調研和英語教師教學研討會無法得到開展。英語教師就教學上的問題無法得到溝通和解決,優秀的教學方法得不到表揚和擴散,這會使得教師的成就感和存在感下降,從而消極對待教學,影響英語教學質量,進而影響學生的外在動機的轉化。
五、總結
本文主要在彝族學生英語學習動機特點基礎上探究彝族學生英語學習動機特點的成因。根據Dornyei的學習動機三層說,彝族小學生動機特點的主要成因主要從三方面考慮。由此在語言層上的建議為要求學生改變以應試為目的的學習動機。在學習者層上的建議為要求學校、教師和家長注重激發學生英語學習興趣,從而將外部動機轉化為內在動機。在學習情境層上的建議為學校應加強英語教師隊伍的建設,多支持英語教師教學工作。成因的分析是為解決方法提供建議,希望這幾方面的建議能在激發彝族小學生英語學習動機上發揮作用。
參考文獻
[1] Zoltan Dornyei.Motivational Strategies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 [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項目來源是西華大學西華杯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編號2018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