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崇


摘 要:近年來,有聲思維法(Think Aloud Protocols)被逐步應用于英語教學的各個方面以探索學生在完成指定任務時的思維過程。本研究以非英語專業大一學生為受試者,利用有聲思維實驗獲取不同閱讀水平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閱讀策略使用差異,以期為教學內容的設計提供啟示。
關鍵詞:有聲思維法;閱讀策略;全局策略;解決問題策略;支持策略
1引言
閱讀能力是衡量EFL學習者語言能力的重要標準之一,閱讀理解題也是包括大學英語四六級在內的各類英語考試的重要題型。因此,學生普遍對自己的閱讀能力有較高的期待,教師也一般會把閱讀方法和閱讀技巧的講授作為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因為教師對教學材料和講解內容的選擇往往是按照自己以往的教學經驗為依據,而忽略了學生真正欠缺和需要的是哪種閱讀方法。教師所授和學生期待之間的差異是造成閱讀教學質量欠佳的重要原因之一。
為了探索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思維過程以及方法策略上的不足,進而指導教師有效選擇教學材料因材施教,有聲思維教學法應運而生。根據郭純潔(2015),所謂有聲思維,就是受試者在完成某項任務的過程中,隨時隨地就講出頭腦里的各種信息。有聲思維的應用價值主要表現在其成果可以直接應用于外語教學上,在外語教學各領域的研究成果對外語教學都有著一定的幫助和促進作用。Grabe&Stoller;(2002)曾提出,成功的閱讀者和不成功閱讀者的閱讀過程和所使用的閱讀技巧是不一樣的,而學習者的閱讀技巧是可以通過有聲思維的方式得到訓練和提高的。
本文以提高學生四六級考試中的閱讀分數為目的,將有聲思維教學法應用于大一非英語專業學生的閱讀教學中,通過有聲思維訓練探索不同閱讀能力的學生的閱讀策略使用情況,并對教師的閱讀課堂設計作出指導。
2有聲思維實驗
2.1 研究問題
本研究擬通過有聲思維實驗,回答以下兩個問題:
(1)非英語專業的高水平閱讀者與低水平閱讀者在策略使用方面是否存在顯著差異?
(2)閱讀策略的使用與閱讀成績是否存在關聯性?
2.2 研究對象
本研究選擇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大一的34名管理學相關專業學生為研究對象,其中包括男生19名,女生15名。根據其大一上學期期末考試的閱讀成績,將學生分為高(7人)、中(17人)、低(10人)三個閱讀能力組。
2.3 研究工具
受試在完成教師指定的閱讀題目時,需要按照有聲思維法說出自己全部的思維過程并描述自己的全部活動,其語言內容將被錄音作為此次研究的有聲思維資料,錄音時間被設定在30分鐘之內。
本次有聲思維訓練的閱讀材料為某權威出版社線上學習網站題庫中的四級閱讀模擬題,總詞數405。題型為選擇題,考察點包括內容細節(3題)、觀點態度(1題)和文章內容概括(1題)。選擇本材料的目的是同時考察學生對具體內容的認知能力以及用于概括和聯系的元認知能力。
本研究對于學生閱讀策略的分析歸類采用的是Mokhtari&Sheorey;(2002)提出的SORS閱讀策略分類量表,該分類法被評價為一種極富價值的診斷性工具,能幫助學生認識到自身閱讀策略的優劣勢。
2.4 實驗步驟
在正式的有聲思維錄音之前,教師先對受試進行長達一小時的有聲思維方法演示和心理疏導。講解后,受試來到各自的錄音設備前,利用一段測試文本進行先導實驗,以便檢驗任何設備故障并作為正式錄音開始前的熱身活動。本次實驗學生的平均錄音時長約為20分鐘。
2.5 數據統計
根據郭純潔(2008),在有聲思維報告中沉默時間超過總測試時間10%以上的報告視為無效樣本,因此本實驗中無效樣本為5份,最終,筆者對其余29份有聲思維報告進行轉寫和分析,基于SORS量表中的30種閱讀策略,將其分為全局策略、解決問題策略和支持策略三類。經統計,全體受試共采用其中的25項策略,其中包括11項全局策略、7項解決問題策略和7項支持策略。
2.6 數據分析
筆者按照本次閱讀測試得分,將受試分為6~10分組(16人)和0~4分組(13人),分別列示其策略使用情況。
從上表可以看出,總體策略使用方面,高分組使用的策略數明顯高于低分組,尤其在全局策略和解決問題策略的使用上,而這兩類策略被認為是與閱讀者元認知意識密切相關的。通過此表可以看出,成功閱讀者和不成功閱讀者確實在策略使用的種類和數量上存在差異,成功閱讀者使用的策略更傾向于元認知意識。這與Lau(2006)提出的“高水平閱讀者會在閱讀中使用更多的策略,相比之下,低水平閱讀者不僅認知能力弱,而且缺乏內在動力” 不謀而合。
此外,筆者還利用SPSS 12.0檢驗了總體策略、三個不同類別的策略與閱讀理解成績之間的相關性,詳見表2。
由以上統計結果可以看出,閱讀策略的整體使用數量與閱讀成績呈現正相關(r>0.4, p<0.01),即受試使用的閱讀策略越多,閱讀成績越高。同時,除支持策略子項目外,全局策略和解決問題策略的使用也和閱讀成績呈現正相關(r>0.4, p<0.01),即這兩類策略使用的越多,閱讀成績越高,也同時證明了元認知意識對于閱讀成績提高的正面意義。
3 結論與展望
本研究以非英語專業學生為實驗受試,用有聲思維法檢驗其在英語四級閱讀題中的閱讀策略使用情況,探索閱讀策略使用情況與閱讀成績之間的內在關聯。實驗發現,高分學生在閱讀中使用的策略總數多于低分學生,且兩組間的主要差異體現在代表元認知的全局策略和解決問題策略上。此外,經過對學生使用的策略數和成績進行關聯性檢驗后,證明學生在閱讀理解過程中使用的總策略數、全局策略數和解決問題策略數與閱讀成績分別呈現正相關關系。
因此,教師應通過此實驗發現閱讀成績較差的學生的真正欠缺和需求,發現其和成功閱讀者之間的差距在于使用閱讀策略的數量和類型不同,這可以對未來閱讀課堂教學材料的安排提供指導。在未來的閱讀教學中,建議教師注重對于元認知類閱讀策略的教學和培養,提高學生對于全局策略和解決問題策略的應用能力,進而提高英語四級閱讀成績。
參考文獻
[1]郭純潔.有聲思維在外語教學研究中的應用[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5.
[2]Grabe,W.&Stroller;,F.L.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Reading[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5.
[3] Mokhtari K.& Sheorey R.Measuring ESL students awareness of reading strategies[J].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Education,2002,25(3):2-10.
[4]李炯英,秦智娟.第二語言閱讀策略研究30年:回顧與展望[J].國外外語教學,2005(4):43-49.
[5]郭純潔.有聲思維法[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8.
[6]Lau,K.L.Reading strategy use between Chinese good and poor readers:A think-aloud study[J].Journal of Research in Reading, 2006(29):383-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