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國良
[提要] 近年來,作為互聯網金融的代表產品P2P網絡信貸平臺在中國得到快速發展,但當P2P平臺發展展現其魅力時,行業內各種問題頻頻發生。本文就當前P2P網貸平臺發展狀況和主要問題進行分析,對投資者選擇P2P網貸平臺給出相關建議,以及對P2P網貸平臺發展進行展望。
關鍵詞:P2P網貸平臺;投資;風險;監管
中圖分類號:F83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18年8月6日
P2P(Peer to Peer)網絡借貸,也稱個人對個人的信貸,來源于P2P小額借貸。隨著信息技術與互聯網技術的快速革新與發展,P2P小額借貸實現了從線下模式到線上線下并行的模式,由簡單變復雜。P2P網絡借貸平臺應運而生,該平臺主要是出借人在收取一定利息的前提下,通過第三方平臺向借款人提供小額貸款的金融模式。P2P網絡借貸是現代信息科技與民間金融組織形式結合的產物,通過一定的交易制度設計,使傳統的通過金融中介機構借貸資金的低效率、高成本的資金借貸模式轉換為高效率、低成本的資金借貸模式。中小企業和個人可以在P2P平臺上籌集資金,而個人和機構也可以將閑散的資金貸放出去,從而獲得一定的收益。
(一)P2P網貸平臺發展狀況。P2P平臺作為服務中介的角色,是民間借貸的信息提供者和交易撮合者。同時,通過現代支付方式,搜集交易與行為信息,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等信息處理技術,發展個人信貸體系,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信息不對稱導致的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問題。相比傳統的商業銀行,P2P網絡借貸呈現以下特點。一是互聯網技術的運用。互聯網技術的運用使信息的審核和整合更加便捷,也使借貸雙方可以突破地域和時空的限制,形成多對多的交易模式;二是交易方式的靈活性和高效性。借貸合約主要包括金額、利息、期限、擔保抵押方式等內容,而資金供給方和資金需求方有自己的交易需求。在P2P網絡借貸平臺上,這些需求可以較好地得到磨合和滿足;三是借貸雙方的廣泛性。由于參與門檻較低,參與方式靈活,不同特點的資金供給方和資金需求方均可以在P2P網絡借貸平臺上進行交易。資金需求方即使沒有抵押資產,只要有一定的信用,便可以獲得資金。資金供給方即使所提供的資金金額較小,也可以在平臺上找到匹配的借款人。據網貸之家統計,截至2018年7月,我國網絡借貸平臺累計達6,550家,其中正常運營平臺數為1,928家,累計問題平臺數為4,622家。互聯網金融行業監管不斷加強,監管政策不斷深入,從資金存管到限額管理,從整改到備案,合規進程不斷提速。截至2017年12月31日,正式上線銀行存管系統的網絡借貸平臺已有626家。
(二)P2P網貸平臺存在的主要問題。一是平臺定位問題。P2P網絡借貸在國外一般用于個人之間的資金融通;但是在我國,P2P不僅包括個人之間的借貸,而且包括個人對企業的借貸。在本質上,P2P網絡借貸應該是一個撮合資金供給方和資金需求方的信息平臺,即平臺對資金供給方并沒有保本保息的義務,在政策層面也禁止做出相關承諾。但是,由于競爭或市場機制不完善,很多平臺實際上給投資者以能夠提供預期穩定收益率的印象,使金融風險不斷積聚,甚至在區域范圍內造成社會的不穩定。這是需要P2P網絡借貸平臺和監管部門引起重視的一個問題;二是過度授信問題。在金融科技運用于現有P2P網絡借貸的大背景下。P2P網絡借貸平臺實際上可以搜集更多有關授信企業或個人的信息,以更好地管控風險。但在現實情景中,很多平臺并沒有對授信企業和個人進行深入調查,隨便借出資金,從而造成一定的損失。這其中不僅涉及P2P網絡借貸平臺未很好地履行相關責任,也涉及消費者的權益未很好地得到保護;三是監管問題。目前,我國對P2P網絡借貸的監管尚不完善,還需要監管主體和主管部門進一步界定責任,并從法律法規上進一步明確。P2P網絡借貸涉及金融和互聯網兩個行業,相關的主管部門和監管主體仍需要進一步合作,以明確主體責任。此外,由于P2P網絡借貸屬于剛剛興起的金融業務,隨著風險的陸續爆發,相關的法律法規也要跟上,以使主管部門和監管主體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作為投資者,可從以下五個維度對P2P網貸平臺進行選擇:一是看平臺股東背景,對于平臺的股東,股東自身發展的狀況和股東能給平臺的支持進行關注,平臺的股東直接關系到平臺穩定發展的問題;二是看平臺高管團隊,多關注高管團隊的履歷和現在平臺所做的業務的匹配度,判斷高管團隊是否能做到對平臺進行合理規范的運營以及對風險的把控;三是看平臺底層資產,即資金去向,需觀察當下平臺所從事的具體業務,資產是個人信用貸、企業貸還是車貸等,以及了解單筆借貸數額,是否有機構擔保,過往逾期率多少等情況;四是看平臺的盈利水平。一般而言,一個平臺要健康持續發展,就是要能夠盈利,創造利潤,財務狀況良好。即使目前虧損,按照它的發展計劃、節奏,應該也會有比較明確的盈利計劃。平臺盈利水平也直接反映出高管團隊的運營能力;五是看第三方機構對平臺的評價。在網貸平臺中,第三方機構會對業界中的平臺進行比較客觀的評價和排名,讓投資者能夠對平臺在行業中的位置有所了解。投資者同時可以關注多個第三方機構對平臺的評價,從而做到更客觀地了解到平臺運營以及在行業中的情況。目前可關注的網貸第三方評價機構有網貸之家、網貸天眼、融360和貸羅盤等。
據網貸之家數據顯示,2017年P2P網絡借貸平臺的借貸余額已達1.2萬億元。未來幾年內,P2P網絡借貸行業將進一步合理合規的發展。未來,預計P2P網絡借貸的發展將呈現三個趨勢,分別是合規化、科學化和互聯網征信的升級。
(一)合規化。合規化是指P2P網絡借貸平臺必須遵守相應的法律法規、監管規劃和標準。自2015年開始,P2P網絡借貸平臺集中出現了一批問題平臺,造成了不良的社會影響。2016~2018年不斷有問題平臺出現,截至2018年7月,整個P2P網絡借貸平臺的累計問題平臺數量達到4,622家,而整個P2P網絡借貸平臺的累計數量為6,550家,問題平臺數量占到了70%,超過了2/3,這也是整個P2P網絡借貸行業需要引起重視的問題。2017年是金融監管強化之年,無論是全國金融工作會議還是黨的十九大,均將防范金融風險放在重要位置。因此,我們預計,未來P2P網絡借貸的監管將會持續考慮金融風險的防范。隨著法律法規的進一步完善,P2P網絡借貸平臺的合規化也是大勢所趨。
(二)科技化。2016年3月,國際金融穩定理事會在其發布的專題報告中初次對金融科技進行了定義,即金融科技是指科學技術帶來的金融創新,它能夠創造新的業務模式、應用、流程或產品,從而對金融市場、金融機構和金融服務的提供方式造成重大影響。通常來講,是指以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為代表的一系列技術創新,對金融業務和服務方式的影響。對于P2P網絡借貸業務,金融科技怎樣來服務于P2P網絡借貸業務,將直接決定著借貸平臺的發展方向。例如,隨區塊鏈技術目前在P2P網絡借貸平臺上還沒有大規模應用的先例,但從區塊鏈技術出發,預計其對助力P2P網絡借貸平臺加速轉型、緩解征信難題、完善和健全行業監管體系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三)互聯網征信的升級。互聯網征信的升級是指將P2P網絡借貸的征信建立統一標準,打破信息孤島,實現信息共享,進而實現P2P網絡借貸的全流程風險管控。風險管理是金融的核心,就P2P網絡借貸來說,征信是其風險管理的核心。互聯網征信是利用互聯網技術實現信息的整合與分析,從而服務于P2P網絡借貸的風險管控。目前,互聯網征信還存在一些問題,包括沒有制定統一標準和信息孤島問題。除了中國人民銀行牽頭成立的征信中心外,各個P2P網絡借貸平臺均有其自己的征信體系。這些征信體系中數據僅服務于P2P網絡借貸平臺自身的金融服務,沒有統一對外披露,更談不上統一的征信標準。未來,互聯網征信的升級也是大勢所趨,如何規范征信行業,建立統一的征信標準,是整個P2P網絡借貸行業和監管機構都需要考慮的問題。
主要參考文獻:
[1]伍旭川.互聯網借貸:風險與監管[J].金融市場研究,2014.2.
[2]趙大偉.P2P網絡借貸行業如何實現轉型發展[J].清華金融評論,2016.7.
[3]徐忠,孫國峰,姚前.金融科技:發展趨勢與監管[M].中國金融出版社,2017.
[4]楊濤,楊東.中國金融科技運行報告2018[M].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