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國
摘 要:數學在小學教學的過程中占據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對于小學生數學知識的難度是非常高的,在進行數學知識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必須要有非常好的抽象思維能力,但是小學生由于其本身的年齡的原因,數學邏輯思維能力存在嚴重不足的現象,因此在進行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我們必須要將趣味教學融入其中,只有這樣小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才能夠得到提升。本文就小學數學教學教育中的趣味教學進行研究,希望能夠讓小學生喜歡上數學,只有這樣小學生的邏輯思維和抽象思維能力才能夠得到增強。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方法;趣味教學
數學教學過程中很多知識和理論是非常抽象的,因此在進行數學學習的過程中。我們必須要不斷加強數學和學生生活之間的聯系,特別是在小學數學教學的時候,必須要不斷加強這些知識和小學生生活的聯系,小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能力才能夠得到提升,并對數學學習產生更強烈的興趣。教師在對小學生進行數學教學的過程中,必須要引導學生去觀察生活中和數學知識能夠產生聯系的事物,讓其可對數學的抽象思維進行掌握。開展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教師必須要創設接近小學生生活的教學情境,只有這樣小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才能夠得到更好的開發。
1 立足生活和游戲,創設學習情境
教師在進行數學教學的過程中,必須要不斷提高數學的趣味性,只有這樣數學的教學的過程才會更為吸引人。數學教學的過程中,不能僅僅是以學習為目的,必須要引導小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習技巧,讓小學生能夠將數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讓學生通過動手等方式自主的進行數學知識學習,通過這種方式讓小學生感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也才能夠得到增強。教學過程中,教師可應用精美的教學圖片來提高小學生對數學的理解能力,學生會更愿意學習數學,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才能夠得到增強。
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經常感覺到枯燥,面對這種情況,教師必須要對現有的教學方式以及教學內容進行更新,小學生在進行數學學習的時候才能夠更有積極性。教師可以將數學教學過程中的圖片轉化為影片,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就會被教師展示的圖片吸引,進而跟住教師的步伐,一步一步更為深入的去理解數學知識。學生的數學知識儲備也會得到提高,學生的推算能力才能夠變得更強。
小學生由于自身年齡的特點,使得小學生在進行數學學習的過程中,經常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這種現象就會造成小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無法得到提升,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必須要設置一些趣味性的環節,只有這樣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才能夠得到提升。小學生的年齡特點決定了他們愛玩、好動,注意力集中的時間短,平穩性差。針對這些特點,我們在教學中精心設計各個環節,力爭把每個環節都讓學生當做游戲的過程,讓學生在游戲中動手擺一擺、做一做,動腦想一想、猜一猜,動嘴說一說、辯一辯。比如:在學習認識幾何圖形時,老師不要急于講出物體的名稱,而是引導學生隨心所欲地在課桌上擺弄準備的學具,看一看,摸一摸,看能發現什么。學生馬上爭先恐后地拼、擺、說,然后老師再引導學生相互交流,介紹自己發現了什么,通過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對不同形狀的物體的特點有了初步了解。這時我們由衷地贊賞學生所進行的探索,接著又提出挑戰“如果你們把這些不同形狀合在一起,我們會拼成什么呢?”可以由孩子們自由發揮想象力,由簡單的幾何圖形到復雜的實物,由呆板的到帶有故事情節的,真正讓學生在玩的過程中鞏固了新知識。
2 在游戲操作活動中深化學生的數學意識
“在學習中玩耍,玩耍中學習”才是獲得最高效教學效果的方法,尤其是針對年紀較小的小學生來說。這種最為自然的教學與學習方式可以最大限度的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致,并且讓學生自然而然的產生數學意識。在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數學教學內容中的知識本身及比較抽象,因此,學生在理解與運用上較為吃力,加上數學知識又是以環環相扣的模式存在,因此學生一旦理解不好,就會直接影響到后續的學習效果,這會極大的挫傷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導致因為一環脫節,后面直接放棄更為主動的理解、學習數學知識。生動形象的數學游戲可以讓整個教學的過程更為直觀,幫助學生更為深刻的理解抽象的知識,這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探究興趣。
如在教學生學習長度這節內容時,為了讓學生可以更為牢固的理解長度這一單位的意義,可以讓學生們對身邊周圍的東西對刻度尺進行替代,如木棍、繩子等,這些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物品可以起到長度單位的相關職能,這樣的話,教師就可以從中提出問題,讓學生們直接做思考,理解其中潛藏的數學原理。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形狀上的教學內容傳輸時,可以直接帶學生到戶外找各種形狀進行認識,讓學生可以更為深刻的記住什么樣的形狀具備什么樣的功能。
3 加強互動,建立老師與孩子的“伙伴關系”
學生學習數學的過程是一個充滿情趣、充滿智慧和創造的過程,這就需要教師改變舊的觀念,把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變成一種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新關系。學生心理上的安全感主要是與教師對待學生態度,學生與同伴之間的關系等因素有關,教師對待學生的態度尤為重要。所以,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同伴關系是良好的學習環境的重要前提。這種理念下的數學活動應是一種教師和學生互動的活動,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調動所有的感官,以便不斷收集學生在活動中發出的信息,及時評估學生的學習情況,并適時地調整教學內容、方法等,讓教學能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當學生遇到困難時,及時鼓勵和啟發;當學生得到結果時,要給予肯定。比如在學習“從1數到10,再倒著數”這一環節中,可以結合我國發射“神舟七號”運載火箭的倒計時的實況錄像,我和學生跟著科學家一起數,當火箭騰空的那一剎那,孩子們歡呼雀躍,他們覺得火箭發射升空有他們的一份功勞,每個人的臉上都充滿了自豪感,孩子們真正感到學數學可以做很多了不起的事情。
4 總結
綜上所述,趣味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發揮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其不僅能夠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還能夠提高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教師在進行教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必須要創設一些貼近小學生生活的練習和情境,這樣小學生就可以用數學來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效率才能夠得到提升,小學生的大腦才能夠得到進一步的開發,小學生的空間和抽象思維能力才能偶得到提升。
參考文獻
[1]王慈.小學數學教學中的趣味教學[J].社會科學:引文版,2016(6):00132-00132.
[2]唐家洪.淺析小學數學教育中的趣味教學[J].亞太教育,2016(21):17-17.
[3]吳麗.淺談小學數學教育中的趣味教學[J].未來英才,2016(19).
[4]賀世紅.淺析小學數學教育中的趣味教學[J].教育科學:全文版,2016(12):00055-0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