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從目前來看,電子商務扶貧已經被成功納入到精準扶貧工程之中,在這種背景之下,對農村電子商務精準扶貧進行實證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電子商務扶貧的模式主要有信息互聯驅動思想扶貧、市場互聯推動經濟扶貧、產業互聯促進能力扶貧、文化互聯支撐全面扶貧四種,本文在研究的過程中以臨沂郯城為例進行實證分析,結合影響臨沂郯城電商扶貧的相關因素,提供適用的模式與對策,給相關人士做出參考。
關鍵詞:電子商務 精準扶貧 臨沂郯城
一、農村電子商務扶貧現狀分析
據相關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農村貧困人口相比上年減少約1300萬人,隨著貧困地區農民收入大幅度增長,我國整體貧困發生率一直處于下降的狀態。電子商務精準扶貧是我國十大精準扶貧工程之一,在電商扶貧的作用之下,我國很多農村地區農民收入得到了可觀改善,農村居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有些地區電商產業已經發展成為地區性經濟支柱產業。
農村地區經濟發展能夠取得如此大的進步與國家的優惠政策密不可分,為了能夠改變農村地區經濟落后的現狀,政府從宏觀層面做好了電商扶貧規劃設計。從2015年開始,我國正式將電商扶貧納入政府重要工作事項,并且在2016年由國務院扶貧辦組織提出了開展電商扶貧工作的指導思想,從此之后,電商扶貧工作進展越來越順利。不僅只有政府意識到電商扶貧能夠帶來的優勢,早在國家提出電商扶貧戰略之前,就已經有很多專家學者鼓勵將電子商務深入到農村,利用農村的天然優勢提供高質量的電商產品。我國一直以來就在進行脫貧攻堅戰,做好電商扶貧工作能夠有利于實現農民增收,提高生活水平,縮小城鄉差距。
二、農村電子商務扶貧模式研究
互聯網的出現改變了世界交流的方式,能夠為商品交易提供新的模式。通過信息互聯能夠將產品供應信息和用戶需求信息進行在線發布,使得交易過程更加便捷。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必須要依賴于互聯網,通過網絡的接入,能夠建立起相對來說比較封閉的農村貧困地區和外界之間的溝通橋梁,有利于實現全面扶貧的指導。當前農村電子商務已經植根于廣大農村地區,出現了許多新技術、新模式,能夠打造高效的農產品交易平臺,有利于貧困地區人口從經濟層面實現脫貧致富。
2.1 信息互聯驅動思想扶貧
目前我國信息產業持續高速發展,互聯網的普及率越來越高,網絡基礎建設持續進行,這都有利于推動農村信息化建設,打破貧困地區信息封閉的狀態。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的不斷普及,貧困地區民眾可以使用移動互聯網設備在線上網,了解外界信息,也可以實時向外界發布信息,實現信息高效傳遞。信息互聯使得很多農村地區民眾的思想狀態發生了改變,開始接觸現代化社會的先進思想,逐漸走向開放。通過互聯網的作用首先對貧困地區民眾的思想進行脫貧,解放思想能夠進一步為經濟層面和物質層面的脫貧打下堅實的基礎。
2.2 市場互聯推動經濟扶貧
在信息開放和思想解放之后,還需要充分利用先進的互聯網技術對農村地區的資源進行挖掘,發現隱藏的價值,進一步向外界開放市場。我國很多農村地區都有著豐富的自然、生物等資源,能夠形成對外界市場的吸引力,但是由于種種原因的限制,對這些資源的價值進一步挖掘受到了限制,不能夠幫助農村居民轉化成經濟收入。通過互聯網的引入,能夠提供一些手工業技藝提升的學習經驗,提高農產品的經濟價值,盡快實現技術驅動下的產品創新。將農村特有的優勢資源進行轉換,能夠在市場上流通,實現農產品的產業化,拓寬銷售渠道,不斷的致力于提高農村居民收入。我國電商巨頭淘寶十分重視農村地區的發展,建立起了很多淘寶村,銷售特色農產品。據阿里研究院發布《中國淘寶村研究報告(2017)》顯示,截至2017年,我國能夠滿足建立淘寶村標準的村莊有將近2118個,分布在全國24個省區市。有33個淘寶村來自于國家級貧困縣,近400個淘寶村來自省級貧困縣,通過淘寶村的建設,有利于實現經濟脫貧。
2.3 產業互聯促進能力扶貧
很多農村地區的資源都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要想形成較強的市場競爭力,就需要利用好技術驅動的優勢,促進產業轉型升級。要不斷的提高貧困群眾的生產實踐能力,提高產能,保障農產品的質量達標。要緊密貼合市場的實際需求,以市場為導向,發揮地域優勢,打造屬于當地的地域性品牌,促進“淘寶村集群”的發展。“淘寶村集群”是指至少有十個淘寶村形成群體進行發展,并且要求其電商交易額需要在一億人民幣以上。目前我國的淘寶村主要集中在浙江、福建、江蘇以及廣東等沿海地帶,形成了比較強的市場競爭力,促進了農業資源的產業化。要發展淘寶村集群,需要處理好農戶、政府、企業等各方面之間的關系,做好協調作用,給予一定的優惠政策支持,才能夠提高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水平。
2.4 文化互聯支撐全面扶貧
在農村電子商務不斷發展的背景下,農民實現了增收,其生活理念和消費理念也在發生變化。通過互聯網的連接作用,農戶可以輕易地和全球消費市場相連接,得到很多有利的行業信息。農村地區的社會文化也在發生變化,地區性的傳統文化將和互聯網文化之間進行交融,形成一種具備新時代特征的文化體系。通過文化互聯的作用,貧困地區將和富裕地區進行協調發展,縮小城鄉差距,提高貧困地區民眾的生活水平,這樣有利于促進全面小康社會的建成,實現共同富裕。目前國內的電商巨頭紛紛開始挖掘農村地區的潛能,可以預見的是,農村地區將會成為電商的增長點。貧困地區的文化也受到了外部文化的沖擊,將會帶來一定的文化變革。隨著我國不斷加大對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領域的研究,農村地區電子商務發展也將會形成定制農業、智能農業等新的發展模式。
三、影響臨沂郯城電商扶貧的因素分析
山東省臨沂市郯城縣地方政府大力支持電商扶貧項目,該地區很多農村居民十分渴望通過電子商務渠道來銷售農產品,實現增收。但是隨著電商扶貧的深入,也逐漸暴露出一些問題,導致電商扶貧的成效不佳,多項工作進展不順利。在對當地實際情況進行考察之后,可以將這些原因歸結為:內生性原因和外源性原因。
3.1 內生性因素
臨沂郯城農村地區的農產品主要以板栗、銀杏、馬頭朝牌、郯城生姜等為主,但是卻沒有形成比較有特色的農產品品牌,這樣在電子商務消費平臺上很難得到消費者的認可,缺乏信任感。并且這些農產品容易腐爛變質,需要建立冷凍存儲庫,但是這樣的花費比較高。因此要繼續開展電商扶貧項目,應當要在臨沂郯城地方政府的主導下建立農村電商特色平臺,加強和電視廣告的合作,特別是要利用好互聯網渠道進行宣傳,實行統一的農產品生產銷售標準,保證農產品的質量,實現規模化生產。此外,電子商務是新型產業,這對于深處農村地區的農民來說是一個比較陌生的概念,他們的文化層次相對較低,無法短時間內接受電子商務。出于風險的考量,有些農民拒絕接受電子商務。
3.2 外源性因素
外源性因素主要體現在基礎設施薄弱、缺乏專業性人才以及金融支持力度不夠等方面。臨沂郯城農村地區的網絡普及率不高,并且農村公路建設不完善,這樣就無法根據電子商務的需求建立現代化的物流體系,造成很多農產品浪費在農間地頭。要建立農村電子商務體系,需要很多精通電商知識和農業知識的人才參與,但是在臨沂郯城很多高校畢業生都更加傾向于工資更高、前景更好的城市地區,造成農村地區人才流失嚴重,無法留住人才參與電子商務建設。并且臨沂郯城地區的電商企業資金基本都是以自籌為主,在企業需要擴張時往往捉襟見肘,資金短缺現象十分明顯。由于缺乏足夠的質押資產,該地區很多地方性銀行出于風險的考慮不愿意貸款給新辦的電商企業,這都限制了農村電商在該地區的進一步發展。因此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解決好農村電商企業的資金來源問題,并且給出一定的金融政策優惠支持。
四、適用臨沂郯城的農村電商精準扶貧模式與對策研究
4.1 以引導為主促進貧困地區自主轉型
在進行電商扶貧時,需要著重對貧困地區進行引導,讓民眾轉換思想,接受外部先進的市場競爭理念,激發貧困民眾的自主創業行為,以此來實現貧困地區的自主轉型。要在電商上銷售臨沂郯城的特色農產品,比如板栗、銀杏、馬頭朝牌、郯城生姜、糝、姜湖貢米、杞柳等等,要引導當地居民要對這些特色產品的價值進行挖掘,發揮優勢,要建立起當地的特色品牌,向全國進行推廣。政府要提供一定的支持,幫助當地民眾解決發展電商過程中的資金問題,和當地商業性銀行簽訂合同,由政府擔保,可以解決一部分資金來源,加強農產品加工的先進技術,引進熟食封裝技術,建立冷凍鏈,為電商創業民眾提供優質的服務。發揮民眾的創造性,主動學習新知識,新技術,不斷的提高市場風險意識,保持對市場發展的敏銳性,挖掘市場需求,提高自我管理水平,這樣將會為農村電商扶貧帶來可靠的基礎,實現脫貧致富。
4.2 強化政策保障、健全支撐體系
考慮到臨沂郯城地區很多人才外流,造成專業性人才匱乏,并且發展農村電商的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因此就需要制定好優惠性政策,為基礎設施建設提供保障作用,通過當地政府提供的優惠性就業條件吸引更多具備發展電商專業能力的人才留下來,做好人才隊伍建設。這是一項十分緊迫的任務,可以加強和高等院校之間的合作,通過優惠性條件吸引高校畢業生到臨沂郯城地區來創業,對各類人才提供住房生活補貼,若是在政府機構任職的領導干部,要建立起科學的晉升激勵機制,激發工作潛能。政府提供一部分資金來幫助臨沂郯城地區的鄉村教師、醫療人員和農業技術人員到大城市接受技能實訓。
4.3 重點推進產業組織體系建設
發展農村電子商務,需要做好道路基礎設施建設,這樣才能夠確保農產品能夠快速運出,到達消費者手中。要加強高速公路、鄉村公路的建設力度,聯合國家電網或者是南方電網進行農村電網升級改造,為農業生產提供更大容量的優質電能。根據臨沂郯城地區的發展情況做好物流中心的建設,提高貨物轉運速率。要讓網絡在臨沂郯城實現全面覆蓋,提高貧困戶寬帶網絡的使用率。在農村電商扶貧工作中,無論是用地還是信用貸款方面,都需要給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做好特色農產品加工基地的建設,構造現代化的物流體系。鼓勵企業之間進行兼并重組,形成積極的市場競爭氛圍,適應市場的需求,形成電商產品的核心競爭力。提高貧困戶在農業產業化經營中的參與程度,形成現代化的特色農業生產基地。
4.4 注重階段性和目標性
在推進農村地區電子商務發展過程中,需要循序漸近,制定長期發展目標和短期發展目標。要緊密貼合臨沂郯城農村地區的實際情況,對具有不同村情的村子實行不同的政策,保障貧困居民的基本生活水平,提供舒適可靠的房屋進行安置。首先就應當通過信息互聯來幫助貧困農戶轉變思維,提高對現代化市場特征的認識,做好思想引導工作。要發揮貧困居民的主觀意愿,在中期展開電子商務技能培訓,堅持理論和實踐結合的培訓方式,促進產業的發展,做好基礎設施建設,為電子商務發展提供便利。激發貧困居民想要實現安居樂業、建設美好家園的強烈意愿,通過電子商務來實現增收。要注重文化的演變過程,堅決摒棄低俗、落后的文化,吸收先進、積極的現代文化,充分發揮貧困群眾參與扶貧攻堅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五、結語
當前,我國城鄉差距還比較大,部分農村居民還處于比較貧困的狀態,生活水平也比較低。隨著電子商務的不斷發展,可以在貧困農村地區通過電商渠道銷售農產品,利用好農村的特色資源,形成特色品牌,實現經濟收益增長,改善貧困地區民眾的生活水平,縮小城鄉差距。該過程需要聯合農戶、政府、社會各界進行協同合作,建立起適合地區實情的電商發展生態體系,做好人才引進,加強物流、公路等基礎設施建設,發揮貧困農戶的主體作用,實現扶貧工作的新跨越。
參考文獻:
[1] 康倩,于波,劉澤建,趙燕.“農村電子商務+普惠金融”助推精準扶貧研究[J].郵政研究,2018,34(04):22-24.
[2] 李政芳.構建以電子商務為載體的精準扶貧模式[J].金融經濟,2018(12):22-23.
[3] 張璋.農村電子商務精準扶貧戰略的構建研究——以貴州省為例[J].山東行政學院學報,2018(03):45-51.
[4] 屈曉娟.電子商務在促進陜西省農村精準扶貧中的應用研究[J].價格月刊,2018(01):90-94.
[5] 劉潔,胡顥瀚.農村電子商務助力精準扶貧脫貧的物流瓶頸分析及對策研究[J].知識經濟,2017(21):50-51.
基金項目:山東經貿職業學院2017年度院級科研課題:農村電子商務精準扶貧實證研究——以臨沂郯城為例 課題類別:科技扶貧重點課題。課題編號:YJKT2017301,課題負責人:甄小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