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彤
摘 要:圖形圖像處理課程教學采用一體化教學可以充分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職業競爭力和創新能力。這與應用型高等院校以及高職高專培養人才目標相吻合。本文首先對目前圖形圖像處理課程教學過程中突出的問題進行說明,然后從課程定位、教學條件、課程內容、考核評價三個方面對圖形圖像處理課程改革進行介紹。
關鍵詞:一體化 圖形圖像處理 應用性高等院校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05(b)-0138-02
1 圖形圖像處理課程目前教學情況
高校學校的定位可分為研究型高校、研究應用型高校和應用型高校。為了解決高校畢業生就業難和就業質量低等問題,為了緩解社會生產服務一線緊缺的應用型、復合型、創新型人才數量,教育部于2015年發布了第7號文件《關于引導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的指導意見》中指出:“推動轉型發展高校把辦學思路真正轉到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上來,轉到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上來,轉到培養應用型技術技能型人才上來,轉到增強學生就業創業能力上來,全面提高學校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和創新驅動發展的能力。”圖形圖像處理是許多計算機專業和數字媒體類專業的核心課程, 但目前教學過程中突出問題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第一,以軟件介紹為主;圖像圖像處理軟件主要以PhotoShop為主,教師在介紹圖形圖像處理時,大部分學時是在介紹軟件各工具的基本使用方法,而軟件的使用方法在教材或其他參考書中均有詳盡的說明。脫離實踐而對軟件功能性講授,會使學生逐漸缺乏學習的興趣,也不利用知識點的融會貫通。第二,理論教授環節比重過大,實踐動手環節太少。講授理論知識是必要的,有助于學生對軟件的理解和掌握,對相同類型的軟件的使用能達到觸類旁通的效果。但實際教學時間有限,如果對理論教授過多,實踐動手環節就少了,將不利于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也達不到最終使學生能實際應用的目的。
2 一體化教學改革內容
一體化教學突出教、學、做的結合,將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很好地融合到教學環節。突出學生動手能力的提高,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符合社會需求的應用性人才。從課程定位、教學條件、課程內容、考核評價方式等方面對課程進行全面優化,試圖使整個課程變得更加實用和高效。
3 課程定位改革
以往圖形圖像處理的課程主要圍繞PhotoShop等軟件進行介紹,培養學生使用計算機繪制圖形和圖像以及圖像編輯、修飾、合成、特效等的應用能力,重理論輕實踐,重軟件使用輕社會需求。
一體化教學將使圖形圖像處理以社會需求為目標,加強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學生在掌握計算機基本應用技能和基本的圖形圖像理論知識基礎上,圍繞圖形圖像處理所應用的傳統領域包括平面廣告設計、包裝設計、裝飾設計、排版編輯、網頁制作、圖文印刷、動漫、游戲制作等及新領域比如3D設計等的技術能力要求設置教學內容。
4 課程教學客觀條件的改革
一體化在教學條件上應體現三個方面的改革。第一,一體化教室。圖形圖像處理應用不同領域有不同的環境要求,需將教室由傳統計算機培訓室改變為工作室,特別是排版編輯和圖文印刷以及動漫、游戲領域,使學生更好地體會實際工作崗位的規范和要求。第二,一體化教師。一體化教學對圖形圖像處理任課教師的要求會更高,需熟悉并掌握各行業對圖形圖像處理的要求,并能將傳統理論知識與行業需求結合進行教學即雙師型教師。因此,需鼓勵教師走出課堂,走出校園,到社會上去了解社會對圖形圖形處理崗位的要求并學習掌握新技能,并能獲取必要的認證證書比如Adobe認證證書、多媒體應用設計師等。第三,一體化教學資料。教學資料包括教材、案例、課件、實驗指導書以及其它有關教學的輔助資料。教學資料要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教學過程中教學資料要滿足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要求。其中教學過程中案例可以運用已制作完成的成功案例。比如在學生學習了解制作北京冬季奧運會的會徽和吉祥物。
5 教學內容改革
一體化教學更加注重學生處理實際問題的培養,下面以圖像色彩調整為例來進行說明。教學目的是:(1)知識與技能目標:①理解顏色3個基本概念即色相、飽和度和亮度;②理解色光三原色和顏料三原色的區別與聯系;③掌握圖像色彩調整工具的使用。(2)情感目標:①通過對色彩理論的學習,提高學生審美能力,有助于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心態;②通過動手環節的學習,培養學生的專業興趣和專業情感。
教學過程設計。教學過程包括理論知識講授,演示實驗及教學實踐三個方面組成。(1)理論知識的介紹:介紹色相是由原色、間色和復色來構成的。所謂原色,又稱為第一次色,或原色分為兩類,一類是色光原色,;另一類為顏料(染料)原色。 并且色光三原色RGB與顏料三原色CMY互為互補色。(2)教學演示:對提供的彩色圖片素利用PhotShop”圖像調整”菜單欄所提供的色彩調整工具對圖像進行色彩調整。(3)教學實踐:運用色彩原理知識,結合使用PhtoShop圖像色彩調整工具,對黑白圖像進行上色處理。
6 考核評價體系改革
考核模式改革主要圍繞教學過程進行全方位監控,客觀評價學生的學習情況,并及時查漏補缺。圖形圖處理考核將改變以往課程最后一次考試成績確定學生最終成績的方式,考核將包括三個方面:第一是學生課程結束綜合課程設計作品評價,第二是各階段的實驗環節學生能力的評價,第三是學生日常學習表現比如考勤、討論和回答問題等的評價。對學生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評價的權重有所增加。
7 教學資料改革
教學資料中的案例應考慮到與社會需求。可以考慮結合具體大型活動的宣傳展開,比如在講到矢量圖的繪制過程,即可結合北京冬季奧運會的宣傳活動設計制作會徽和吉祥物;也可以找企業正在制作的案例,這將結合圖形圖像處理最前沿的領域,使學生能了解并掌握新知識和新技術,也同時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力。
8 教學模式改革
為了更進一步結合實際,可與企業合作,開啟校企合作模式,建立教學實踐基地,讓學生在掌握課堂知識基礎上深入企業一線體驗崗位需求。對于企業來說,多渠道宣傳企業文化,多種方式進行人才的,并減少了崗前培訓的環節,這將是校企雙贏的局面。
9 結語
圖形圖像處理課程采用一體化教學模式是從“灌輸型”到“引導型”的轉變,是從“被動模仿”到“主動實踐”的轉變。能激發了學生的學習動力和學習興趣,提升了學生的綜合能力。一體化教學也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高等院校特別是應用型高校和高職高專應大力推廣一體化教學,鼓勵教師走出去,鼓勵企業走進來,結合社會實際需求培養應用型人才,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此外,一體化教學也促進教師不斷地學習前沿知識,不斷提高自身技能;對數字媒體相關課程也有一定的借鑒作用。
參考文獻
[1] 邱茜,陳哲亮,羅洪兒.基于“教學做”一體化會計課程教學改革研究[J].納稅,2018(7):81.
[2] 朱華西曾科.《三維動畫》角色建模教學改革[J].科技咨詢,2017(19):135-136.
[3] 王偉.多媒體軟件類課程一體化教學改革研究[J].科教導刊,2017(1):124-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