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艷
摘 要:隨著社會生活節奏的加快,人際關系的處理成為人才培育的重要方面。社會工作專業教學理念及模式不斷創新,薩提亞模式作為一種以成長為取向的教育模式,在德育引導及社會工作學實踐指導方面發揮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就薩提亞模式在社會工作專業教學中的應用進行研究,以期更好地推動社會工作專業教學,做好人際交往與成長的培養。
關鍵詞:薩提亞模式 社會工作專業 教學應用 探討分析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03(c)-0148-02
社會工作作為德育教育的重要一環,其直接影響到行為個體的正確價值導向樹立和人格理念的塑造,對個體的未來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因此在新時期必須做好學校社會工作專業教學?;谏鷳B視角的薩提亞模式在社會工作專業教學中得到應用,并取得理想預期,因此加強薩提亞模式社會工作專業課程教學實效性的分析具有現實必要性。
1 薩提亞模式在社會工作專業課程教學中的創新實踐及教學過程
薩提亞模式起源于二十世紀中期的美國,美國家庭治療專家維吉尼亞薩提亞提出,薩提亞通過研究和實驗建立起了自己的成長模式。薩提亞認為人們對世界的感知方式可以分為等級模式和成長模式兩種。人們通過四個維度來感知世界,對關系的定義、對個體的定義、對事件的解釋以及對轉變的態度。其認為人的自尊,改善溝通必須體現積極樂觀的價值取向,最終實現個體的身心整合,達到內外兼修的目的。薩提亞模式在社會工作專業教學中得以運用,其突破了心理學應用的范疇,在與教育教學的結合中顯示出極大的德育教育優勢,因此薩提亞模式在社會工作專業教學中必須做好教學貫徹與實踐。
一方面堅持成長理論為教學實踐背景與前提。成長模式認為,人往往憑借外部特征衡量評估自我,在面對外在標準時我們也會成長,而人感受到的痛苦則是改變的第一信號。成長模式與傳統問題視角不同,痛苦是改變的信號,并不是結果。社會工作教學實踐中,受助者與自身困境分離,每個人相對獨特,有潛在的優點,在社會工作教學中引申為人類的存在與發展的實際意義,每一個受助個體都是有價值可言的,社會工作專業教學必須協助受助者拓展自身與社會系統資源,改變困境,實現自我發展。另一方面用雕塑技術進行角色扮演,深化個體成長責任。薩提亞借助雕塑對家庭形象進行闡述,自我空間中的非語言運用就是薩提亞理念中的雕塑,借助雕塑將家庭中成員狀態及互動特征進行呈現,深化對社會及個體成長的認識。雕塑性的扮演讓學生理解助人關系,體驗到助人環境下兩者的狀態,看到自己的能力,肯定自己的價值。薩提亞模式主要通過這兩方面進行社會工作專業教學的實踐。
2 薩提亞模式運用于社會工作專業課程教學的效果與分析
薩提亞模式在社會工作專業課程教學中運用,帶來的是成長輔導的優化。其一實現了個體溝通和諧度的提升。溝通是壓力及矛盾沖突下,個人必須兼顧自己及他人,做出的個體反應。是存在狀態更是交流溝通方式。人發展中離不開與其他個體的交流互動,薩提亞模式下個體可以接納內心體驗,傾聽對方的想法,做好深層次渴望的觸摸,期望及知覺轉化為滿足需求的可靠方式,帶動交流的和諧。其二凸顯個體價值感。薩提亞模式指導下,個體通過自己的工作,找到自己的智慧盒,從而做好自身內在資源的關聯,接納自我,并自主增能,意識到自身的責任,從而做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其三讓個體承擔更多的責任,做出更多的選擇。其鼓勵人們有更多的選擇,并且多一種選擇就為自身提供新的可能性,指導個體做好自身選擇的責任承擔,起到行為驅動的積極作用。
3 結合薩提亞模式創新社會工作教學模式
3.1 開展體驗式教育,強化個體覺察能力
薩提亞模式指導下的社會工作專業教學要求做好體驗式教育,體驗式心理素質教育實踐性強,系統性突出,自主性要求高,契合薩提亞系統轉化模式。基于體驗式教育,教師讓學生獲得心理過程的各種體驗,調動學生角色轉變與適應的主動性,不同環境下主動探索,借助各種活動載體,讓學生參與互動,發揮自身資源優勢,強化主體責任感,在活動中參與改變。在個體的學習體驗中,能實現自我察覺能力的提升,體驗獲得的知識學習也是更為直觀與生動的。薩提亞模式倡導的體驗式教學關注的是人格的發展,心智模式的改善,潛能的有效開發,在社會工作專業教學中運用體驗式教學法,讓學生主體參與,實現情感陶冶,將內在的發生運用身體語言加以呈現,從而實現對事物及關系的理解強化。薩提亞模式主導的體驗式學習是一種擴展,要求學生通過認知,觀察,感受,深化對專業知識的學習。
3.2 強化自我性認知,內在驅動外在改變
社會工作專業教學的重點是服務于個體的自我認知,在自我認知中,個體關注的是人際關系。之所以存在人際交往困惑,缺乏職業目標規劃,情緒波動強烈等都是自我認知的模糊。薩提亞借助冰山進行隱喻教學,通過自我,渴望,期待,觀點、行為、感受等七大層面,讓個體觀察中做好內在的轉化,加強自我認知,在認識自我的基礎上認識周圍的人,群體,認識友好化的基礎上和諧交流。薩提亞認為,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自己的決策者,在社會工作專業教學中,通過這樣的互動形式進行體驗,最終進行自主決策,最終實現內在驅動后的外在改變。
4 結語
社會工作專業作為實務性專業,多元化模式培養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在教學實踐中結合薩提亞模式開展社會工作改革深化社會工作專業知識學習及掌握,借助體驗式教學模式和自我認識驅動,讓個體更好地認識自我,明確價值,友好交往。薩提亞模式對社會工作有重要的借鑒作用。不過由于中國社會和薩提也模式本身的特點,薩提亞模式的使用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參考文獻
[1] 楊蕊.薩提亞模式在大學生學業倦怠心理咨詢中的運用[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33(14):144-145.
[2] 應亮,張國華,梅思佳.基于薩提亞家庭治療模式的醫科院校學困生轉化個案研究[J].中國醫學倫理學,2017,30(7):918-920,924.
[3] 王俊.薩提亞模式的團體輔導對大學生自我認同的干預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16.
[4] 吳燕霞.薩提亞治療模式在改善大學生自尊和人際關系中的應用探索[D].華東師范大學,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