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軍英
摘 要: 在現代化課堂教學過程中,多媒體課件輔助物理教學,能較好地彌補傳統教學的不足,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開闊學生的眼界,拓展學生的思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實現教學過程的優化,對提高教學質量有重要意義。但多媒體技術有其自身的局限性,教師應該視物理教學內容、學生實際情況情況而用,讓多媒體課件最大限度地融于物理課堂教學中。
關鍵詞: 多媒體課件 高中物理教學 教學應用
多媒體教學是一種現代教學技術手段。在課堂教學實踐中,多媒體課件是最基本的媒體工具,用來輔助教學,可以化抽象為具體,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識,有效實現教學過程的優化,極大地提高教學效率。
一、多媒體教學的理論基礎
美國視聽教育家戴爾1946提出“經驗之塔”的理論,對本世紀的教育技術發展產生重大的影響。戴爾根據抽象程度把學習經驗分為三大類十個層次。三大類從塔底到塔尖分別為做的經驗、觀察的經驗、抽象的經驗,越向上越抽象。其中位于塔中層的視聽媒體,為學生提供具體和易于理解的經驗,彌補其他直接經驗方式之不足。教學應符合人類的認識規律,從生動直觀向抽象思維發展,防止從概念到概念的教學做法。因此,在學校中應用各種教學媒體,可以使學習更具體。
二、多媒體課件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的作用
1.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某些學生感到物理抽象難學,能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提高物理教學效率的關鍵。利用多媒體技術教學,可以改變傳統單調的教學模式。多媒體課件以其圖像、聲音、動畫和視頻等特點強烈地刺激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物理概念、定理、實驗,提高學習效率。
2.利用多媒體輔助物理實驗教學,可以擺脫時間及空間的束縛反復演示,增強實驗效果。特別在實驗設備和條件不足時,多媒體課件能突破實驗條件的限制,模擬演示實驗;有些不易或不能做的實驗,特別是那些難以觀察的微觀現象、課堂無法演示的宏觀或者復雜的實驗,如光學實驗、電磁感應、電子的運動等,可以用計算機進行逼真的模擬,將這些過程生動、形象地展現于學生面前,幫助學生分析實驗結果,進而得出重要規律。
3.利用多媒體輔助物理概念、原理教學。概念定理、定律內容比較抽象,歷來是教學重點和難點。多媒體課件能直觀、有效地展示物理概念、原理,加深學生的理解及應用。如加速度是力學中的重要概念,也是個抽象的概念。由于高一學生抽象思維能力不強,很難分清速度、速度的變化、速度的變化率等幾個概念,教師如果用多媒體展示小型轎車和旅客列車的加速過程,飛機的起飛過程,v—t圖像等,能有效地增強學生對加速度的感性認識和對圖像的理解,更好地理解加速度概念。又如可以利用多媒體實現對像分子、原子內部這些微觀世界的放大,和天體運動這樣的龐然大物的縮小,使學生獲得到正確完整的認識。
4.利用多媒體課件上復習課。用多媒體課件上復習課,可以幫助學生掌握章節知識的重難點及歸納和總結物理各個不同的知識點,并將知識系統化,幫助學生形成清晰的高中物理知識體系。多媒體課件演示練習有助于教師精選習題,增加習題量。復習課適當引入典型題型,能增強復習課的檢測功能,起到鞏固、查漏補缺的作用。此外,使用物理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能節省教師書寫時間,有效增加課堂知識容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二、對多媒體教學的建議
1.用多媒體動畫演示物理模型、物理現象,模擬復雜的物理過程,給教學帶來很多方便。但是實驗不該濫用多媒體演示,過多的演示實驗無助于學生物理思維的建立,不利于學生觀察能力、動手能力、探索精神的培養。此外,多媒體不能完全代替真實的實驗,否則就違背認知規律。因此,教師必須謹慎使用多媒體演示實驗,在條件允許時讓學生去實驗室親自動手實驗,獲得對物理現象和規律的感性認識,優化認知結構。
2.控制好多媒體教學的速度。多媒體教學的一個顯著優勢是課堂容量大,教學內容增加,教學節奏勢必加快,但與此同時,會引發相應的問題。如果教師上課重在“演示”課件,翻動太快,會造成學生來不及記筆記和深入理解,對知識的理解與消化是需要時間。如果學生跟不上教師的講課速度,最終會因內容太多而無法消化。此外,多媒體課件做得太過花哨,學生容易產生疲勞。因此,教學中一定要控制多媒體教學節奏,放慢演示速度,必要時給學生留下相應的做筆記和思考的時間,以免學生面對屏幕上的文字感到無所適從。
3.制作多媒體課件需要注意的問題。目前大部分學校已經普及多媒體教學,學校要加強多媒體硬件的配置和管理,不斷完善計算機硬件設施的配備,尤其計算機網絡教室的建設,保證教學順利進行。其次,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課堂環境和學生的實際情況,親自動手制作課件,努力提高自身課件制作水平,切忌照搬他人制作的課件,如果是現成的課件,一定要精挑細選,加與修改和完善。
課件制作要注重教學內容和課件設計的統一。多媒體課件以課本知識內容為基礎,但切忌把屏幕當成電子黑板,簡單地把課本內容搬到幻燈片上,教師制作多媒體課件要認真研究教學內容,課件內容應緊貼教材,突出重難點,教師要結合課本知識內容及自己班級特點,精心收集選擇文本、動畫、視頻等素材,科學整理組織和編排教學素材,熟練地在課件中插入音頻、視頻、動畫等,讓課件更豐富。課件制作要精良,但是切記花里胡哨,否則極易造成學生視聽疲勞和思維受制。
總之,課件制作不求大而全,但求小而精,要盡量做到突出重點,分散難點,深入淺出、層次清楚,版面設計清晰、色彩簡潔、清新,交互設計合理,易于操作。此外,教師熟練地操控多媒體設備,掌握一些簡單的故障處理方法,能夠使課堂教學更順暢。
4.教師應該合理地使用多媒體。多媒體教學使課堂更生動,但是多媒體教學只是眾多教學手段中的一種,不能完全替代老師的講解,在使用中要掌握好適度的原則,不能過多地占據課堂教學,不需要的時候堅決不用,不要被多媒體課件所牽制。否則,難于發揮其優勢作用,會影響教學效果。一些教師在認識上存在一些誤區,讓課件成了教學的中心,讓學生脫離教師而單純與機器交互學習。教師作為教學過程的組織者、指導者的作用,要恰當把握運用時機,避免多媒體課件在課堂上的濫用,濫用課件很容易分散學生的注意力,而且很容易形成一種依賴心理,不會對問題做深入細致的思考和研究,長此以往,不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發展,更談不上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
5.努力實現多媒體課件與傳統教學相結合。多媒體教學具有傳統教學無法比擬的優越性,與傳統教學相比,多媒體教學為學生提供更好的學習條件,具有一定的先進性和優越性,使課堂更生動,學生更活躍,但是,多媒體教學不能完全替代教學,它是對傳統教學的有效補充,但也只能是一種教學輔助工具,不能完全取代之。在教學中要努力將多媒體課件與傳統教學相結合。
傳統教學和多媒體教學之間的關系不是此消彼長,而是和諧共存,只有將兩者結合起來,才能優勢互補,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傳統教學手段是常規教學手段,傳統教學備課,不用花費大量精力搜集大素材,節約不少時間,且教學成本較低,并且傳統教學最主要的優點是操作靈活自如,一些備課前未曾預料到的,不在教學設計控制中的突發情況,教師可以隨機應變,臨場發揮,適時改變教學既定方案。
教學是預設性和形成性的統一,課堂是靈活思維的聚集地,會有許多我們難以預測的情況發生。多媒體課件的預設性限制了教師對教學內容的改動,教師難以發揮其主觀能動性應付課堂教學突發事件。此外,課件預設的教學流程容易限制學生思維的發展,不利于學生創造性思維培養,因此,用多媒體教學,老師的主要任務不是點擊鼠標,而是教學時要正確處理好多媒體操作時間與適時的課堂講解的關系,教學中要正確引導、相機點撥,而不是讓學生一味地被動接受。
參考文獻:
[1]朱鋐雄,主編.物理教育展望.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2]胡禮和,主編.現代教育技術學.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