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靜芳
摘 要:在高校班級管理過程中,探索實踐私人訂制“導師”這一創新舉措,可以有效解決輔導員工作任務重、教師資源不足所帶來的諸多困擾,在高校學生管理及科學育人過程中具有較高的推廣價值和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文闡釋了私人訂制“導師”的概念與方案實施的現實意義,探討了私人訂制“導師”實施的措施、私人訂制“導師”的選拔方式,并以實例闡述該育人模式在宿遷學院外國語學院2015級學生中進行實踐以及所取得的成效等。
關鍵詞:班級管理 朋輩導師 私人訂制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04(b)-0146-02
大學校園里的“導師制”,通常出現在研究生培養階段。而近幾年來,宿遷學院外國語學院從2015級學生開始,嘗試為本科生訂制“專屬導師”,積極探索科學育人的新模式。在本科培養階段率先實施“良師益友”導師制,讓本科生直接享受研究生一樣的“待遇”,接受“專屬導師”們高規格、全方位的“私人訂制”指導服務,通過導師全程對學生進行跟蹤培養、訂制教育和有效監督,有效提高了本科生的培養質量,增強了育人效果,有效提升學生的綜合技能,使本科生得到了全面發展,探索過程中取得了非常不錯的實踐成效。
早在十四世紀,牛津大學就實行了導師制,其最大特點是師生關系密切。導師不僅要指導他們如何學習,還要指導他們如何生活。近年來,宿遷學院外國語學院在輔導員育人過程中推行該制度,以更好地貫徹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現代教育理念,以便在新形勢下,適應國情和現代社會發展需求,實施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確立正確的人才培養目標,對推進高等教育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1 私人訂制“導師”的概念
私人訂制“導師”,是從本科生個體實際需求的獨特性出發,為其量身定制的符合其個人發展的策略。通常從高校高年級學生中招募優秀的“導哥”或“導姐”作為新生的私人訂制“導師”,協助輔導員全面引導、教育、管理低年級學生,使得本科生們均能有效地得到鍛煉并提升自我價值。
私人訂制“導師”實質上相當于朋輩導師,他們在同一生存環境中,無論在職位、年齡、生活環境等方面是極其相似的一個群體。“朋輩教育”是強化大學生教育與管理的重要方式,也是促進大學生自我教育與管理的重要途徑。當前,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主要依靠輔導員隊伍,而輔導員普遍存在的工作任務重、工作主體單一等現實問題,通過朋輩力量的引入,能夠有效加強教育力量,同時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和實效性[1]。“朋輩導師”的工作,就是在朋輩這一共生群體中,一個共生體(高年級學生)輔導另一共生體(低年級學生)[2]。在心理學上,“朋輩輔導”概念,最早起源于15世紀英國的伊頓公學(稱為學長輔導制度),日本早稻田大學還將其作為一種學校的領導機制[3]。越來越多的高校開始關注“朋輩教育”,因為它能充分發揮學生伙伴的作用,引導伙伴盡自己所能給對方精神上鼓勵、學習上幫助和技能上傳授,實現優勢互補,相互促進,因而成為促進學生共同成長的一種交往方式。
2 私人訂制“導師”的選拔方式
私人訂制“導師”與被教育者的年齡要相仿、教育背景要相近,這樣雙方在開展教育的過程中, 能夠更好地溝通和互動,因此選拔時主要面向在校二、三年級學生,可有效縮小他們在交往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隔閡;被選拔上來的私人訂制“導師”,一定是一批思想素質高、道德品質好、文化素養強的優秀榜樣,這樣能夠充分發揮他們的引領示范作用,使得被教育者受到積極的正面引導,有助于提高輔導員工作成效,使得開展的思想政治工作更具廣度、深度和力度,從而更好地承擔起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的責任。
私人訂制“導師”選拔時,遵循優中選優的原則,確保選拔上來的成員具有優秀的人品與綜合素養。在思想上,必須有著正確的政治導向,熱愛祖國,熱愛中國共產黨;在學習上,確保態度端正,品學兼優;在工作上,具有較強的工作與組織能力;在生活上,富有熱情,認真負責,且善于溝通交流,主要可從高年級中共預備黨員以及優秀學生干部中選拔。
3 私人訂制“導師”可行性方案的實施
以宿遷學院外國語學院為例,在實施過程中主要采取了線上、線下相結合的輔導模式。在本科新生進校前,先采取認領方式,每位導師認領并負責兩間宿舍,成為這8名同學的“導哥”或“導姐”。認領完畢后,建立QQ群、微信群等網絡溝通渠道,便于新生隨時咨詢“導師”,導師們可以在第一時間為新生線上答疑解惑。此外,作為線下方式,“導師”與本科新生每月進行一次面對面交流,分享學習心得與成功經驗。
私人訂制“導師”可行性方案的實施,宿遷學院外國語學院所實施的班級學生整體學風優良,英語專業四級第一次考試的通過率高達64.96%,有考研意向、愿意繼續深造的學生比例接近總人數的80%。在班級管理方面也取得可喜成績:2015級的學生班風正、舍風好、賽事中獲獎人數多,諸如全年級在全校開展的安全文明宿舍和文明示范宿舍評選活動中,達標率均位居全校前列,分別高達98.05%和33.5%;所實施的班級學生在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LSCAT江蘇省筆譯大賽、卡西歐杯日語配音大賽中頻頻獲獎;此外,在全省大學生實踐創新訓練項目申報與實施過程中,有幾十位本科生在省級以上期刊上公開發表學術論文。
4 私人訂制“導師”育人模式的現實意義
從高年級招募優秀的私人訂制“導師”,不僅可以更全面、更細致地引導、教育、管理低年級學生,而且使得高年級同學能鍛煉自我、提升自身價值,在高校教育管理中具有推廣價值。
首先,適用范圍廣,可以適用于各所高校,適用于各專業、各年級。私人訂制“導師”育人模式能夠幫助新生盡快熟悉和適應大學生活,幫助學生熟悉大學的學習環境,適應大學的學習方式;幫助學生認識所學專業,確定大學學習目標和學習計劃;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科學的學習技巧,并在班級內部營造互學互幫的良好學習氛圍。
其次,有利于搭建學生自我教育平臺,可以幫助學生增強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它既可以實現對大學新生的教育,對高年級的學生也是一種鍛煉和提高。私人訂制“導師”,構建了朋輩教育育人模式,有助于搭建朋輩互動平臺,發展朋輩互助文化,有助于學生成人成才。
再次,這種舉措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高校輔導員、專業教師的工作負擔,有效地解決了教師資源匱乏這一難題。在許多高校,輔導員在承擔黨建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同時,還要處理繁重的日常事務性工作,難以將主要精力放在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面對日益復雜、需求多樣的90后大學生,私人訂制“導師”育人模式極具實踐價值。
私人訂制“導師”育人模式,有利于朋輩教育者與受教育者的雙向教育,有利于擴大和優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4],能夠針對班級的專業特色和特點、針對班級每一名學生的現實表現和需求,做好細致的服務與引導工作,在服務引導中加強學生的思想教育,在解決學生實際問題的過程中,解決其思想問題,將思想政治工作做“細”、做“實”、做“透”。私人訂制“導師”們在思想政治上,能夠為高校新生帶好頭、引好路,以促進高校本科生的共同進步、共同發展,從而社會為培養出一大批具備良好素養的德才兼備的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 王蕓.省屬高校“朋輩教育”的實踐創新:金字塔模式的探索[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10):183-185.
[2] 王青,張冬梅,張玉琢,等.高校圖書館“朋輩導師”對大一學生的教育實踐[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15,25(9):58-59,67.
[3] 謝錦江.“朋輩教育”在高校新生教育中的優劣探析[J].河南科技學院學報,2011(1):107-110.
[4] 潭亮.論朋輩教育在高校學生黨建工作中的運用[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4,29(6):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