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觀洪
摘 要:中等職業學校(中專)物理教學在培養學生專業技能方面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但中專物理教學過程中普遍存在,學生的物理基礎知識薄弱、中專教育弱化物理教學現象明顯、學生主動參與不夠,實踐意識不強等三個方面的問題,影響教學質量與效果。本文主要結合教學實際,從自身出發,提出五個方面的應對策略,以促進中專物理教學質量與效果的提高。
關鍵詞:中等職業學校(中專) 物理教學 現狀與對策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04(a)-0183-02
中等職業學校(中專)物理教學在培養學生專業技能方面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但中專物理教學過程中普遍存在很多問題,如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濃、多媒體技術利用不夠充分、師生互動比較局限等。很多中專物理教師都探索提出了一些改變現狀的方法或途徑。如周劍[1]探討了如何在中專物理教學中激發學生的興趣,張娜[2] 淺析了多媒體技術在中專物理教學中的應用,余南勇[3]探索了在中專物理教學中如何有效開展師生互動等。各自都有獨特的見解。本文基于中專物理教學中,學生的物理基礎知識薄弱、中專教育弱化物理教學現象明顯、學生主動參與不夠,實踐意識不強等現狀問題,結合教學實際,從自身出發,提出五個方面的應對策略,以促進中專物理教學質量與效果的提高。
1 中專物理教學現狀
1.1 中專學生的物理基礎知識普遍較薄弱
多年教學實踐告訴我們,中專學生普遍不重視物理學習,僅關注自己專業知識,認為物理學習沒有必要,他們在物理學習過程中,一旦遇到較難的、運算量大的問題就開始退縮,甚至對物理產生一種畏懼心理。歸根結底,還是他們的物理基礎知識較薄弱。
1.2 中專教育普遍弱化了物理教學
目前,很多中專學校,為了緩解學生的就業壓力,在制定課程教學計劃時,僅考慮對學生就業有幫助的課程,而忽略了像物理這樣能夠為提高學生專業技能提供理論知識保障的課程教學教育。甚至,有些中專老師還錯誤地認為,中專教育只是為了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理論知識學習不是很重要,僅作為學生的輔修課程。而且,在上課過程中,沒有激情,教授方式也很單一,課時量也在盲目地減少。物理教學在中專教育的作用弱化現象越來越明顯。
1.3 中專學生缺乏主動參與,實踐意識不強
中專物理是一門可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的專業基礎課程。特別是,新課改在中專教育中不斷深入,中專物理教學在全面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等方面表面更加突出。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學生能夠深入生活實際,主動參與課堂互動,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透過現象看物理本質。實踐表明,新課改背景下的中專物理教學模式很受學生歡迎,但學生缺乏主動參與,實踐意識還有待進一步提高,學生只等享受成果,不愿意付出。或者說,學生實踐過程中,只看不做。
2 中專物理教學對策之我見
2.1 備好第一節課,上好第一節課,留住學生的心
俗話說,好的開端就是成功了一半。在中專物理教學的第一節課,如何抓住每一個學生的心要比忙著給他們講述點點滴滴的理論知識要重要得多。因此,備好第一節的內容是關鍵,我們要充分考慮學生實際要素,糾正其對物理認識偏差和消極心態,營造振奮精神的活躍氛圍。只有研究好授課對象,備好第一節課,也上好第一節課,把學生的心留在課堂上,把物理學習的目的與目標刻在學生的心上,從而可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2.2 常從實際生活中引出物理原形問題,培養學生善于觀察,善于思考的能力
在中專物理教學過程中,通過解析實際生活中的物理原形問題,來完成物理教學內容,可以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自由落體運動是物理的重要知識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可以基于學生實際情況,結合生活實際進行導入教學。教師可以設問:“若忽略空氣等外界阻力,即或在真空狀態下,若將乒乓球、臺球和鉛球從同一高度下落,哪個會先落地”。這時候,很多學生就基于生活“假象”,不由自主地答道:“鉛球先落地”。此時此刻,老師大可不要著急糾正學生的錯誤,而是立足于學生的生活“假象”進行試驗探究,可以設置如下試驗環節:“在一個真空裝置中,放入乒乓球、臺球和鉛球,在同時釋放的時候,叮囑學生不要眨眼睛,認真觀察,看到底是哪個先落地”,趨于好奇心,學生都會目不轉睛地盯著真空容器中的狀態,就會發現乒乓球、臺球和鉛球是同時落地的。此時,老師可追問:“為何是同時落地呢?不是應該鉛球先落地嗎?有沒有同學告訴我原因”。就這樣,從現象到本質,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好奇心,加深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和學習興趣。
此外,還可以設置這樣的教學緩解,提醒同學們利用課外時間看看由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2013年全力研發的大型互動求證節目《是真的嗎》,嘗試設置試驗模型,驗證網友們提出的某一生活問題質疑,小組討論模式,努力培養學生善于觀察現象,提出問題,思維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興趣和主動性。
2.3 提高自身綜合素養,融合師生關系
一方面,要提高自我師德師風修養,樹立終身學習理念,永葆進取心;另一方面,要不斷更新教育教學觀念,與時俱進,真誠對待每一位莘莘學子,不僅要做學生的專業導師,還要做學生的生活導師、職業導師,甚至要做學生的學生,要用欣賞的眼光與學生交流,杜絕雙重標準。
2.4 基于“作業”平臺,加強師生交流
基于傳統的“作業”平臺,可增加日記式學生小結。學生在日記式小結中不拘形式地暢所欲言,有話則長,無話則短,教師可視情況寫適當的評語,交流互動,為師生間一對一交流,創造了更加良好的條件。
2.5 用信息化改造傳統教學
(1)傳統教學與多媒體教學相結合。根據教學內容與要求不同,適時選擇是否使用多媒體教學,或者將傳統黑板教學和多媒體教學相結合。譬如,利用傳統黑板教學很難將三維空間問題、動態過程問題和復雜計算問題直觀地展示,而用PPT 等多媒體技術就可以直觀、生動、形象地展示上述問題,而且所制作的電子教案界面豐富,通用性強,使教學做到圖文并茂,化靜為動,化無聲為有聲,創設出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可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2)利用信息技術建立虛擬教室,進行虛擬教學與實驗,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效果,節約教學資源。建議在中專物理教學過程中,能夠借助Web2.0 技術中Blog、Podcasting等核心應用服務建立虛擬教學平臺,即虛擬教室,能夠運用虛擬仿真手段模擬實驗場景,即模擬實驗。
在虛擬教室上課的教師,可在網上演示教學、分發教學資料、安排互動環節、成績評定分析、追蹤學生學習狀態等;學生除了可在網絡上快捷簡便地讀取教學內容外,還可提出學習上的疑問、自由討論、呈交作業和參加測試等。總的來說,“虛擬教室”為教與學雙方提供了無需親臨教室現場的教學新模式,節省了時間和空間。課堂上,老師還可以通過模擬實驗模擬真實世界中所發生的物理現象,更直觀地幫助學習理解物理核心知識點,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學習效果,節能學校的教學資源。此外,利用虛擬教室,可增強學生利用E-mail、BBS、在線交談、視頻交互等工具與他人進行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3)利用網絡交互技術控制學生的學習過程,實現教學過程的智能化管理,有利于教師從教學精細化管理過程中解脫出來,騰出更多的時間和空間,研究教學方法與規律。以前,老師主要通過黑板板書,輸送的知識量很有限。而今,大多采用多媒體技術,使得在有限的時間內,讓學生可以接收到很多的知識量,擴寬了學生的知識面,學生的思想也在越來越靈活,課堂效率也大大提升。通常,老師還要通過分析學生學習過程的信息記錄,完成對學生具有針對性的個性化指導和管理。個性化學習需要依據每個學生的能力以及不同的學習目標、學習內容、學習任務完成情況等,對學生學習過程給予多元化、個性化、靈活的學習評價,教師的教學過程精細化管理要求是越來越高。建議中專學校引入電子績效評估系統、電子學檔、移動代理技術等,跟蹤、記錄、存儲每一個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過程,獲得真實的評價信息,注重過程的形成性評價方法,及時向學生反饋評價結果,以增強其自我效能感和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有利于教師從教學精細化管理過程中解脫出來,可騰出更多的時間和空間,研究教學方法與規律,更好地服務教學,提高教學質量。
3 結語
綜上,中專物理教學過程中,由于中專學生的物理基礎知識普遍較薄弱、中專教育普遍弱化物理教學環節、學生缺乏主動參與,實踐意識不強等問題,中專物理教學效果不佳,教學質量不高。筆者基于備好第一節課,上好第一節課,留住學生的心;常從實際生活中引出物理原形問題,培養學生善于觀察,善于思考的能力;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融合師生關系;基于“作業”平臺,加強師生交流;用信息化改造傳統教學等五個方面談了改變中專物理教學現狀的有效方法或途徑。
參考文獻
[1] 周劍.如何在中專物理教學中激發學生的興趣[J].考試周刊,2018(16):162.
[2] 張娜.淺析多媒體技術在中專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現代職業教育,2017,(5):122-123.
[3] 余南勇.師生互動在中專物理教學中的有效開展[J].中學教育,2016(42):175,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