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興帥 劉建英
【關鍵詞】 小學;班主任工作;習慣;班風;干部;訓練;家訪工作
【中圖分類號】 G625.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8)18—0034—01
班主任是班集體的組織者、領導者和教育者,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骨干力量,是溝通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的橋梁。在深入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要全面提高農村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必須加強農村小學班級管理,而農村小學班級管理的好壞,班主任工作是關鍵。下面,筆者結合工作實踐就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談幾點自己的看法。
一、培養學生習慣
良好的班風班貌是各種習慣養成的基礎,低年級則是良好習慣養成的關鍵期。筆者認為,以良好習慣的養成為突破口,有助于促進班風班貌的整體發展。學生的行為習慣表現在平時的坐姿行走是否端正,桌凳和衛生工具是否擺放整齊等等。行為習慣的養成,對于每一位學生的成長具有很大的意義。良好班風班貌的班集體,一定具有凝聚力、吸引力,一定會給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習慣養成的環境氛圍。
二、樹好良好班風
“良好的班風是一種巨大的教育力量,是無形無聲的教師,它的影響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無時無地不發揮作用,促使每個學生積極向上。”良好的班風的形成有賴于正確的輿論的形成,正確的集體輿論風氣越盛,班集體就越強,為此,班主任要善于結合社會法制和當前形勢以及學校、班級的各種規章,幫助他們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結合學生的實際,通過班中出現的各種錯誤思想及不良行為進行剖析,對班集體中一些涉及原則問題而學生又未能正確認識的事件,組織學生深入討論,進行辨別是非,加深認識。同時,開展各種表揚、批評和自我批評的活動,來增強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意識和能力,推動班級中正確輿論的形成,以達到“蔚然成風”的目的,從而把集體輿論引導到正確方面,樹立和培養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是非觀,進而形成社會主義道德觀。
三、組建干部隊伍
一個班的集體面貌如何,很大程度上是由班干部決定的。班干部對班集體有著“以點帶面”的作用,他們是“班主任的左右手”。所以,唯有慎重地選拔和培養班干部隊伍,班主任工作才能逐漸從繁重走向簡單與輕松。當選的班干部應具有較強的號召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班干部隊伍的組建不能僅僅作為一種形式存在,班主任必須精心培養。首先,要大力表揚干部優點,宣傳他們的先進事跡,幫助班干部樹立威信。其次,鼓勵班干部大膽工作,而且給予他們一定的權力,在指點他們工作方法的同時,更要嚴格要求干部個人在知識、能力上取得更大進步,在紀律上以身作則,力求從各方面給全班起到模范帶頭作用,亦即“以點帶面”。最后,培養班干部團結協作的精神,要能夠通過干部這個小集體建立正確、健全的輿論,帶動整個班集體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形成集體的組織性、紀律性和進取心,亦即“以面帶面”。
四、強化常規訓練
良好的常規是進行正常的學習和生活的保障,一個學生調皮搗蛋、不合常規往往會使一堂好課留下遺憾,使整個集體活動宣告失敗,甚至使全班努力爭取的榮譽付諸東流,直接影響到班集體的利益。因此,要扎實有效地加強學生的常規訓練。訓練的內容包括課堂常規、集會和出操常規、衛生常規、勞動常規等諸多方面。訓練可以通過集體或個人、單項強化或全面優化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務必使每個學生具有“服從集體,服從命令”的思想,具有自我約束力,形成習慣,保證整個班集體隨時表現出“活而不亂,嚴而不死”的良好班風班貌。
五、做好家訪工作
班主任作為學校全面負責班級教育工作的教師,處于學校、家庭和社會的中心,是聯結三方面教育力量和影響的核心。眾所周知,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的補充,家長是教師尤其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班主任與學生家長的根本利益和愿望是一致的,都是為了把學生教好,使學生成才。班主任必須充分利用家庭教育的有利因素,避免或克服不利因素的影響,積極主動地爭取和依靠家長配合學校教育學生,使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趨于一致,這就需要班主任做好與學生家長的溝通。班主任與家長溝通時可以通過多種形式,如召開家長會、打電話、家訪、來校面談、網校聯系等。不管采用哪一種方式,不管學生有沒有犯錯,作為班主任首先得尊重家長,應在心平氣和的情況下,在實事求是的基礎上,用征求意見的態度與家長進行溝通,用愛心感化家長。事實表明,和學生家長交流溝通應本著誠懇的態度,有服務的意識和理性認識,就一定能獲得比較好的效果,就一定有利于學生的發展。
編輯: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