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仲福
摘 要:本文總結了目前我們國家在“互聯網+”視角下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現狀、模式、經驗,通過“互聯網+”的背景分析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改革與思考,總結“互聯網+”條件下的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模式和經驗,使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有利于培養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努力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與學生的實踐相結合,使思想政治理論貫穿學生大學生活的始終。
關鍵詞:“互聯網+”視角 高校 思想政治理論課 教學 改革
中圖分類號:G7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05(b)-0229-02
在高等學校開設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幫助這些大學生塑造科學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主要陣地,是對大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的重要途徑,同時也是加強高等學校意識形態建設的戰略要地。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教育部聯合中宣部陸續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標準(暫行)》以及《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體系創新計劃》等政策和意見從不同的角度對于如何提升高等學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做出了具體的規劃和要求,要落實這些規劃和要求,就必然要創新思想政治理論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利用“互聯網+”開展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改革勢在必行。
1 “互聯網+”視角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的必要性
根據中國互聯網信息發布中心的數據顯示,目前我們國家的網民接近8億人,一直居于全球互聯網人群的首位,并且逐年穩步增長。在互聯網人群中,大學生互聯網使用率100%,由此可見,互聯網已經成為大學生門的一種生活方式和行為方式了,是他們獲取知識、社會交流、學習交流、生活娛樂、電子商務、網絡理財、網絡預約、網絡辦事的一種手段。所以說“互聯網+”時代為大學生們提供了便利,同時也為高等學校的發展提供了源動力。但是從辯證的角度看,同時也為高等學校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挑戰,高等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陣地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要直面挑戰,抓住“互聯網+”的機遇,改革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以適應當前的信息化社會中大學生們的身心健康成長,為我們國家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添磚加瓦。
1.1 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是“互聯網+”發展的必然
面對傳統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互聯網+”教育是一種新興的教育方式,“互聯網+”可以由一個網絡、多個終端、全部學生組成,學生可以任意選擇老師、任意不同選擇老師講授的課程,微課、慕課、手機課堂比比皆是,這些新穎的教學手段不斷改變著高等學校的教育模式、方式,使學生知識來源更為廣泛、不在受實踐、空間、地域的限制。所以說高等學校思想政治教育面對“互聯網+”的平臺視角下,應該積極地尋求改變和突破,更新教學理念,實現從傳統思想政治教育向“互聯網+思想政治教育”的過度與升華,使得高等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適應當今“互聯網+”的信息時代。
1.2 “互聯網+”視角下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是必然的選擇
從我們國家高等教育教學發展中長期規劃就可以看出,我們國家的高等教育正在發生著變化,從以往的標準化、功利化、同質化培養模式向個性化、創新化轉變。學習方式和教育教學方式也由原來的探究式學習、翻轉課堂學習、理論實踐混合學習向數字設備學習、移動端學習、碎片化實踐學習轉變,新型的學習方式豐富了學生們的學習內容,思想政治教師也由原來的講授變成知識的傳遞者、引導者,變成了課堂的設計者和參與者。所以說,要想轉變這種教學模式職能,更新教學理念,將傳統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模式與現代教學手段相融合,才能夠促進大學生們良好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養成。所以說“互聯網+”視角下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是必然的選擇。
2 “互聯網+”視角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現狀
隨著現代互聯網技術在高等教育教學中的應用,產生了“微課、慕課”等一系列新型的課堂教學模式,“微課、慕課”起源于歐美國家,在我們國家也得到了高等學校的認可并迅速興起,我們國家的高等學校都在投入巨資建立“微課、慕課”平臺,高等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也加入到了這個大家庭中來,但是不得不否認,“微課、慕課”在高等學校的熱度已經大不如前,我們回顧以往思想政治理論課使用“微課、慕課”的效果。對于我們今后開展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新模式會起到重要的啟示作用。
首先,“微課、慕課”一直被高等學校思想政治教育課所青睞,說明目前高等教育思想政治理論課面臨很多困境,急需一種新的教學模式、方法來改變這些困境。還說明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師是有擔當的,他們能積極的面對困境,尋求“微課、慕課”的形式來更新教學方法和理念,以適應“互聯網+”背景下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
其次,“微課、慕課”之所以能夠迅速走進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課堂,與教育平臺或廠商的助推也一定的關系。以互聯網為依托的“微課、慕課”是在互聯網這個集合下開展的教學行為,教育平臺或廠商針對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急切需求,特別是站在改革的浪潮下,進行大力宣傳使得“微課、慕課”廣泛應用于高等學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
3 “互聯網+”視角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的路徑
在“互聯網+”視角下開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是迫在眉睫的。筆者認為,“微課、慕課”的合理利用是有助于提升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的,但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有著無可比擬的特殊性,不能單獨套用“微課、慕課”還需要積極探索“互聯網+”背景下的新型教學模式,在探索中不斷總結一套適合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新型教學模式。筆者總結以下幾種路徑供讀者參考。
3.1 合理運用多媒體演示教學
在高等學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要適度把握多媒體演示教學的度。不可否認多媒體教學內容豐富,已經成為高等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教學手段。但是,過多地運用多媒體教學反而會影響教學效果,所以要適度使用多媒體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把多媒體教學作為一種輔助教學手段,防止學生出現惰性學習心理。
3.2 新媒體在教學中的應用要把握價值導向
當今社會是一個信息多元化的時代,“互聯網+”是一個大集合,信息包羅萬象。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很難把握獲得信息的價值取向。所以高等學校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在使用新媒體教學的過程中在指導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要嚴把教學信息的價值導向。只有這樣高等學校大學生在思想政治理論學習過程中才會對于學習內容做出合理的判定,挑選正確的學習吸收。
3.3 “互聯網+”平臺要充分發揮其作用
目前幾乎所有的高等學校都建立了互聯網學習平臺,但是不得不說,有部分高校的學習平臺利用率過于低下,部門課程內容簡單枯燥,不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平臺內容。所以高等學校應該在“互聯網+”的視角下大力發展平臺,適度更新平臺內容,懸著新穎、合理、健康的內容實時更新,從而發揮其教學的輔助作用,在根本上開展“互聯網+”視角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
參考文獻
[1] 顧鈺民.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慕課熱”以后的“冷思考”[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6(1):115-117.
[2] 柯水云.高職思想政治課教學與網絡多媒體整合芻議 [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1(22):186.
[3] 馮飛龍.全球化和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困境與教改策略[J].安康學院學報,2011,23(6):114-116.
[4] 王松梅.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面臨的困境及其對策[J].淮海工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10(6):138-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