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曄
摘 要:2016年李克強總理首次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培育工匠精神的概念,以培育工匠精神發展企業的思想得到眾多企業的關注、認可。企業的生存發展必須依靠具有匠心精神的技能人才。作為為社會輸送職業技能人才的高職院校,不僅要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學生的匠心精神的培養更不容忽視。工匠精神蘊含著完美精神、敬業精神、專注精神、厚德精神等。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對自己的產品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
關鍵詞:高職學生 匠心精神 精益求精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05(a)-0221-02
1 淺談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最早是我國著名的企業家、教育家聶勝哲提出的。他呼吁要具備工匠精神才能更好地發展中國生產。工匠制作產品的目的是追求其自身的完美,這需要具有非常敬業的精神,需要工匠一絲不茍、心無旁騖、持之以恒的專注精神。當今浮躁的社會,存在很多追求利益而忽視了產品的品質的現象,這樣無法在長期競爭中生存。高質量的產品是企業競爭的核心競爭力,這離不開對技藝追求極致、完美的匠心精神。
2 高職院校培養學生匠心精神的必要性
新時代背景下,職業教育人才培養體系必須納入以工匠精神為核心的職業精神,這是實現強國戰略的重要途徑,也是產業發展升級的必然要求,更是當前高職院校教育所擔負的歷史使命。我國的《職業教育法》將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和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位,培養學生的以工匠精神為核心的職業道德是高職教育的重要任務。工匠精神是企業生存發展的重要前提,忽視產品的品質,單純追求利益不利于企業健康長久的發展。很多企業招聘人才都比較重視員工的敬業精神,敬業精神也是每個當代大學生應具有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之一。在校期間培養學生做事嚴謹、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無疑會增強學生在未來就業激烈環境的競爭力。因此,培養工匠精神是高職教育的核心。我國的高職院校是培養工匠精神的重要陣地,學生工匠精神的培養要貫穿高職院校教育的各個環節,通過理論教學結合實踐教學和學校文化氛圍的感染,讓工匠精神根植于學生心中,全面提升學生綜合能力。高職教育培養工匠精神過程中還存在一些缺陷,一方面忽略了實踐教學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囿于原有的理論,無法滿足時代需求。
3 培育匠心精神的途徑與方法
培養高職學生的匠心精神是一項系統復雜的工程,需要政府各部門的大力支持,社會的關注引導和高職院校的不懈努力,全方位、多層次地推動高職院校對學生匠心精神的培養發展。
一方面,政府相關部門要健全對激勵工匠的政策,引導人們追求工匠精神,使社會重新認識工匠,提高社會對工匠的尊重度。
另一方面,高校要轉變教育理念,大力弘揚工匠精神,不斷改革創新,讓工匠精神的培育貫穿高職教育改革,全面提升教學水平,培養工匠技能和匠心精神,創建新文化,強化師資建設,探索出更多的培育模式,重視學生的個性化發展,使其成為職業教育文化的核心理念,認識到培養工匠精神的重要性,重視培養學生的工匠精神。讓學生充分了解工匠精神的內涵,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入對工匠精神的解讀,并認識到其價值意義。第一,要先培養高職教師的工匠精神,才能更好地為學生的思想教育服務。第二,要把工匠精神的培養貫穿到專業課程的教學。根據高職學生的學習特點結合不同的專業課程特點制定完善有利于培養學生匠心的方案,并做出相應課程的制定推行。第三,要在實踐中強化工匠精神。豐富校園實踐,拓展校外實踐,通過實踐內化為從業者的職業素質。
4 素質教育中培養工匠精神
過分強調專業化教育往往導致學生人文素養和社會素養難以適應飛速發展的時代需求,高職教育應注重綜合素質教育,培養有內涵、有教養,具備良好溝通、協調合作能力,具有國際事業和社會責任感,不斷學習的高素質人才。將學生培養成為愛崗敬業、知崗適崗的準職業人才。知識技能方面,教師要充分認識相關行業崗位的職業素養,讓學生掌握扎實的技能知識以便適應企業的用人要求。此外,還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創新精神也是匠心精神中重要的一部分,只有不斷的學習創新才能適應高速發展的時代,不被社會所淘汰。
5 校企合作模式為途徑
培養具有時代特色的工匠精神,提高學生創新、創造能力,要深化教學改革,搭好校企合作平臺。雖然高職院校是為企業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重要基地,但是高職院校缺乏企業文化氛圍,僅憑其單方面的努力,無法滿足企業對人才要求的條件需求,工匠精神的培養離不開長期的企業文化熏陶,校企合作模式能更好地彌補這個空缺。高職學校保持與企業緊密聯系,及時了解企業對員工的要求,有利于高職教育的開展。學生利用假期參與企業生產研究,學習企業老員工的匠心精神,或請企業人員給學生培訓,進一步了解企業生產過程和所需的知識精神。
6 結語
工匠精神符合社會的發展要求,符合現代企業對人才的需求標準,利于高職學生未來職業發展,也是新形勢下教育改革創新發展的必然。匠心精神的培育是一個長期艱巨的過程。不僅需要國家政策的重視支持和社會價值取向的引導,更離不開高等教育機構的努力,各大高校要多方面關注對學生匠心精神的培育,以匠心精神推動民族振興,實現強國戰略。
參考文獻
[1] 馮薇.基于高職院校學生“匠心”情感趨向引導的實踐性探索研究[J].科技經濟導刊,2017(20):167-168.
[2] 吳慧,張靜,呂娜.高職藝術設計類專業學生創新思維訓練研究[J].新課程,2013(12):8.
[3] 郭巍巍.高職學生工匠精神培育與核心素養提升研究[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6(12):165-168.
[4] 董貴榮,李宏林.“三全 兩重 一高”培養高職學生的“匠心”精神[J].機械職業教育,2016(4):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