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文杰
【關鍵詞】 數學教學;生活化;探究
【中圖分類號】 G633.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8)18—0092—01
數學來源于生活,又運用于生活。數學與學生的經驗有著密切的聯系,如何把數學教學生活化,把學生的生活經驗課堂化,化抽象的數學為有趣、生動、易于理解的事物,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其實是源于生活且無處不在的,學習數學是為了更好地解決生活中存在的數學問題,更好地生活,是數學教師不得不認真思考的課題。那么,如何使數學教學生活化呢?
一、初中數學教學的現狀
雖然新課程改革理念已經明確了教師應當重視課堂教學的生活化,但是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由于各種考試制度的影響,很多教師的教學依然是應付考試型。只要能夠提升學生的考試成績,教師付出再多的努力和心血也愿意。但是,很少有教師愿意將教學的重點和內容放在一些不在考試范圍之內的教學上。這樣的教學理念,源于考試制度的影響。但無論是基于什么因素,當前,很多教師沒有認識到生活化教學的重要性,也沒有將教學的重心放在生活化教學上,從而影響了初中數學生活化教學的效率。
二、數學教學生活化的策略
1. 營造生活化的教學氛圍。教學氛圍和教學環境對學生的影響是極大的。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想實現生活化教學的效果,可以通過營造生活化的教學氛圍,促進生活化教學理念在課堂教學中的運用。初中學生在思考的時候有著依賴直觀和具體實物支撐的特點,針對學生的這一特點,需要初中數學教師將數學知識還原到生活情境中去,從而調動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2. 創設生活情境,拉近學生與數學的距離。生活中的數學是最鮮活的,脫離生活實際的教學是蒼白無力的。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把數學融入生活,提升學生應用數學知識的能力。同時要鼓勵學生應用生活的經驗,提高學生的數學理解能力。除此之外,還要把教材內容與生活實際有機結合起來,使學生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領悟到數學的魅力,感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
例如,學習“二元一次方程組”這節課時,教師可以結合超市購物的實例進行教學。例題:某超市韭菜售價為5元/kg,西紅柿售價為3元/kg,媽媽共買了9kg,付款33元。請問韭菜、西紅柿各買了多少kg?首先要求學生用常規解法,設一個未知數。之后請學生想一想既然是求兩種蔬菜各買了多少?能不能設兩個未知數,也就是將韭菜設成x,西紅柿設成y,以此來列方程,從而引出所要學習的二元一次方程組。通過學生最熟悉的超市購物的例子,學生能夠迅速產生探究的熱情,主動參與學習活動,從而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效率。
3. 給學生布置生活化的習題。數學來源于生活,生活同時也為數學教學提供了豐富的課題資源。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充分重視這些資源,編設一些以真實的數學、生活和社會現象為依據的訓練習題,即生活化的訓練習題,以加強數學學習與自然、生產和生活實際的聯系。教師可結合實際生活現象或事例提煉出適合學生學習水平的習題,在題干中要為學生創設真實的情境,盡可能客觀、準確地傳達真實的信息。通過習題訓練,來提高學生的信息處理能力和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讓學生體會數學知識的價值,使學生明確學習的最終目的在于將知識應用于實際生活。
例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設計跑道”的實踐活動,此種實踐活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高,思維和想法也比較活躍,其中涉及到了初中數學“圓”這一章節的知識。無論學生在思考和討論中提出哪種解決方案,都是在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都能夠感受到數學知識的魅力,從而更加積極地參與到數學學習中去。另外,實踐類數學活動的應用,能夠更加準確地抓住學生的學習動機,在活躍的學習氣氛中使學生愛上數學,愛上學習。
總而言之,對于初中數學教學而言,生活化教學理念的運用,是新課程改革對現代初中數學教學的基本要求,有利于提升學生的生活實踐能力。因此,初中數學教師應當緊密結合當前數學教學現狀,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經驗,探索出一條切實可行的生活化教學道路。
編輯:謝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