朵麗
摘 要: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巧用微課能更好地創設客觀真實的教學情境,幫助學生有效理解課文內容、掌握重點、解決課文難點、明確文章主旨、感受詩歌意境、培養寫作興趣等,同時有利于其熟練并牢記所學內容,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教師的主導性,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學生的學習效率,促進教學效率的提升。
關鍵詞:微課;初中語文教學;教學情境
隨著現代教育的不斷發展和微時代的到來,微課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和學習方式,進入到了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如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巧用微課有效地提高語文教育教學的效果,下面談談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巧用微課導入新課,激發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應根據課程具體教學內容的特點和教學需求,巧借微課導入新課內容,變被動為主動,變抽象為形象,激發學生的認知興趣和思維,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讓學生快速地進入學習狀態,使他們的個性在課堂上飛揚,使語文課變得豐富多彩,變成學生學習的樂園,提高學習效率,提升教學效果。例如:學習《木蘭詩》一文,導入時可以用微課播放《木蘭》的插曲《木蘭情》,那旋律哀而不傷、畫面悲壯、歌詞不落俗套、歌聲如泣如訴,頓時緊緊抓住了學生的心神,把學生帶入了真實的情景中,激發了學生的興趣,讓學生處在課前有期待、課中有滿足、課后有留戀的境界,使學生真正理解和掌握了課文內容。
二、巧用微課構建生動的課堂氛圍和教學情境,讓學生體會學習的樂趣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巧用微課將課本抽象知識變得生動形象、色彩鮮明、具體直觀,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使學生體會到學習樂趣,在實在的情境中理解內容,掌握知識。
例如:學習古詩文《赤壁》一課時,通過微課的創設情境,對著名的《赤壁之戰》的場面進行營造,讓學生對《赤壁》這篇文章中的內容和意境更加充分理解,積極投入到學習過程中去,提高學習的效率和語文水平。
三、巧用微課突出和克服學習重難點,降低學習困難,提高學習效率
語文教師要想促進學生掌握教學中的重難點知識,并形成自身的知識儲備與能力,可以積極運用微課手段——視聽結合、聲像并茂、新穎有趣,使學生在輕松的氣氛中興趣盎然地參與到語文學習中去,突出和克服學習重難點,降低學習困難來有效地彌補教師課堂教學過程中的不足,拓寬知識面,加深理解所講授的知識,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例如,在教學契科夫的作品《小公務員之死》一課時,學習重點是對人物形象、性格進行分析。為了使學生對人物形象和性格進行具體了解和掌握,我先讓學生觀看與《小公務員之死》的有關微課,并且找出與形象性格分析相關的專題給學生觀看,在這樣有針對性的講解下,學生更加深刻地了解了文中人物的形象和性格,也把握住了人物的心理變化,理解了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四、巧用微課加深對文章內容的理解
在語文教學中,為了強化學生對語文知識的理解與掌握,教師應圍繞教學的內容巧用微課加深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將教材內容與實際生活、社會科學等聯系到一起,活躍課堂教學氣氛,改變傳統教學僵硬、單一的教學方式,豐富教學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比如,在講解《七律·長征》時,針對學生對古詩語言學習缺乏主動性、理解力差的情況,可以借助相應微課播放關于長征的視頻,讓學生在觀看中深刻體會紅軍長征中遇到的艱難險阻,領悟詩中的深刻寓意,激發學生對紅軍的無限敬佩之情,使他們積極主動學習。
五、巧用微課傳授方法,指導幫助學生更好地預習、復習,鞏固課內知識,并豐富課外知識
在語文教學中有效巧用微課傳授方法,指導幫助學生科學預習、復習,可幫助學生了解課文基礎知識,能更有效地鞏固、消化、吸收課堂知識。教師可以在教學課后把相關內容做成微課視頻,以一種更易于學生接受的方法展示給學生,促進學生掌握知識。還要注重課堂外的延伸,及時給學生補充與所學內容相關的課外知識,開闊學生的眼界。通過微視頻,以優美的畫面、舒緩的音樂、動聽的講解,一下子抓住學生的眼球,讓學生興致勃勃地接受新鮮知識,豐富課外知識,提高能力和效率。比如,在語文學習后,有的學生對某個知識點理解、掌握得不夠透徹,可以讓其再看一看同一篇課文不同老師講解的微課,不同教師的設計理念、組織過程、圖像資料或影音視頻各不相同,可以幫助學生加深對教學內容的理解,起到拾遺補缺的作用,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識,提高語文素養。
總之,微課給語文課堂教學帶來新的活力,能更好地激發學生興趣,豐富教學形式,促進學生理解,使學生更有效地鞏固、消化、吸收課堂知識,降低整個教學的難度,提高課堂效率。因此,我們要努力提高自身制作微課的水平,讓微課在教學中發揮出最大的優勢。
參考文獻:
[1]李巧芳,楊文美.我國微課程研究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3(30).
[2]劉國貞.初中語文多媒體教學探微[A].2014年6月現代教育教學探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4.
[3]趙世波.微課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運用[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