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青
摘 要:初中階段是我國九年義務教育中的后期階段,初中階段的政治學習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和決定著日后學生的行為習慣和思想品質,同時,政治是中考的必考科目之一,關乎我國青少年的未來發展。如何將案例教學與初中政治教學相結合,是初中政治教師應當認真思考的問題。從案例教學的基本內涵,提出了如何將案例教學加入到初中政治教學的過程中。
關鍵詞:初中政治;案例教學;未來發展;教學方法
一、案例教學基本內涵
案例教學,是教育改革后的一種創新形式的教學方式。在初中政治課堂中,采用案例教學需要在課前要經過周密的準備,課中需要教師引導學生進行閱讀、討論等,并且,案例教學要把案例與知識點相互結合,通過案例中的各種信息、知識、經驗、觀點的碰撞來啟發學生理解知識點和提高政治敏感度。在課堂上,教師采用案例教學可以使課堂氣氛更加生動活潑,有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進一步鍛煉學生總結知識體系的能力,也讓學生更加關注社會中的熱點。
二、案例教學在初中政治教學過程中的應用原則
1.教師必須樹立正確的教學理念,要懂得尊重和欣賞學生的學習行為
對于初中生來說,正好處于青春期,思想比較叛逆,教師必須懂得尊重和欣賞他們的個性和特點,政治教育必須遵循人的本能需要,要以人的自我實現為目的。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幫助其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通過生動、真實的案例,具體為學生講解什么是正確的,什么是道德底線,不可觸犯。
2.通過案例,激發學生學習政治的主動性,提高學習效率
案例教學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可以讓學生參與到其中,使學生充分融入課堂中。教師選擇的案例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更要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讓學生通過學習更加清晰地認識社會,為日后的發展打下一定的基礎。在案例教學中,教師要清晰定位自己,同時要讓學生在課堂中扮演案例中的角色,通過這樣的方式引導學生學習。
3.教師在使用案例教學時,要適當啟發學生的思維,讓學生的思維充分活躍起來,要做到這一點,首先案例要有一定的啟
發性
教師在講述案例時,可以隱藏案例中的部分信息,讓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自己完成對知識的累積和知識系統的建立。人教版政治教科書中的很多課程需要教師在案例講解時,充分啟發學生思維,在進行案例討論時,教師也應該注意提出具有啟發性的問題。
4.在案例教學中,教師要堅持從教學實際出發,遵循適應性策略
教師要注意因材施教,根據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情況,課前充分準備,盡可能地照顧到所有學生。
三、案例教學在初中政治中的應用實例
1.結合經驗,探究教科書中的知識點
政治教學中,案例將理論與實踐進行了有機結合,可以把教科書中的重點、難點融入案例中去,學生通過思考、分析案例中的情況,成為具有解決問題能力的學生。例如,在人教版政治教科書中有一課時的主要內容是“學會合理消費”,這一課主要是教育初中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量入為出,適度消費。教師在講解時,如果一味灌輸應該理性消費,可能會造成學生的逆反心理,無法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如果引入案例,向學生講述過度消費等實際生活中的人和事,學生通過真實案例,就會明白過度消費造成的不良后果,會謹記教訓,最終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2.創設情境,重視學生在課堂上的討論環節
政治教師在課堂中可以設置一定的情境,讓學生分組自由討論,每組學生代表進行發言,最后由教師進行點評和總結。例如在講述人教版政治教科書中“造福人民的經濟制度”這一課程中時,可以為學生講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我國經濟的發展,以實際百姓家庭的生活情況為切入點,循序漸進,講述事實讓學生深切感受案例的真實性,帶動學生進入情境。聽到案例,每個學生肯定都會有不同的想法和觀點,教師可以對學生分組,鼓勵學生相互探討為什么生活會發生巨大的變化,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在學生得到結論后,教師進行最后的點評和總結:經濟制度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3.角色扮演,重視課堂教學目標
在“責任與角色同”在這一課時中,給出社會工作命題,讓學生在這樣的情境下扮演不同的角色,體會不同角色肩負的責任與義務,打造教學效果。
在初中政治的教學過程中,采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才能真正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提高學生對政治這一課程的學習興趣,進而增加政治教學的質量,達到教學大綱的基本要求。本文從初中政治教學的特點、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入手,提出了如何將案例教育加入到初中政治教學的過程中的方法。
參考文獻:
[1]龍曉露.淺析“案例教學”在初中政治教學中的應用[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8(1):134-135.
[2]楊德祥.淺析案例教學法在初中政治教學中的應用[J].讀書文摘,2016(7).
[3]孫艾冬.淺析案例教學在初中思想政治課中的運用[J].成才之路,2009(28):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