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志紅
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展,小學語文教學要求教師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并且強化閱讀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小學階段的語文學習對于他們未來的文學修養有很大的影響,對于今后的文本閱讀和理解能力都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師需要激發小學生的閱讀興趣,提升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方法;閱讀能力
小學生處在人生發展的初級階段,小學教育受到國家和社會的廣泛重視。語文是小學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學階段形成的文學素養對學生的未來發展影響深遠,所以需要在小學階段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提升閱讀水平,教師要為學生提供合理的閱讀量來實現對其閱讀能力的培養,以期提升小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一、培養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必要性
培養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一方面有助于學生日后的發展。小學生能夠通過閱讀感受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提高學生的自身語文修養,良好的閱讀習慣會使學生終生受益;另一方面,符合學生的自身發展規律。根據科學研究的最新成果表明,一個人的黃金記憶時期就是在小學階段,這段時間可以開發學生的智力,幫助學生提升學習能力,培養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可以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促進小學生的綜合發展。
二、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對策
(一)激發小學生的閱讀興趣
小學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對閱讀學習產生興趣,使學生可以專心致志進行閱讀學習,是現階段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重點。所以,教師的科學引導對于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通過利用學生的好奇心,采用多種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使學生自主進行學習,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閱讀的主觀能動性。教師可以為學生營造一個活潑的教學氛圍,進而激發學生的語文閱讀興趣,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教師還可以幫助學生制訂合理的閱讀計劃,使學生掌握閱讀方法與閱讀技巧,幫助學生的自身能力得到很好的展示,拓寬學生知識面的同時,還可以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
例如,教師在講到人教版六年級下冊《賣火柴的小女孩》時,可以使用多媒體課件為學生播放相關的動漫選段,通過視聽的刺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給小學生構建一個具有真實畫面感的文章內容,強化學生的語文閱讀體驗,幫助學生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激發小學生的閱讀興趣。
(二)提升小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
首先,采用多種閱讀方式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語文的閱讀過程分為初讀、品讀。所謂的初讀,是指讓學生將文章中每一個字的發音咬清,了解文章的內容。品讀是指讓學生在閱讀中深入的思考文章的中心內涵,并仔細揣摩。語文閱讀的真正難點就是品讀,教師需要幫助學生找到正確的品讀方式,品讀方式可以分為朗讀、誦讀和默讀,教師要根據每一位學生的個體差異進行安排,幫助學生克服品讀的障礙,提升小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此外,教師可以根據學生自身的條件為其制訂相關的閱讀計劃,定時向學生推薦符合學生的課外讀物,針對于小學高年級課外閱讀應該以故事書或是名人傳記作為主,高年級小學生的閱讀水平,選用此類書籍可以更好地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幫助學生形成一定的閱讀習慣。
其次,培養學生邊閱讀邊思考的好習慣。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自主學習探索時,提出相關問題,并讓學生進行獨立的思考,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不但可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還會讓學生的閱讀學習進入到一種探索的狀態,教師在這個過程中不需要將答案告訴學生,讓學生獨自尋找答案,教會學生如何進行自主的閱讀學習。教師可以在最后進行總結,讓學生指出自己不明白的問題,由教師進行解答,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還可以提升學生的語文表達能力。此外,教師還可以通過小組問題形式教學,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潛移默化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教師需要合理利用語文課的教學,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會附有相應的插圖,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插圖去想象課文的場景,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培養學生邊閱讀邊思考的好習慣,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
最后,為學生合理安排閱讀量。教師需要根據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逐漸增加閱讀量,對于一年級和二年級的學生,閱讀內容以短小精悍為宜,文章內容簡單易懂,可以插入大量圖畫來保證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對于三年級和四年級的學生,應該適當增加閱讀量,將培養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滲透到閱讀的教學中。對于五年級和六年級的學生,閱讀能力得到了提升,需要豐富學生的語文內容,拓寬學生的閱讀范圍,提升學生的閱讀量。
(三)培養小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培養小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第一,學校為學生營造了良好的閱讀氛圍,通過大型活動鍛煉學生的閱讀能力,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閱讀習慣的養成,還可以通過讀書展覽會、讀書交流會、寫作交流會等活動為學生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第二,教師在語文課堂之外積極進行閱讀引導,推薦學生讀好書,多讀書,鼓勵學生互相交流閱讀心得,互相推薦書目進行閱讀,不僅可以促進學生的閱讀興趣,還可以促進學生間的感情交流。第三,教師需要轉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強化學生的主體地位,課堂上教師和學生多進行互動,因為小學生的接受能力有限,教師可以通過一問一答的形式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問題,激發學生的主觀感受,幫助學生來更好的學習語文閱讀,培養小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綜上所述,小學生在小學階段形成的語文素養對未來的語文學習影響深遠,強化小學生的閱讀教育,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并且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讓學生感到閱讀的快樂,找到語文學習的高效方式,從而提升學生的閱讀學習能力,形成語文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胡師騰.從閱讀到悅讀:小學語文自主性閱讀能力的培養[J].考試周刊,2018(40):34.
[2]劉立云,葛福鴻,張麗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角色定位與轉換[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8,34(4):67-71.
[3]于海韻.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J].中華少年,2018(1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