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
摘 要 在人類不斷的發展之下,互聯網技術在社會當中的應用愈發廣泛,進而到了現代,互聯網技術已經深入到各個領域當中,所以現代也被稱為“互聯網+”時代。“互聯網+”時代的核心在于互聯網技術與其他領域的連接,并且具有相當的開放性,在此時代之下,企業內部審計也得到了發展,在宏觀視角下,使得內部審計的質量發展有了新的發展方向。本文主要針對“互聯網+”時代下,企業內部審計的發展趨勢進行分析。
關鍵詞 互聯網;內部審計;發展趨勢
引言:
互聯網技術是現代發展的核心技術,其已經融入到社會的生活、工作、發展等各個領域當中,所以現代被稱為“互聯網+”時代。在“互聯網+”時代之下,企業內部審計同樣得到了新的發展動力,其能夠與互聯網技術充分融合,使得自身的準確性、效率性、可靠性等多項性能得到提升,并且基于企業內部審計的本質職能,審計的質量提高,則說明社會企業的發展將進入一個“新篇章”,所以在社會發展概念上,研究“互聯網+”時代企業內部審計的發展趨勢具有十分現實的意義。
一、“互聯網+”時代內涵與特征
1.“互聯網+”時代內涵
“互聯網+”時代在本質上可以定義為一種社會運作的新形態,其主要是因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互聯網技術深入社會個領域,導致社會環境變化后形成的,此時代十分重視對社會資源的合理分配以及優化,并通過分配與優化來實現社會經濟、技術、產品、觀念等方面的發展。“互聯網+”在經濟市場中的運作,主要目的在于形成企業的價值鏈,革新企業的架構,加強企業在新時代下的適應能力,其內涵方面,主要是以用戶體驗為核心,通過用戶的反饋,來獲得產品與技術的創新意見,從而完善企業的服務,使其能夠滿足社會人群的個性化需求[1]。
2.“互聯網+”時代特征
“互聯網+”時代的特點主要體現在信息趨合理方面,其是為了打破企業運作信息不完整、不平衡,實現經濟交易成本的降低、增強分工細化程度而出現的一種社會運作方式,而基于“互聯網+”的復雜性,其在市場當中產生的“同根不同源”的思維,進而根據這些思維,“互聯網+”時代主要體現出4大特征[2]。
(1)跨界融合特征。跨界融合是“互聯網+”時代的核心特征,其主要建立于“互聯網+”的涵蓋范圍基礎上,打破傳統行業的局限性,使不同行業的優勢進行融合,從而實現整體經濟市場的創新,同時在行業融合的背景下,首先能夠增加行業的多元化,以便于滿足用戶個性化需求,其次還能促進行業之間的交互,提高市場的信息流通效率。
(2)創新特征。“互聯網+”時代是一個不斷創新的時代,其主要依靠互聯網技術以及智能化技術的應用,再結合市場用戶的需求,不斷推動產業發展。
(3)結構重組特征。“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無疑使得社會經濟市場的發展趨勢產生的巨大的變化,其中許多細節都與傳統市場不同,此時傳統市場當中的企業為了繼續發展、生存,就必須結合“互聯網+”時代的特征來進行結構重組,使自身加入“互聯網+”時代下的新型經濟市場。
(4)以人為本特征。“互聯網+”時代的任何發展動向,都是由市場用戶的個性化需求啟動的,其發展目的也是為了滿足用戶的個性化需求,如此就體現出以人為本的特征。總體而言,如果“互聯網+”時代得不到用戶的個性化需求信息,那么整體發展就會出現模糊,這點與傳統企業幾乎一樣,所以以人為本是“互聯網+”時代發展的重要特征。
二、“互聯網+”時代下審計發展趨勢
主要結合上述“互聯網+”時代的影響、內涵、特征,對時代之下企業內部審計的發展趨勢做出分析[3]。
1.個性化審計服務
由上述分析來看,“互聯網+”時代十分重視市場用戶的個性化需求,而在審計工作方面,其同樣是需要服務用戶的工作,因此其在“互聯網+”時代影響下,也需要滿足用戶的個性化需求。傳統的企業內部審計存在內容固化、簡單、信息繁雜或不全的現象,而基于審計本身的職能,其需要由內而外的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此時因為傳統內部審計的不足,許多用戶的需求就難以滿足,而在“互聯網+”時代之下,其要求審計人員除了進行審計報告工作意外,還需要對審計過程中的采集、挖掘、分析、處理進行包含,以此形成更加詳細的審計工作體系,同時在互聯網技術的支撐之下,審計工作能夠得到豐富的用戶信息,從而能再通過創新發展,即可滿足個性化的需求。
2.審計水平提高
“互聯網+”時代能夠促進企業的分工細化深度,在審計工作的角度上,其通過深度的分工細化,首先能夠確保工作流程的完整性,有利于審計最終結果的可靠性。在“互聯網+”的運作之下,現代企業內部審計的服務體系愈發豐富,而這也使得審計工作的人力容納空間增強,給深度分工細化提供了空間,最終在多方面人員的工作之下,審計工作的結構、信息數據都得到了創新,實現了審計水平的提高。
3.審計效率提高
傳統審計工作的效率較為低下,其原因有二:
(1)人工局限性。傳統審計工作當中,其絕大部分的工作流程都需要人工執行,而人工工作效率必然低于互聯網技術,如此在審計需求愈發加大的前提下,人工審計的效率會愈發降低。
(2)過程繁瑣。傳統審計工作因為沒有翔實數據的支撐,所以要確保審計結果質量以及可靠性,其在工作流程上需要更多繁雜的過程,而這無疑會降低審計效率。
但在“互聯網+”時代之下,因為互聯網技術的優異性能,其首先能夠突破傳統人工的局限性,實現更高效率的審計,其次,因為大數據與云計算的支撐,審計結果的可靠性,從而能不需要太多繁瑣的步驟來進行審計,最終提高了審計的效率。此外,因為互聯網技術本身的準確性較高,所以可以有效避人工審計當中的錯誤,有效的提高了審計結果的準確性。
三、結語
“互聯網+”是現代發展的主要方向,其主要是以互聯網技術融入各領域,進而通過互聯網技術的特點,來帶動領域的運作,使其各方面的性能都得以提高。本文為了了解“互聯網+”時代下,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發展趨勢,首先針對“互聯網+”時代內涵與特征進行分析,之后則結合內涵與特征,介紹了“互聯網+”時代下審計發展趨勢,主要包括個性化審計服務、審計水平提高、審計效率提高三個方面。
參考文獻:
[1]曹劍.“互聯網+”時代的審計發展探討[J].中國市場,2016 (32) :164-165
[2]張麗娟.淺析“互聯網+”時代審計的發展趨勢[J].西部皮革,2018 (3) :108-108
[3]秦榮生.“互聯網+”時代的審計發展趨勢研究[J].中國注冊會計師,2016 (1) :8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