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勤
摘 要 音樂文化產業的健康發展對于社會主義文化市場和經濟的發展具有深遠的意義。我 國的音樂文化產業正處于飛速發展的階段,音樂市場出現了空前的繁榮。音樂文化產業的發展狀況反映了一個國家和一個民族的精神風貌,也反映了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文化產業的發展情況。近年來。我國的音樂文化產業得到了迅速的發展,但是也存在著一些問題。為此,我們應該積極探索音樂文化產業的發展現狀和發展趨勢,并創造一些有利條件,促進音樂文化產業健康發展。本文就音樂產業的含義、發展現狀和發展趨勢進行詳細分析。
關鍵詞 音樂產業;含義;現狀;發展趨勢
一、音樂產業的含義
音樂產業,又稱商業音樂。指的是以售賣音樂相關的產品以獲取回報的行業。賺取利潤的方法可以有很多種,例如售賣唱片、開演唱會等。由于歌星們須具有一定知名度才能得到更多收入,他們很多會出現于不同場合以增加曝光率,從而提高知名度,所以音樂產業亦和娛樂事業息息相關。另外,樂壇是指所有工作與音樂業有關的事物,包括歌手和其他工作者、唱片公司及音樂機構、以及其他相關的事情。
二、我國音樂產業現狀
1.音樂產業市場規模
在政策扶持和資本青睞下,傳統音樂產業與新興音樂產業加快融合,不斷重構產業鏈條、創新商業模式、激發消費活力,推動中國音樂產業在經濟新常態下正式進入快速增長的“新時代”。數據顯示,2012-2016年全國音樂產業市場規模不斷增長,年均復合增長率為7%。
2.音樂產業細分市場規模
2016年中國音樂產業總規模約為3253.22億元,比較2015年增長了7.79%,同比增速高于同期GDP增速1.09%。在中國音樂產業細分行業市場規模中,以數字音樂產業為代表的新動能成為推動中國音樂產業整體快速增長的主要動力,共計529.26億元,而音樂演出產業市場規模為160億元。另外,音樂行業的關聯行業音樂教育培訓行業2016年市場規模高達757億元。卡拉OK市場規模869億元,為音樂產業細分行業中市場規模最大的拓展行業。
3.被盜版改變的音樂產業生態
在盜版產品的擠壓下,我國音樂版權方每年收益僅占整個產值2%左右,這一數字在發達國家如歐美、日本和韓國占比分別為70%和90%。
音樂產業面對的是一個較為典型的長尾市場。聽眾需求多樣,小眾產品也有擁躉,為獨立音樂人提供差異化產品提供市場空間。很多高水平的原創產品,是在C2C的音樂分享過程中火爆起來的,之后才簽約進入主流唱片市場。這種獨立音樂的存在對保持音樂產業的多樣性和創造力至關重要。實際上,流行音樂的草根性、大眾性、參與性,正是這些音樂能夠流行起來、引領風潮的原因,是音樂創新必需的新鮮血液。遺憾的是,盜版產品對于這種類似C2C型的獨立音樂的沖擊較B2C型的唱片公司模式更大。大的唱片公司往往兼營經紀業務,可以通過演出等其他渠道對虧損的音樂制作業務進行交叉補貼。在與盜版音樂的斗爭中也有一定的資源可以利用,不會完全束手待斃。而獨立音樂人沒有這些依仗,在面對盜版產品時往往束手無策。
可以說,盜版對獨立音樂的擠壓,傷及音樂創作創新的根本。這很可能是盜版音樂猖獗的國家和地區難以出現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音樂、音樂人、唱片公司的重要原因。
三、中國音樂產業發展趨勢
1.進一步擴大音樂付費市場規模
音樂作為內容產品,其變現的邏輯是:內容支撐流量,流量轉換資本,資本反哺內容。音樂制作人獨立創作作品,上傳至唱片公司、互聯網音樂平臺等途徑制作成數字音樂專輯,用戶為作品付費,制作人和音樂發行商按照一定比例分成。在這個過程中,制作人通過創作獲得用戶認可和經濟收入,發行商憑借發行途徑獲得收入,用戶獲得音樂享受,這是一個比較健康的流程,用戶為正版音樂付費成為音樂市場的基礎,是健康有序市場發展的基石。
2.大數據應用實現用戶粉絲經濟
大數據、云計算技術的運用,為在線音樂平臺提供新型音樂分發模式,APP根據榜單、地理位置、社交等因素,精確定位用戶需求,為用戶提供定制化服務,實現個性化推薦。平臺構建泛娛樂產業鏈,除音樂服務外,還提供社交化服務,豐富用戶體驗。
在互聯網時代,只有用好大數據,才能提高收益。數字音樂企業能夠通過各個終端的播放器聚攏一大批用戶資源,絕大部分用戶都是忠實的粉絲,因此企業可以利用大數據挖掘粉絲經濟的商業價值和潛力。有業內人士認為,未來數字音樂企業可以利用大數據分析,通過和第三方票務公司合作,為用戶提供所需要的演出票務來增加用戶黏性和收入。
3.中國音樂走向世界
我國音樂產業良好發展,不僅能夠增加公眾的娛樂內容,提升個人的審美與修養,同時也是提升我國國家地位的重要手段。好的音樂創作與公平合理的音樂發展環境,促進我國音樂產業不斷向外輸出。并且好的音樂還能夠展現我國綜合實力、價值觀以及生活方式。通過音樂增加世界其他國家對我國的認同,進而將音樂產業帶動的經濟發展轉化為經濟與政治利益協同發展,為我國在人類文明和國際治理方面增加話語權。
正在經歷深刻變化的音樂唱片產業鏈,給中國的音樂產業提供了彎道超車的機會。一條理順的音樂市場,將助推中國的文化復興。這方面,可以參考中國電影過去三十年的歷程:中國電影在思想解放的潮流下,于80年代迎來了發展的第一個黃金期。但隨后受到盜版電影的打擊,發行渠道不暢,整個電影產業陷入困境。但在發行渠道理順之后,中國的電影市場在新千年重新崛起。2013年總票房達到30億美金,占到全球總票房的約12分之一。與之相適應的是,中國在全球電影市場獲得影響力。中國電影產品出口逐年遞增,中國的電影人驕傲地向世界展示中華文化,贏得多個世界級獎項,好萊塢大片開始不斷加入中國元素。我們期待這一幕在中國的音樂產業中重現,成為向世界展示中國文化復興、國家軟實力的窗口和舞臺。
四、結語
文化產業是通往大國之路的重要軟實力。而作為文化軟實力的主要組成部分,音樂產業一直是我國發展比較薄弱的環節。近年來我國音樂產業得到了飛速發展,不過仍然存在很多不足,如盜版昌盛等問題,解決這些問題有利于我國音樂產業的進一步發展。期待我國音樂產業的蓬勃和騰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