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曉光
摘 要:風電企業應急預案體系是企業安全生產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企業編制應急預案體系過于龐大、過于復雜,不符合風電企業的實際情況,通過優化預案體系使其既有利于應急預案的編制和動態化管理,又有利于應急預案的學習和應用執行。
關鍵詞:應急預案;體系優化;實踐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8.17.065
1 常規應急預案體系介紹
目前電力企業應急預案體系一般由綜合應急預案、專項應急預案和現場處置方案三級構成。其中,綜合應急預案是指生產經營單位為應對各種生產安全事故而制定的綜合性工作方案,是本單位應對生產安全事故的總體工作程序、措施和應急預案體系的總綱;專項應急預案是指生產經營單位為應對某一種或者多種類型生產安全事故,或者針對重要生產設施、重大危險源、重大活動防止生產安全事故而制定的專項性工作方案;現場處置方案是指生產經營單位根據不同生產安全事故類型,針對具體場所、裝置或者設施所制定的應急處置措施。電力企業應急預案編制的主要依據為《電力企業綜合應急預案編制導則》、《電力企業專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和《電力企業現場處置方案編制導則》(電監安全[2009]22號,以下簡稱“三個導則”)。
2 現行應急預案存在的問題
根據“三個導則”的相關規定,綜合應急預案內容應包括:總則、風險分析、組織機構及職責、應急響應、應急保障、獎懲等12個要素;專項應急預案主要內容應包括:總則、應急處置基本原則、事件分級、預防與預警、信息報告、應急響應、后期處置、應急保障、培訓和演練、附則、附件等13個要素;現場處置方案主要內容應包括:總則、事件特征、應急組織及職責、應急處置等6個要素。風電場多地處偏遠,自然環境十分惡劣,遭受自然因素影響很高。同時,風電場工作人員數量少,一旦發生生產安全事故,自救力量不足,專業救援力量又相距較遠,這就突顯了風電場正確、迅速的應急處置的重要性。但按“三個導則”編制的應急預案體系過于龐大、復雜,操作性和針對性差,并不符合風電企業的實際情況,實際應用中對應急處置的指導作用不強。
3 應急預案體系的優化
大唐新能源赤峰公司(以下簡稱赤峰公司)針對風電場的實際,組織相關專業人員全面分析現行應急預案存在的問題,本著簡明、易記、科學、好用的原則,對現行預案體系進行了優化。(1)優化預案體系。通過對現行預案的分析,發現綜合預案、專項預案以及現場處置方案在組織機構及職責、處置程序、應急響應等方面內容存在重疊,專項預案內容過于繁雜,16個專項預案文字達到19萬字,既不便于日常培訓,又不便于實際操作。經過討論,考慮到風電企業實際情況,將三級預案優化為兩級,即由原來的綜合預案、專項預案、現場處置方案三級體系優化為綜合預案、現場處置卡兩級體系。(2)全面辨識風險。抽調各專業的精英力量,開展專題培訓,從人員、設備、環境、管理四個方面開展崗位風險辨識工作。按照安全風險分級管控的思路,針對生產技術人員和一線作業人員,以“沒想到”和“想不到”為重點,全面辨識作業行為和作業環境方面的安全風險,為預案修編打下堅實基礎。(3)優化預案結構,將專項應急預案中組織機構及職責、處置程序等納入到綜合應急預案,取消專項應急預案;將現場處置方案和原專項預案的具體處置措施并進一步細化,針對工作場所、崗位的特點,編制簡明、實用、有效的應急處置卡,規定重點崗位、人員的應急處置程序和措施。通過風險辨識、集中討論、反復論證,結合現場工作實際編制了人員傷亡、自然災害、設備事故和火災四大類現場應急處置卡47個。在每個風電場配備不少于兩名經過培訓的急救員,現場人員可按著執行卡片實施最有效的應急處置,實現了現場處置方案卡片化。(4)優化預案配備。為方便生產人員及時獲取應急處置卡,有效應對突發事件,赤峰公司采取多種方式,將應急處置卡合理配置到位。一是在事故易發區、重點設備的顯著位置放置相應處置卡,方便隨時取用;二是將全部應急處置卡放在主控室上墻,方便值班人員調取、遠程指導;三是根據電力企業所有作業、操作都必須辦理“兩票”的特點,將處置卡與“兩票”相結合,根據工作特點隨身攜帶相關處置卡,確保即用即取。(5)優化分級響應。對風電場周邊的社會救援力量進行全面分析,與醫院、消防隊、村委會和附近風電場建立聯防、互助協議。一級響應由風電場負責人啟動,第一時間與周邊的救援力量取得聯系,確保實施有效救助;二級響應由公司負責人啟動,按綜合應急預案確定的組織機構和職責,領導小組和應急處置小組分工協作,一方面與風電場建立有效溝通,全力為風電場提供技術、物資、信息等各類支撐;另一方面根據情況積極向政府相關部門請求支援,通過企業、政府、社會各方救援力量,盡最大可能確保風電場人員、財產安全,將損失降至最低。
4 主要成效
優化后的應急預案體系,主要成效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1)預案體系更加合理。通過將預案體系由三級優化為二級,綜合應急預案既包括了原來的應急組織機構及職責、預警、信息報告、應急響應流程等內容,也涵蓋了專項應急預案中的處置流程等內容;應急處置卡則將原來現場處置方案的核心內容與原專項應急預案的具體措施進行有機整合。二級預案分別對應風電場、公司本部,預案體系更加合理,二者有機銜接,形成一套整體預案體系,既有利于應急預案的編制和動態化管理,又有利于應急預案的學習和應用執行。(2)預案內容更加簡潔。應急預案優化后,公司級預案由原來的17 個合并為1個,文字精簡為3萬字;風電場由原來的31個現場處置方案,優化為47個應急處置卡,文字由原來的2.5萬字精簡為1萬多字。優化后的預案,大幅縮減了文本內容,更加簡明、實用。(3)應急處置卡重點圍繞突發事件發生時“做什么、怎么做”,總結提煉預案的核心內容制作而成,以簡潔明了的語言描述具體的應急處置措施和步驟,現場員工一看就懂,易于掌握,便于攜帶,有效促進了預案各個環節內容能夠得以快速、準確執行,進一步提高了預案的可操作性。